摘 要:現(xiàn)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注重自身健康情況,養(yǎng)生成為必然趨勢。五味子作為一種常見的木蘭科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本文從五味子人工栽培的各個階段進行分析,通過科學的病蟲害防治對策,提升五味子產量和質量,滿足種植戶在經(jīng)濟效益上的需求。
關鍵詞:五味子;人工栽培;病蟲害防治
五味子入藥部位是其干燥果實,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是現(xiàn)代人養(yǎng)生計劃中的必備藥材,且市場中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狀況。為增加五味子產量,滿足市場需求,種植戶開始研究人工栽培技術,盡可能仿照原生態(tài)標準開展五味子栽培,配合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提高產量。
為保證五味子的長勢和產量,在選擇種子時應以大果粒、形狀均勻的果實為主,采用自然晾曬的方式保持果實的干燥性,確保用于栽植的種子具有良好的活性。種子處理一般分為浸種、拌種和覆土三個階段:第一,將篩選出來的果實在清水中浸泡6小時左右,換水周期為48小時,當果肉因浸水充分膨脹后,搓去果肉取出種子,并進行二次篩選,剔除干癟的種子。第二,充分控干種子表面水分后,按照種子與濕砂1∶3的比例進行混合,并置于事先準備好的0.5米深坑中。第三,在其表面覆蓋100~150毫米的細土,再蓋上草簾,以供來年種植。
種植戶可從氣候環(huán)境、土壤墑值兩個方面去選擇種植地塊,為五味子的健康生長提供基本需求。五味子對強風的抵抗較弱且喜光,在選擇種植地時以西北坡向中的冷涼和坡度低的地區(qū)為主,周邊最好設有防風林,注意光照強度。所選地塊應具備優(yōu)良的排水性能、土地肥沃、濕潤程度適中等優(yōu)勢,確保土壤能夠為五味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分。
常用的五味子育苗方式有直播、分株和壓條。
五味子須根較細,因此在起苗作業(yè)時應注意力道,避免用力過猛而造成植株損傷,影響其后期生長發(fā)育。如果在移栽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實生苗根莖數(shù)量較多,可留下長勢比較旺盛的部分,其余剪掉。如果是遠距離移栽,應注意將根莖保護好,避免運輸過程中對其造成損傷。在五味子定植時,可將株行距控制在1米×1米或1.8米×0.6米,具體選擇情況應根據(jù)種植地塊面積決定。另外,水肥管理也是五味子定植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需根據(jù)不同階段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需求控制具體數(shù)量。一般于第二年6~8月進行追肥,并配合澆水,保證五味子的成活率。在施肥時要注意不應用腳壓實,而是要使用鋤頭緩慢壓實,避免力度過大傷害到五味子根須。
5.1 病害防治
5.1.1白粉病。白粉病主要作用于五味子葉片部位,如不及時處理會蔓延至根莖和果實,影響五味子果實品質。可通過農業(yè)管理和藥劑使用兩種方式開展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一方面,合理計算五味子生長發(fā)育各個階段所需水肥量,通過輸送營養(yǎng)物質提升抗病性。及時處理種植地落葉、殘枝,燒毀病葉、病果,從源頭扼殺白粉病菌。另一方面,通過噴灑適量波爾多液的形式進行白粉病的預防;使用適量波美度石硫合劑和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白粉病的治療,保證五味子的健康生長。
5.1.2根腐病。根腐病不僅會影響當年五味子的收成,還會影響土壤墑值,不利于后期其他植物的栽種。種植戶在日常巡檢中,要注意觀察植株根系生長情況,如果周圍土壤出現(xiàn)變質,要及時利用多菌靈、托布津等藥劑進行處理。同時,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避免降雨增加積水而導致土壤濕度激增。
5.2 蟲害防治
5.2.1女貞細卷蛾。女貞細卷蛾以五味子果實為食,會在果實表面留下不規(guī)則凹痕和局部僵硬,增加空果率,影響果實品質。種植戶在播種前應及時清理上一年殘余的雜草、落葉、病果等,消滅種植地遺留的蟲蛹,避免第二年羽化爆發(fā)蟲害。另外,對于已經(jīng)存在女貞細卷蛾病害的種植地,可采用適量溴氰菊酯乳油和來福靈乳油進行噴施治療。
5.2.2金龜子。金龜子蟲害主要作用于五味子根部,需定期開展誘殺活動,否則會造成植株死亡??赏ㄟ^在地面上均勻撒施翻炒過后的谷糠加水和敵百蟲混合溶液誘殺金龜子,緩解蟲害對五味子植株造成的傷害。
五味子的采收集中于每年的9~10月,當果實從紅色變?yōu)樽霞t色即判定為成熟,可以采摘。五味子果實小且易碎,因此在采摘時應遵守輕拿輕放的原則,避免人為采摘對果實質量造成影響。采摘結束后可選擇晴朗天氣進行室外曬干或利用烘干機機械烘干,當果實充滿彈性時可結束曬干,去除果柄、入庫,供后期銷售。
■作者簡介:閻紅玉(1979-),女,本科學歷,林業(yè)中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林業(yè)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