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東
很多看起來是“小事”的民生問題,卻關乎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當下,各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三服務”,其中一個服務就是要服務群眾,要求深入了解群眾,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現(xiàn)實中,往往越是小事,就越能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民生問題能否得到解決,關鍵還在于決策者有沒有用心。很多民生問題,政府部門是否主動而為、積極作為,對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往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小事”,才能真正地贏得民心。
上海二度開展“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2021年6月至8月間,深受觀眾喜愛的“博物館奇妙夜”再次歸來。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等30家博物館除了延長開放時間、舉辦特展和主題活動,還將推出門票、文創(chuàng)產品、教育活動、餐飲茶點、文旅線路等折扣優(yōu)惠。作為“博物館奇妙夜”的開幕活動,“思南博物館夜派對”2021年6月4日傍晚在上海思南公館啟幕,上海30余家博物館及知名文化品牌IP匯集“夜派對”的博物館文創(chuàng)集市,市民徜徉集市,在周末的初夏夜,開啟了一場以“發(fā)現(xiàn)博物館”為主題的漫游博物館的奇妙旅程。據(jù)悉,“博物館奇妙夜”品牌活動屬于“上海夜生活節(jié)”的重點活動之一,去年為首次舉辦,社會反響很好。今年,上海市文旅局將組織上海全市近30家博物館于6月、7月、8月周五或周六晚間,開展各類“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包括延長開放時間、舉辦特展和主題活動;推出門票、文創(chuàng)產品、教育活動、餐飲茶點、文旅線路等折扣優(yōu)惠,讓觀眾體驗“展覽+活動+文創(chuàng)”的綜合性夜場。
【多維解讀】
1.開放夜場是對公眾需求的積極回應。無論在哪個城市,博物館資源都是緊俏的。這種緊俏是由于人們的工作學習時間與博物館的日常開放時間沖突造成的——工作日白天都要工作學習,難有時間參觀博物館,只能扎堆周末前往。所以每有博物館開放夜場參觀,都能夠吸引公眾的目光。希望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更加靈活,方便人們游覽。
2.公益性機構要充分發(fā)掘其潛能。充分發(fā)揮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前提,是讓公眾有機會來到博物館。身為公益性機構的博物館,理應為公眾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入館時間。尤其是對于青少年,開放夜場,既可以實現(xiàn)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還可成為解決中小學“三點半難題”的方案之一。
3.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應提升質量。眾所周知,要讓博物館實現(xiàn)公益價值,發(fā)揮好教育功能性,考驗著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因此,博物館夜間開放、延長開放時間,應成為日常。無論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過程多么艱巨、多么困難,只要能夠滿足公眾需求,都應該努力克服和解決。擺脫時間限制,博物館才能不僅僅是游客駐足的旅游景點和打卡地。
《云南省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fā)展群眾體育若干措施》出臺
日前,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云南省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fā)展群眾體育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指導本省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洞胧芬?,今年6月30日前,由省體育局牽頭,多部門配合開展健身場地設施調查統(tǒng)計,梳理各級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短板和覆蓋“空白點”,分析評估全省公共體育設施布局和開放使用情況,并于9月30日前,編制云南省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同時,新建、改造健身設施項目應統(tǒng)籌考慮公共衛(wèi)生、消防安全、應急避難(險)需要,推廣公共體育場館平戰(zhàn)兩用改造。在依法依規(guī)履行有關審批手續(xù)并具備條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在河道湖泊庫塘等水域沿岸、灘地和主題公園、城市道路、普通公路沿線建設健身步道或其他體育設施。此外,新建住宅小區(qū),至少配建一塊非標準足球場地,并與住宅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改造過程中,應在不影響消防救援的前提下統(tǒng)籌建設社區(qū)健身設施。政府投資和享受政府補助的社會足球場地應全年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遴選學校體育場地(館)對社會開放試點學校,力爭到2025年實現(xiàn)有條件的學校全部對社會開放。
【多維解讀】
1.城市規(guī)劃應更好服務人們生活。城市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產物,由人的聚集而發(fā)展繁榮,也因此不斷產生新的矛盾和問題。不以人為主體而是去適應資本的城市,本質上會使城市異化為人類的牢籠。因此,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不斷拓展和深入,解決城市宜居性與非宜居性矛盾,成為城市規(guī)劃、建設與發(fā)展的最重要課題?!对颇鲜〖訌娙窠∩韴龅卦O施建設發(fā)展群眾體育若干措施》的出臺,是云南省大力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同時推動相關決策者對如何健全城市功能、讓城市規(guī)劃建設更好服務人們生活進一步思考。
2.城市發(fā)展不能失去應有的坐標。美國作家愛德華·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中寫道,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和最美好的希望。不過,雖然我們高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旗幟,將宜居性放入城市發(fā)展的目標之中,但總難以避免經濟主義和實用主義思維,對城市進行搭積木做拼圖的外科手術式改造的沖動。換句話說,我們不斷創(chuàng)造了好的建筑、好的設施、好的街道,卻忘卻了這些并不等于好的城市。求大求全、千城一面、多頭管理,割裂的不僅是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還讓城市自己的歷史和未來缺少聯(lián)系、文化的傳承與建構失去坐標。
3.人應處于城市規(guī)劃最核心位置。人們?yōu)榱嘶钪奂诔鞘校瑸榱嘶畹酶镁恿粲诔鞘?。在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中,“人”應當始終處于最核心的位置: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以“人”的生活更美好為發(fā)展目標,以“人”成為城市規(guī)劃參與主體為改革方向。一座城市好不好、是否宜居,要依靠居住者的感受來評判,這些居住者不僅包括精英名流、中產階級,還應當有孤寡殘老窮等社會弱勢群體,因為宜居不僅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概念,同樣也是一個具有包容意味和人文情懷的詞匯。
北京16區(qū)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
2021年3月17日《新京報》報道,最近,不少市民前往各區(qū)政務服務中心,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窗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北京市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辦不成事”窗口是一個通俗的稱呼,核心在于圍繞企業(yè)、群眾辦事方便,集中處理非企業(yè)、群眾自身原因辦不成事的問題。截至目前,北京市各區(qū)級政務服務中心都設置了“辦不成事”窗口,且突出自身特色。比如,朝陽區(qū)推出的“朝我說”、順義區(qū)推出的“順手提”,本質上都是“辦不成事”窗口。窗口雖小,辦理的卻是市民遇到的“疑難雜癥”事項,它成了解決市民難題的“直通車”。據(jù)悉,去年10月底,北京市政務服務局曾下發(fā)文件,部署政務服務中心解決“辦不成事”問題工作。相關方案提出,對于辦事群眾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xiàn)成功辦理、成功審批或群眾多次來大廳未能解決問題等有關情況,要成立專門結構分析原因,形成《市政務服務中心解決群眾“辦不成事”問題工作單》,限期解決。相關方案要求,“辦不成事”事項所屬部門,接到工作單后,一般應在5個工作日內解決;對于情況較復雜、解決難度較大的,最多應在10個工作日內解決。
【多維解讀】
1.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現(xiàn)實生活中,辦事時總難免有“疑難雜癥”,總有一些手續(xù)、程序會難倒辦事群眾,但只要相關部門真心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總能想出解決難題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2.將“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實處。北京16區(qū)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重視群眾訴求,及時匯集相關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協(xié)調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改進自身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辦事指南的知曉度、精準度,增強群眾辦事便捷度、友好度,破除阻礙群眾辦事的隱性壁壘,確保類似的問題不重復出現(xiàn),真正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3.應該點贊的為民服務創(chuàng)新舉措。為民服務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北京16區(qū)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無疑是為民服務的創(chuàng)新舉措。眼下,這還只是北京市一些街道(鄉(xiāng)鎮(zhèn))政務服務中心的配置,并沒有成為全國的“標配”。那么,對于全國其他地方而言,不妨借鑒一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創(chuàng)新舉措,最大限度地提升為民服務的意識,并落實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