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英
隨文練筆是一種寫作訓練方法,和傳統(tǒng)的專題寫作相比,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獲得了學生的青睞,成為了進行讀寫結合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想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隨文練筆任務,指導學生在閱讀后結合自身對文章內容與主旨的理解寫作。本文重點對如何巧妙設計隨文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作文指導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貢獻一份力量。
一、基于文本精彩處仿寫
仿寫是隨文練筆的重要形式,也是考查學生基本寫作能力的途徑。與按照教師布置的主題寫作相比,仿寫時,學生有參考的文本,難度較小。仿寫要求學生剖析所閱讀材料的內容,學習其中的寫作手法,然后將其運用到作文中,并加入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這種方法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勢,也能讓學生因為愛上隨文練筆而逐漸喜歡上寫作。在仿寫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文本的經典句式,也可以借鑒文本中高超的寫作技巧,通過多元化的仿寫方式,能讓之后的寫作活動更精彩,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比如,仿寫《桂林山水》一文時,考慮到這篇文章的句式非常靈活,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對句式進行仿寫。在描寫漓江時,作者運用了排比和比喻手法,把漓江水的靜、清和綠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運用相同的修辭手法寫一寫公園中的花、校園里的樹、戶外的小溪等。
二、找準文本空白處擴寫
擴寫也是隨文練筆的重要手段,可以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當然它也能反映學生的寫作拓展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評估擴寫文的質量,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情況。在繪畫藝術中,留白是一種典型的表現(xiàn)方法。在文章中同樣也存在這樣的留白,它能給人回味和想象的空間,引人深思,是一種比較含蓄的寫作方法。對文章的留白部分有效利用,鼓勵學生隨文練筆進行補白訓練,能夠保證寫作訓練的效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要鼓勵學生積極開發(fā)和拓展想象力,在文本空白處進行擴寫,既讓學生掌握語言應用的方法,又讓他們積累寫作經驗,豐富情感體驗。例如,《窮人》這篇文章就存在留白,能夠讓人在讀完后敬佩桑娜和漁夫的善良,不過作者并未設計結局,反而留下了空白,讓讀者自主想象。教師可抓住這個空白點鼓勵學生擴寫,想象桑娜一家究竟會過上怎樣的生活,收養(yǎng)的學生未來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這樣的隨文練筆很有吸引力,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也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三、立足文章結尾處續(xù)寫
在對小學階段的文本進行綜合分析后,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文章的故事是不完整的,常常給讀者意猶未盡的感受?;谶@樣的教材特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續(xù)寫文章結尾,并且不進行內容方面的限制,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續(xù)寫結尾的訓練方法除了可以拓展隨文練筆的形式外,還能增強學生的寫作構思能力,讓寫作訓練更加生動有趣。比如,學習《半截蠟燭》后,很多學生對故事結尾非常好奇,因為寫到蠟燭熄滅,文章便戛然而止,不知道接下來情節(jié)會如何發(fā)展。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設計隨文練筆任務,讓學生續(xù)寫結尾,培養(yǎng)學生的獨創(chuàng)能力和感悟能力。再如,《巨人的花園》一文結尾部分并沒有寫巨人與孩童的相處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續(xù)寫故事的任務,續(xù)寫巨人與孩童在花園中幸福又多彩的生活,使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編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給予鼓勵和認可,減少對他們的約束和限制,讓他們自主寫作,建立寫作信心。
四、找到情感噴發(fā)處細寫
教材中的文本之所以能成為經典,被學生細細揣摩和認真學習,是因為每篇文章都包含著作者真摯而又深厚的情感,教師要讓學生從情感資源中汲取靈感,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情感點,并在情感噴發(fā)處鼓勵學生寫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在寫作中真情流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寫作時主動把情感和文字結合起來,在隨文練筆中升華情感,不斷提高表達能力。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真摯感人,記敘了五位壯士為掩護主力與群眾,把敵人引到山頂,最后跳崖犧牲的故事。此文不僅為學生寫愛國主義類型的作文提供了素材,也能給學生深刻的啟發(fā),讓他們懂得感恩,知道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銘記歷史,熱愛和建設國家。教師可以抓住文章中的情感噴發(fā)點,鼓勵學生在讀完文章后寫讀后感,表達感想和感悟。
隨文練筆對于解決當前的語文教學難題,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抵觸和恐懼心理有著重要作用。隨文練筆的難度比較小,可以考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也可以促使學生把在文本閱讀中積累的經驗與方法應用到寫作中,讓文思在指尖流淌,是非常實用且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教師應該大力推廣并應用,力爭運用此法讓學生愛上寫作,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