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花
臨沭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700
急性腦梗死作為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種神經疾病,通常情況下患者會處在安靜或者是睡眠狀態(tài)下發(fā)病,當疾病急性發(fā)作后,會在短時間內達到高峰,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頭暈、惡心、肢體麻木甚至肢體功能障礙、吞咽困難等表現,有的可能發(fā)生昏迷,同時絕大多數患者還會遺留下一些后遺癥,造成語言功能障礙與神經功能障礙等發(fā)生,因此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程度影響,需要及時給予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诖?,本文選取我院患者給予綜合護理的效果展開分析。
1.1基礎資料 此次主要從2018年1月-2020年2月內選取我院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并根據所采取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成常規(guī)與綜合兩組,各40例,并將患者基本資料統計如下表所示,兩組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1 患者基本資料
1.2方法
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給予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并給予吸氧等干預,做好呼吸道預防感染護理,進行血糖、血壓與水電解質平衡調節(jié),必要時再給予溶栓治療等。
綜合組采取綜合護理,內容有:①日常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環(huán)境護理,給患者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護理環(huán)境,同時控制好病房溫濕度,定時開窗透風,確保屋內空氣清新;加強患者病情監(jiān)測,并指導患者臥床休息,給予口腔與呼吸道護理,保證患者呼吸道順暢,最后定期幫助患者翻身,適當開展按摩,以有助于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等情況出現[2]。②飲食指導,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吞咽障礙,所以飲食量上相對減少,從而營養(yǎng)物質攝入也會隨之降低,所以需要適當給予患者營養(yǎng)補充,維持身體代謝;之后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告知生活中需要以多纖維易消化食物為主,并教導自我按摩腹部方法,預防便秘。③康復指導,因為疾病病程相對較長,所以患者會存在行動受限或者是活動障礙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確?;颊卟∏榉€(wěn)定后,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康復訓練,從而幫助患者進行一系列肢體功能鍛煉,另外還需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身體快速恢復。
1.3觀察指標 應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對患者各項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分,評估項目有社會功能、認知功能與角色功能等,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并統計護理效果,給予患者護理后患者病情完全穩(wěn)定,生活可以自理,則評為顯效;若是患者病情逐漸穩(wěn)定,且各項生活能力逐漸恢復,則可評為有效;若是沒有達到以上標準則為無效。
2.1生活質量評估 從表格數據可見,護理前兩組患者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而實施護理后,綜合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P<0.05。
2.2護理效果 實施治療后,綜合組總有效率比常規(guī)組高,P<0.05。
表2 統計護理效果(n/%)
急性腦梗死屬于腦血管疾病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與致殘率,當患者發(fā)病后,患者腦組織會快速缺血與缺氧,如果在短時間內未得到充足營養(yǎng)支持,則可能可能會導致患者腦組織壞死與軟化,給機體功能造成極其嚴重影響,導致肢體、語言等功能障礙,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及時治療并早期開展相關護理措施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效果[3]。綜合護理作為當前較為常用的護理方法,該方法主要從患者心理、飲食以及康復等多個方面入手,并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一系列護理方案,通過飲食指導、康復鍛煉以及日常護理等干預,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從結果可見,實施護理后,綜合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護理有效率都比常規(guī)組高,且P<0.05,兩組間存在明顯差異。
綜上,綜合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效果與生活質量有著積極影響,可有效改善生活質量與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