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程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事業(yè)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小學體育這一基礎學科的地位與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在小學體育教學體系中,田徑是貫穿整個學習始末的一項運動。但一直以來,我國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所采取的方法都比較簡單,大多會指引學生進行機械式訓練,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學生的動力與熱情。對此,教師可以引入趣味化元素,發(fā)揮田徑教學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率。
近年來,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全面擴散,有效創(chuàng)新了教學局面,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結合小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分析來看,其中也融入了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形式。但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舊會受到固有教學思想的限制,所以體育教學工作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立足于小學田徑教學,對如何在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教學法展開分析。
1 加強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由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所以很多學生對于田徑學習都會存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同時當代小學生身處于物質條件相對較為豐富的時代,加之父母以及祖輩的溺愛,很多小學生并不喜歡體力運動,也不喜歡讓自己的身體處于一個疲憊狀態(tài)。顯而易見,田徑運動恰好是會消耗學生精力以及體力的一種運動形式。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體育會持有明顯的畏懼心理?;谶@一前提,教師需要主動的轉變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重新看待田徑學習,了解田徑學習的作用與積極影響,并主動的參與到田徑訓練中,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教師可以在田徑訓練中引入趣味田徑的要素。在課堂上,先不直接引入訓練內(nèi)容,要求學生展開田徑練習,而是可以適當?shù)拇┎逡恍┤の痘…h(huán)節(jié)。例如,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田徑運動的一些視頻;通過現(xiàn)場演示,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細節(jié)小技巧。甚至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入教學游戲或教學小競賽,借此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烘托教學氛圍,做好教學鋪墊。
例如,在帶領學生展開短跑田徑訓練時,教師就可以引入速度階梯這一小游戲。游戲中,教師可以拿來一根長繩,將其伸直放在跑道上,然后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以繩子的長度為距離,開展折返短跑。在學生由終點回到起點后,需要與站在起點上的同組同學擊掌,以此視為接力成功。最后游戲失敗或者在游戲中犯規(guī)的學生,需要接受一個小小的懲罰。如立定跳遠、做俯臥撐或者做仰臥起坐。通過這一簡單的小游戲,加強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有更高的熱情想要探索如何才能夠提高自己的短跑速度。
2 加強項目豐富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田徑教學所包含的項目相對較為豐富。例如競走、跑步、跳躍、投擲等,都可以被納入田徑項目的范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會組織學生開展這些體育項目,但是項目結構相對較為單一,也影響了學生興趣的形成。在趣味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教學項目內(nèi)容、結構的豐富性,豐富學生的認知與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開展跑步趣味田徑運動,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步活動,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感受,增強學生的運動熱情,也可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的觀念,有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在跑步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化的小環(huán)節(jié)。例如,要求學生蛇形跑或者繞桿接力,通過趣味化的小元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動力,也有助于學生智力反應能力的提高,對于其自身身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有極高的積極影響。
其次,教師可開展跳躍趣味田徑運動。結合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來看,很多學生對于跳躍類的體育運動都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很多小學院校并不會準備過多的跳躍器材,只是在校園操場的一個角落處設立沙坑。并且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機能較差,很多體育教師也擔心這種運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到孩子,所以會有意識的控制跳躍類運動,只是帶領學生展開立定跳遠。而引入趣味化元素,則可有效調節(jié)這一問題。在跳躍類田徑訓練中,教師需要做好安全輔助。例如,在周圍鋪上草墊,保護學生的身體,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跳躍類田徑運動并不只有立定跳遠這一種,同時也包括撐桿跳單、十字交叉跳與摸高等等。結合已有教學案例分析來看,很多教師即便是在立定跳遠訓練中,也并沒有采取豐富的訓練方法,只是一味的要求學生按照標準的立定跳遠流程開展訓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做好調整。比如在跳遠訓練中,可以融入跳房子的小游戲。學生需要用樹枝在土地上畫出格子,然后扔小石子,以單腿跳格子的方式跳到石子旁邊的格子,彎下腰,在不出線的前提下?lián)炱鹗樱丛诽S返回。在整個過程中,如果另外一只腳落地、過線,都視為游戲失敗。為了逐步提高學生的跳遠能力,教師也可要求學生逐步放大格子的距離。通過這一趣味化的小手段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也可在格子距離不斷擴大的狀態(tài)下,提高游戲難度,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最后教師可開展投擲趣味田徑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投擲類田徑運動共有以下幾種。例如扔標槍、扔鉛球等。相較于跑步類、跳躍類田徑運動,投擲類田徑運動的開展頻率更低。在日常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入投沙包的趣味教學手段。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將學生8人為一組,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每組學生內(nèi)可以繼續(xù)細化,劃分成4人為一隊。劃分好隊伍后,學生需要在地面畫出兩條直線,且線的距離應控制在1米5以上,以此保證游戲的空間。假設兩個小隊分別為A隊與B隊,其中A隊學生需要兩兩為對,分別站在直線的兩側,而B隊學生需要站在直線以內(nèi)。游戲中A隊學生需要扔沙包,其可以將沙包扔到對面同組隊員的手里,記得一分,也可以向中間B隊的同學發(fā)出攻擊。如果扔出沙包,且中間同學沒有接到沙包,則視為B組學生淘汰。如果B組學生接到沙包,記得一分。如B組學生全部淘汰或該組學生首先得到5分,視為游戲結束。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加強學生投擲的精準性,也可鍛煉學生的臂力。
在循序漸進的狀態(tài)下,以豐富的體育田徑項目增強了學生的田徑熱情,推動學生綜合田徑水準的有效提高。
3 加強評價多元性,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大分支。結合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情況分析來看,很多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都會以批評為主,鼓勵為輔,經(jīng)常會先指出學生活動中的不足,然后再對學生的表現(xiàn)加以肯定。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學生的熱情。所以,在趣味田徑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調整,將以往的評價模式轉化為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在學生開展趣味田徑活動時,教師要先肯定學生的進步,當學生勝利時,也要先對學生加以獎勵以及祝賀。如果學生存在問題,要先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然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想法,讓學生自發(fā)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如果學生失敗,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直視自己的失敗,不能退縮,不能逃避,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心與勇往直前的勇氣。在多元評價的交織下,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價值。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田徑教學中,引入了趣味田徑教學法,可有效豐富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體驗,更高程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需求,增強小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價值與作用。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加強教學的趣味性,加強項目的豐富性,加強教學評價的多元性,以此構建全新的田徑教學體系,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推動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