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
魯迅的《孔乙己》是偉大的短篇小說。小說的開頭就不同凡響。魯迅寫魯鎮(zhèn)酒店的格局,穿長衫的是在隔壁一個房間里坐著喝酒的。因?yàn)樵谀莻€時代,穿長衫的都是有社會地位的,穿短衣服的都是打工的,所以站在柜臺前面喝酒的都是穿短衣服的??滓壹菏俏ㄒ淮┲L衫站在柜臺前面喝酒的人。開頭這么一段,魯迅就把孔乙己的生活境況、社會地位表現(xiàn)得很清晰了。
這篇小說以一個在酒店當(dāng)學(xué)徒的孩子的角度來敘述孔乙己。他看到孔乙己一次次來酒店喝酒,最后一次來的時候,腿被打斷了。孔乙己的腿健全的時候,對一個作家來說,可以不去寫他是怎么來到酒店的。肯定是走來的,這個很容易,讀者自己可以去想象。但是最后一次來的時候,他的腿已經(jīng)斷了。作為一個負(fù)責(zé)任的作家,魯迅必須要寫他是怎么來的,不能不寫。
魯迅是這樣寫的,下午的時候,突然從柜臺外面飄來一個聲音,要一碗黃酒。因?yàn)楣衽_很高,孔乙己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孩子要“站起來向外一望”。酒店的老板跟他說,你還欠著以前喝酒的錢呢??滓壹寒?dāng)時很羞愧,說這次是拿著現(xiàn)錢過來的。這個時候,魯迅寫了他是怎么來的。那個孩子溫了酒,端出去以后,看到孔乙己張開的手掌,手上放了幾枚銅錢,滿手都是泥。魯迅用了一句話:“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后來孔乙己自然又是用那一雙手“走”回去的。
文學(xué)作品的偉大之處,往往從這種地方顯示出來。在一些最關(guān)鍵的地方,在一些細(xì)小的地方,你看到一個作家的處理,就能夠知道這個作家是多么優(yōu)秀。而另外一些作家,可能會用另外的一種處理方式。
選自《米蘭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