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楊慧峰
摘要:某火電廠一期工程2×330MW機組分別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5月投產。鍋爐為亞臨界參數,自然循環(huán)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四角噴然,緊身封閉,固態(tài)排渣,設計燃用煙煤。爐膛四周由光管及內螺紋的膜式水冷壁組成。鍋爐采用四角切圓燃燒,布置五層煤粉噴管,寬調節(jié)比,上下濃淡分離擺動式燃燒器。水冷壁規(guī)格63.5×7,材質SA-210C。在2009年至2017年間發(fā)現爐內水冷壁管高溫腐蝕區(qū)域出現橫向裂紋,為此本文闡述了水冷壁橫向裂紋的產生原因分析。
關鍵詞:水冷壁管道;高溫腐蝕;橫向裂紋;疲勞開裂
一、水冷壁高溫腐蝕
#2爐2009年開始發(fā)現水冷壁高溫腐蝕問題。經過燃燒器改造、水冷壁噴涂等治理手段,水冷壁高溫腐蝕得到緩解,但高溫腐蝕從未停止過,自2017年至2021年3月,#2爐累計更換高溫腐蝕減薄超標水冷壁管3214米。
二、水冷壁橫向裂紋
1、橫向裂紋初期:早在2015年#2機組檢修進行防磨防爆檢查時,發(fā)現爐內燃燒器區(qū)域水冷壁高溫腐蝕區(qū)域管子外壁存在“橫向裂紋”,尤以爐膛#2角、#4角較為嚴重,由于當時對橫向裂紋的認識不足,且深度很淺運行中發(fā)展緩慢,因而未引起高度重視。
2、橫向裂紋擴展:在2017年#2爐檢修期間發(fā)現水冷壁橫向裂紋擴展,對存在裂紋的管子取樣,割下的管子進行檢查肉眼可見存在多處裂紋,對裂紋區(qū)域縱面剖開,滲透檢查,多數深度在0.5-1.0mm之間,個別深度達1.5-2.5mm,占壁厚的36.8%。
三、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1、水冷壁高溫腐蝕原因初步分析
(1)煤質含硫量增加,是導致水冷壁高溫腐蝕加劇的主要原因。
根據該電廠運行規(guī)程燃煤成分及特性,四臺鍋爐設計煤質含硫量為≦0.83%,校準基硫0.91%,而從近幾年燃煤硫份均在1.5%左右,最高1.6%,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含硫量1.0%以下的煙煤很少發(fā)生水冷壁高溫腐蝕;含硫量在1.2%-1.5%,水冷壁高溫腐蝕速率1.5-3mm/萬h;含硫量大于1.5%,水冷壁管高溫腐蝕會更加嚴重,部分腐蝕速率達2.6mm/萬h。
(2)低氮燃燒器改造,燃燒器區(qū)域的低氧燃燒運行方式,導致水冷壁腐蝕加劇,是近年來水冷壁高溫腐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低氮燃燒器改造后易造成主燃燒器去出現局部的低氧燃燒,形成局部的還原性氣氛,造成水冷壁表面的高溫腐蝕。
DL/T612-2017第6.11.2條款:采用低氮燃燒技術的鍋爐水冷壁宜采用防止高溫腐蝕措施。
采用低氮燃燒技術的鍋爐,由此引發(fā)的問題是可能導致水冷壁出現高溫腐蝕,特別是前后墻對沖燃燒的鍋爐,該電廠鍋爐爐膛斷面尺寸為14048mm×12773mm的長方形,高溫腐蝕區(qū)尤以#2角前墻和#4角后墻最為嚴重,目前水冷壁側墻也已出現水冷壁高溫腐蝕問題。
(3)水冷壁噴涂質量差,防護效果差,也是導致水冷壁高溫腐蝕加劇的原因之一。
2、水冷壁橫向裂紋原因產生分析
(1)橫向裂紋特征:產生于水冷壁爐膛內管道的外壁,沿長度方向存在多條平行的肉眼可見裂紋并垂直于裂紋的方向擴展,屬于典型的疲勞裂紋(腐蝕性熱疲勞),裂紋由外壁向內壁擴展。
(2)橫向裂紋產生機理:
主燃燒器和燃盡風標高區(qū)域,壁面熱負荷高,而吹灰器附近管道由于吹灰頻繁和吹灰槍管帶水的原因,使得此三個區(qū)域工質參數和傳熱特性變化劇烈,且變化頻繁。為橫向裂紋高發(fā)區(qū),是產生裂紋的本質原因。
機組點火啟動停爐、深度調峰、升降負荷等工況下,爐內水冷壁管道外壁收到冷-熱交變應力影響,再狡辯應力的反復作用下,造成塑性變形損傷的積累,從而在爐內水冷壁管道外壁產生裂紋,并由外壁向內壁擴展。
H2S等腐蝕性物質沿管子外壁的“微裂紋滲入”侵蝕母材,又加劇了水冷壁高溫腐蝕區(qū)域微裂紋的發(fā)展,故此類裂紋稱為“腐蝕性熱疲勞裂紋”。
個人認為高溫腐蝕不是橫向裂紋產生的主要原因,但是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3、水冷壁裂紋分析
金相分析結果顯示管養(yǎng)裂紋區(qū)域組織均為鐵素體加珠光體,組織正常。管樣向火面(爐內側)外壁均可見穿晶型裂紋,由外壁向內壁擴展,內部充滿腐蝕產物。
4、水冷壁橫向裂紋采取措施
(1)機組深度調峰升、降負荷時,應盡可能控制升降負荷的速率,以減少拉應力對水冷壁管子的損傷。
(2)結合防磨防爆檢查對高溫腐蝕區(qū)域和吹灰器附近的水冷壁管子進行重點檢查,發(fā)現異常采取有效措施,對存在橫向裂紋的管子盡可能更換。
(3)換管焊接時,防止對口間隙過大,采取控制對口間隙,采用小電流等措施減少焊接應力,盡量降低焊接應力對存在高溫腐蝕橫向裂紋管子的影響,防止橫向裂紋擴展。
(4)換管時對舊管子側管口及附近區(qū)域打磨進行表面探傷,將存在的橫向裂紋徹底清除,防止其焊接時擴展。
(5)通過燃燒調整等措施盡可能壁面或減少水冷壁高溫腐蝕,新版DL/T612-2017中第13.5.4新增條款:加強鍋爐燃燒調整,改善貼壁氣氛,壁面高溫腐蝕。鍋爐采用主燃燒區(qū)過量空氣系數低于1.0的低氮燃燒技術時,應加強貼壁風氣氛監(jiān)視,C級及以上檢修時應檢查鍋爐水冷壁管高溫腐蝕情況
5、結語
(1)、據資料介紹,近幾年無論超超臨界、超臨界還是亞臨界均出現水冷壁管外壁橫向裂紋,分析認為其形成原因時腐蝕性疲勞所致。
(2)超超臨界、超臨界較亞臨界鍋爐水冷壁管外壁橫向裂紋的形成速度快;對于亞臨界鍋爐,水冷壁高溫腐蝕區(qū)存在的細橫向裂紋,運行中發(fā)展緩慢,僅在較大的應力狀態(tài)下裂紋才加劇擴展。
(3)水冷壁橫向裂紋檢查(表面探傷)費工費時,清理難度大。應尋找更簡便、有效的檢驗方法。
(4)應從燃燒調整等運行方式尋找較為徹底的解決方法。
(5)橫向裂紋事關鍋爐安全運行,是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國家能源局.DL?612-2017?電力行業(y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jiān)督規(guī)程[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7.
[2]侯錫瑞.電站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全技術[M].北京:電力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凱,男,1985-,漢,寧夏銀川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火電廠金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