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鉛依
《紅樓夢》是古典長篇小說的最杰出的代表,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其文化內(nèi)涵博大豐厚,藝術地位獨步古今。
但如此鴻篇,怎樣才能被高中學生更好的閱讀,本文將從整體感知方面對此予以淺談。
閱讀點撥:
《紅樓夢》洋洋灑灑120回,首先要理清故事梗概:前五回是全書的總綱骨架;6—18回側(cè)重寫“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般的繁盛景象;19—54回側(cè)重寫賈府安享富貴尊榮的生活;55—78回側(cè)重寫賈府的由盛轉(zhuǎn)衰;79—120回側(cè)重寫賈府的衰亡,此部分為高鶚續(xù)寫。
在理清大致情節(jié)后,我們要明確幾個方向。第一,小說這一文體閱讀的常規(guī)方向,即章回體小說的閱讀,應該抓住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主題、語言、手法、結構、回目標題等多個角度予以鑒賞;第二,圍繞每一回的情節(jié),小說閱讀要素,如人物形象、環(huán)境描寫、小說主旨、語言鑒賞等,自行設計學習任務;第三,命題方向,結合近幾年與之相關高考真題,有方向性進行思考;第四,導讀方向,查閱相關資料,如統(tǒng)編教材《<紅樓夢>整本書閱讀任務書》,重視作品的導讀、批注、章回總評,閱讀時不可放棄并有效利用這些有價值的信息。
在明確方向和任務后,我們就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整本書的閱讀,而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介紹一些閱讀方法:
1、思維導圖法。例如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主要講述人物關系,第三回“接外孫賈母惜孤女”主要講述賈府環(huán)境,我們學生自己可以去畫出人物關系,畫出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這也許不一定能夠畫得準確,但至少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自己有閱讀下去的沖動,并且在畫制的過程中感受出賈府人物關系的錯綜復雜及賈府生活的富貴奢華。這樣就扣住了對小說“環(huán)境”的理解,甚至對“主題”的感知。
2、“回目標題”指引法。這種方法是抓住章回體小說的特點,即回目標題提領要義的作用,學生在閱讀每一回目的時候,可以先抓住“回目標題”知其大意,圍繞標題,在作品中都會直接對應關鍵情節(jié),這恰好是學生需要深思細究的重要部分。這樣的一種閱讀方法,對快速了解故事情節(jié)有很大作用,至少可以攬知大意,并盡量做到深究文本。
3、平臺互助法。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有理由借助群體環(huán)境,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來短時高效地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回目的后面都設置了“思考題”,如:想想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都遭遇了哪些“悲辛”?“摔玉風波”真是一一剖心嘔血以出之,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細細賞析。分析賈雨村有哪些性格特點。如何理解作者塑造史湘云這一形象的用意......仔細思考這些問題,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存在的價值:它們不是提領了本個回目的要義,就是緊扣小說這一文體閱讀的常規(guī)方向,或者說緊扣“6個任務群”的方向來設置的。學生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平臺展示的方式,將自己的答案公布給全班同學,其他同學也可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答案補充,這樣既減輕了自己閱讀的壓力,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掌握了大量信息。同時在交流碰撞中,也提升了小說閱讀的文學素養(yǎng)。
4、穿針引線法。從小說的整體感知角度講,我們不能滿足于自己對每一回目的解讀處在一個零星碎片的狀態(tài),否則,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了之前讀過的內(nèi)容,這也失去了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意義。基于這種情況,可采用穿針引線的辦法,即以某個對象為核心,由此穿引出與之相關的多個方面或者與之相關的來龍去脈。例如:以林黛玉為核心,縱向來看,同學之間可以以接龍的方式,或表達或表演來展現(xiàn)出這個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可以是整本書的,也可以是一個閱讀階段的);橫向來看,我們也可以鏈接與之產(chǎn)生過聯(lián)系的人物或者情節(jié)??傊ㄟ^這樣的辦法,意在引導自己關注情節(jié)的完整性,形象的豐富性,甚至結構的立體性等。
5、批讀法。運用符號、語言、數(shù)字等手段,進行眉批、旁批、夾批、尾批,標注出段落的大致層次、人物形象、語言、環(huán)境,以及由形象而引申的深層思考:形象意義等等。這樣的方法可讓思路清晰,內(nèi)容鮮明,印象深刻。
6、圖表法。有助于快速篩選信息,感知情節(jié),同時在內(nèi)容的整合過程中,可以通過橫向或者縱向的比較,對問題有進一步的探索。
7、查缺補漏法。一部鴻篇巨制,閱讀起來的確很難面面俱到。實踐一下書后的檢測或者網(wǎng)絡上的“紅樓問答小百科”,既填補了知識的漏缺,也同時可以將零星的知識點整合到原有閱讀的有機系統(tǒng)中,何樂而不為?這樣,就恰如“滾雪球”,漸漸地對《紅樓夢》的感知也就豐富起來。
8、讀寫結合法。一味在讀,即便能夠飛鴻踏雪,印記也未必深刻;若像抄筆記一樣邊讀邊寫,那估計寫到窮年也未必完成。怎樣才能調(diào)和這種矛盾?不妨找一個很具體的角度,可以是主題的探究,也可以是某個人物形象,甚至是某個感興趣的片段,或者某個日常細節(jié)等,寫一篇關于你選取的這個角度的深度或者廣度的探究。總要有一點自己的思考留在紙面上,印象方可深刻,否則永遠只是“讓別人的思想自己的腦袋里跑馬”,那樣如何搭建自己的“跑馬場”?
當然,以上說到的這些辦法,并不一定是單一使用的,必要的時候是要綜合多種方法,或者說同時調(diào)動某些方法來滿足整本書的閱讀需要的。比如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我們就可以運用“思考題”指引法、思維導圖法、“批注”指引法來完成,完成了這道題,實際上也就是梳理出來了大致的情節(jié),也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出了人物形象,由此還可能會聯(lián)想到關于“主題”的一些探索。這樣,同時在無形當中,完成了編寫指定的“六個任務群”的一定的內(nèi)容。
大連育明高級中學 遼寧 大連 11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