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華
摘? 要: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性的課程,好的音樂可凈化學生心靈,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審美能力。但目前小學音樂合唱訓練主要存在的問題為教師對合唱教學的不重視、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和學生理解能力不強。為有效提高小學音樂班級合唱訓練效果,教師應發(fā)揮多媒體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注重個體訓練,奠定合唱基礎;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訓練學生呼吸方法。
關鍵詞:小學;班級合唱訓練;問題;策略
開展合唱訓練時很難立馬看到效果,這主要因為學生之間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具有較大的差異,這就意味著每個人之間的感知能力以及音樂欣賞能力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生活以及課堂融入合唱訓練,使學生在合唱訓練中逐步提升自己。
1.小學班級合唱訓練的現(xiàn)存問題
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是比較基礎、重要的一部分,但當前小學階段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問題比較突出,主要的問題有三。
首先,教師對合唱教學的不重視。因為教師本身對合唱教學內容存在不足,所以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僅將其當作理論教學內容,又或者對合唱訓練不夠重視。部分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認識比較片面,認為這個階段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合唱訓練的重視不足,因而學生也就不重視合唱。因此,學生很難在學習中準確了解合唱的意義和標準,對學生合唱能力的形成產(chǎn)生不利影響。
其次,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師。仍有不少學校并沒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僅有小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配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師,但受到教師教學能力不均衡等因素影響,合唱訓練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很難從合唱訓練中深刻體會音樂獨有的魅力,使得學生對合唱訓練缺乏熱情。
最后,學生理解能力不強?;顫姾脛邮切W生最突出的特點,教師開展音樂合唱訓練時需要學生一定的紀律,使學生始終保持專心和專注。但是學生在課堂上調皮搗蛋,加之理解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很難取得理想的合唱訓練效果。此外,受到學生聲線、聲音等發(fā)育情況的了解,學生對樂曲、音樂和樂器的敏感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難度。
2.小學班級合唱訓練策略
小學音樂班級合唱訓練可從三個方面進行:
2.1發(fā)揮多媒體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這主要因為這種音樂類型更灑脫且更自由,而合唱樂曲與流行樂曲相比則更顯得枯燥和嚴肅。天真活潑是小學生比較突出的特點,這個階段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因此,教師開展合唱教學時,應注意盡量避免反復或長時間地演唱同一首歌曲,否則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對合唱失去熱情。為了使學生從小對合唱訓練產(chǎn)生較高的熱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性,我在合唱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使學生進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使其在合唱訓練中全身心投入,提高合唱訓練效率。比如在教學《草原就是我的家》這節(jié)課為例,從內容上來描繪的是大草原,作者抒發(fā)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懷念。為了增強學生在學習中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我發(fā)揮了多媒體的作用給學生展示了一段美麗大草原風光的視頻,強化學生對歌詞的理解,讓學生在合唱時融入相關的情感。如此,整個課堂上避免了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中應用單一、重復的課堂教學,學生對合唱產(chǎn)生較高的參與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眼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在合唱中體會音樂的魅力。
2.2注重個體訓練,奠定合唱基礎
合唱是一種集體藝術,合唱團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會對合唱的效果以及節(jié)奏產(chǎn)生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開展合唱教學活動時以學生特點為基礎因材施教,保證學生合唱水平始終達到同一水準,如此一來學生在合唱時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歌曲的力量和情感,提高合唱教學效率。結合具體的合唱可知,較為核心的內容是對音準節(jié)奏的把握,這需要教師在合唱教學中加強學生對音準的把握。好的音準需要從多個方面注意,比如優(yōu)良的樂器、演唱者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提高視耳訓練的有效性[3]。教師在合唱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很多重要知識點,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音準。學生在學習期間形成音準才能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yǎng),這對學生形成音樂美感具有重要的意義。以教學《小鳥,小鳥》這首歌曲為例,在二聲部訓練時,我借助了科爾文的手勢進行單聲部模唱,強化學生對音高的理解,使學生學會應用肢體語言對音高概念進行理解。其次,在學生角色扮演時,可讓其發(fā)出鳥叫的聲音,將鳥叫聲應用于高音中,根據(jù)小學生愛玩的特點調動學生合唱訓練積極性。最后,學生參與模唱時我讓同學們通過數(shù)學的數(shù)字按照音高以及節(jié)奏唱譜,借助數(shù)字按節(jié)奏唱譜和音高。比如“6 66 4 6”過渡到“啦 拉拉 發(fā) 啦”,通過這樣的方式取得更高的訓練效果。
2.3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訓練學生呼吸方法
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合唱姿勢對提高學生合唱訓練效率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這是因為無論正確的呼吸方式還是正確的姿勢都是保證發(fā)聲效果的關鍵。因此,以姿勢的類型劃分可將其分為兩種,一個是坐式合唱,另一個是站立合唱,應用比較廣泛的是站立合唱。這就要求教師應在合唱訓練中給學生正確的示范,在學生姿勢錯誤時及時幫助其糾正,且叮囑其不可隨意亂動,確保腰、背挺直。此外,學生初次練習可能不熟悉氣息的控制和把握方法,合唱是存在吸氣太足等問題,為此,我糾正學生正確的呼吸方法,比如在合唱時面部五官放松,時刻保持微笑,吸氣時頻率應與歌曲旋律匹配,吐氣時應緩慢,通過深呼吸和嘆氣等方式感受胸腔呼吸的狀態(tài)。
結束語:總而言之,我國正處于教育改革深化推進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原則,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發(fā)揮多種先進合唱理念的作用為音樂課程教學增添趣味,使合唱教學更具趣味性。與此同時,立足音樂教材,以學生具體情況為基礎循序漸進地訓練,調動學生肢體、感官以及思想,使學生在合唱訓練中逐步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胡明媯.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班級合唱訓練[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5(7).
[2]李雪. 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 魅力中國, 2016(21):104.
[3]楊俊杰. 多媒體在班級合唱訓練中的作用[J]. 中小學電教:下, 2016(9):18-18.
[4]李君. 讓合唱訓練融入小學音樂教學[J]. 科普童話, 2018(3):58.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qū)新塘鎮(zhèn)甘泉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