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蓮華
今天上公開課,授課內(nèi)容是汪曾祺先生的回憶散文《金岳霖先生》,上完后同事發(fā)來一句“精彩!”的評價,壓在內(nèi)心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金岳霖先生》這篇文章我已為兩屆學生上過,但是兩次上完總是感覺沒有上出汪曾祺先生文章特有的味道,也聽過同行關于此文的一些公開課,然而他們更多的是側(cè)重如何抓住作品中“有趣”二字,通過幾件事情來寫金岳霖先生個性的,稍深入一些的就是擴展到關于西南聯(lián)大的教授的精神。
這次再遇此文,我是那么地小心翼翼,唯恐把這篇好文章給糟蹋了,內(nèi)心直感覺對不住汪曾祺先生(每次遇到好作家的作品,沒有上出味道,一直會糾結于心)。汪先生以沖淡的語言,樸拙的漫畫線條勾畫出人物的怪誕的言行,凸顯出人物鮮明的個性,使許多老師和學生閱讀此文感受更多的可能就是詼諧的幽默和金先生迂闊的性格。然而憑著對汪曾祺文章的閱讀經(jīng)驗,我感覺到其文字背后應該有其深沉的情感,如果沒有解讀出來,也就沒有徹底讀懂這篇優(yōu)秀的散文。
因師從沈從文,汪曾祺的作品語言風格與沈從文先生接近。沈從文的《邊城》是美麗的,卻也是憂傷的,正如劉西渭所說:“作品的人物雖說全部良善,本身卻含有悲劇的成分。唯其良善,我們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庇谑俏艺业酵粼髟凇渡驈奈牡募拍芬晃睦镆昧松驈奈牡囊欢卧挘骸澳銈兡苄蕾p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蘊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學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后隱伏的悲痛也忽略了?!焙鋈活D悟:我們領略到《金岳霖先生》那背后隱伏的悲痛嗎?
順著這條思路,一切就豁然開朗了,反復讀這篇文章,不禁心生悲涼,也更深刻地理解汪曾祺先生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一份隱憂之情??墒侨绾巫寣W生體味到這種情感呢?
在講完漫畫筆法刻畫人物的個性,學生了解了金岳霖先生的魏晉名士的風度——真性情后,我設計了三個問題,啟發(fā)學生進一步理解此文:
一、漫畫式筆法蘊含的感情,除一種是諷刺批判,還有許多漫畫筆法往往在輕松幽默中包含心酸,所謂“帶淚的笑”,你能讀出本文的“淚”嗎?
學生的回答中說明能夠解讀出金岳霖內(nèi)心的孤獨,從他和斗雞同桌吃飯,與孩子比賽水果等事,雖然看起來是“自得其樂”,雖然也是他的率真體現(xiàn),但是這老頑童表現(xiàn)的背后是孤獨的特立獨行,是拒絕從眾從俗的堅守。學生更能從他為林徽因過生日這件事,解讀出金岳霖的不渝不悔的執(zhí)著和他柏拉圖式苦戀情懷,在感動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他一生的孤獨自守。
但學生容易忽視,也是更需要教師提醒的是文中最后一個片段,寫金岳霖晚年坐在三輪平板車去王府井接觸社會時東張西望的情景,學生讀后哈哈大笑,普遍只感覺到這個老人很迂腐,也很可愛,但是細讀下來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一番難言的苦衷:一個八十歲的老知識分子,一個不諳時務的知識分子,卻為了主席的一番話,為了“與時俱進”去接觸社會,不顯得可悲嗎?也正因如此金岳霖先生晚年被人批評是“犯了幼稚病”。講到此,學生再讀這段文字,就會有心酸感了。深深明白作為知識分子更需要的是 “一雙能夠看到未來的智慧的眼睛”!
二、除了讀出金岳霖先生的孤獨悲涼外,我們還能感覺出第二層的隱伏的悲痛嗎?教師啟發(fā)學生,文章的最后一句“聯(lián)大的許多教授都應該有人好好地寫一寫”,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呢?
經(jīng)教師這么一點撥,學生馬上就想到了前文還寫了聞一多、朱自清。尤其是聞一多,作者寫道:聞先生在會上大罵“蔣介石,王八蛋!混蛋!”寥寥數(shù)筆體現(xiàn)了一個正義的知識分子面對邪惡大義凜然的精神。那么汪曾祺說“聯(lián)大許多教授都應該好好地寫一寫”,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汪曾祺寫過一篇文章《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其中有這么一段話“他談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沈先生談及的這些人有共同特點。一是都對工作 、對學問熱愛到了癡迷的程度;二是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么環(huán)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睂W生就明白言下之意是說聯(lián)大教授有許多知識分子的特質(zhì),就如今而言似乎都已不再,像金岳霖身上的那種純真、那種真性情、那種執(zhí)著的孤往精神,那種不為名利的治學精神,在當今社會是那么地難以尋覓。
所以第二層隱伏的悲痛是:對遠去的大師精神的懷念和傷感。
再深入一步:西南聯(lián)大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有知識分子特質(zhì)的教授呢?
教師列舉一些西南聯(lián)大著名的教授,及其著名的學生,學生聽后會很是驚嘆。然后引出一段話:沈從文出國訪問,專門研究西南聯(lián)大的漢學家問他:“為什么當時條件那么苦,環(huán)境那么差,聯(lián)大八年出的人才,卻超過戰(zhàn)前北大、清華、南開30年出的人才總和?”沈從文回答了兩個字:“自由?!弊杂桑次髂下?lián)大碩果連連的唯一訣竅。寫金岳霖先生其實也是為了懷念西南聯(lián)大那自由、寬容、民主的學習氛圍。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今的情況,自然會得出這樣的感慨:“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至此,學生解讀出汪曾祺先生隱伏的悲痛的第三層是對中國大學教育的擔憂,缺少精神就缺少大師,缺少大師就難出高層次的人才。知識分子不但指有豐富知識,更指思想自由,人格獨立,對于現(xiàn)實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的人士。
這篇文章讓我們更進一步明白了語文教師教學的文本意識、言語意識要強,看似平淡的文字往往需咀嚼其深意方能讀出其雋永之味;也只有引領學生深層次解讀《金岳霖先生》,學生才能真正體會那隱伏在作品背后的悲痛和汪曾祺的一番苦心。
參考文獻:
[1]汪曾祺《沈從文的寂寞》
[2]汪曾祺《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
浙江省普陀中學 浙江 舟山 3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