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祥
初中體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正確的體育鍛煉知識和方法,更是為了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地增強體育素質,保證身心健康。因此,在如今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利用學練評一致性來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值得我們的共同探究。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將教學的主要任務放在了“教”上,而忽視學生“學”和“練”的過程,或者教師將大部分教學時間放在學生的自主練習,而忽視正確的教學引導和教學評價,從而導致“學”“練”“評”的彼此分離,從而背離了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的初衷。下面將根據實際的教學實踐,將“學”“練”“評”一體化進而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做出策略性意見。
1 多樣化學習內容,避免單一重復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每堂課往往只學習一到兩個動作,雖然重復性的練習動作能形成肌肉記憶,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但是過度的重復性學習,會降低學生對這個技術性動作的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這種結果顯然是教師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初中體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多樣化組合訓練,師生配合或生生配合訓練,將動作組合,提高組合動作的趣味性。通過多樣性的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和訓練后獲得老師或同學的評價反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素質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單手立定投籃”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以往單一化投籃動作的機械訓練轉化為“二人配合傳球”+“高低運球”+“二人攻防配合訓練”+“單手投籃動作練習”的組合訓練。這樣的組合式練習模式凸顯了學習內容的多樣性,在學生進行組合練習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過于枯燥而產生乏味感。在學生訓練的同時,教師以在學生之間巡回指導為主,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給與學生正確客觀的評價。在這樣的課程教學中,學練評綜合落實,學生能在更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2 情境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輕松學以致用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完成老師的課堂教學任務,在課后并不能將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巧和知識靈活運用,將體育所學轉變?yōu)樽约旱膼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和熱情。通過情境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表現出體育運動原有的競技性,通過競技勝利帶來的成功感和教師及時的評價帶來的被關注感來激勵學生不斷地加強體育課程的學習和技巧練習。同時,在運動過程中,學生們協同合作取得最后的勝利,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共贏的優(yōu)良品質。
例如教師在完成籃球技巧性動作的教學目標之后,可以組建3v3籃球對抗賽。教師可以強調學生們應當與同伴積極交流配合,通過眼神、語言或者手勢相互配合,共同取得比賽的勝利。在比賽準備時,學生們會為了贏得比賽的勝利,回顧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講授的技巧動作,并且為了提升自身的水平,學生也會自主地對動作進行練習,充分地將“學”與“練”糅合。在學生準備地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跟蹤學生們的準備狀態(tài),對學生們的成果和知識誤區(qū)加以引導、指正和評價。通過比賽的方式,將“學”“練”“評”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實現了三者的一致性,也使學生充分地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完成了學科目標。
3 多元性教學評價,掌握學習狀態(tài)
想要實現新課標課程改革的要求,滿足學練評的一致性,初中體育課的實際教學必須與及時有效以及多元化的評價密切結合。教學的評價要多元化,不能僅僅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評價,更應該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培養(yǎng)對體育運動的愛好,激發(fā)其主動學習體育的文化以及動作的興趣。通過教師客觀的評價以及有目的性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陽光樂觀、敢于拼搏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我們作為初中體育教師的不懈追求。
例如在“障礙跑”的教學實踐時,在完成理論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對講授的內容進行示范,如果學生比較靦腆或者害羞,表現的不自信,教師可以在行動或者語言上給予鼓勵,在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可以通過肯定性的語言或表情來激勵學生,通過積極性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點評,對表現比較差的同學也要進行語言鼓勵。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學生也能實時地了解自身的表現,從而保持積極活躍的學習態(tài)度。
4 總結
構建和實施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練評一致性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廣大的教師團隊和教育部門的不斷嘗試和探索。教學過程中的“學”“練”“評”相互結合的嘗試以及多元性的評價方式可以不斷地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喜愛和熱情,錘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紹興市越城區(qū)孫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