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馬克思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只要一有空閑時間,他就跑到圖書館,然后捧著書從早讀到晚。
1836年,馬克思在波恩大學(xué)讀一年級,學(xué)校圖書館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刹痪煤?,他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許多他想讀的書目,管理員都說目前沒有。幾次以后,馬克思不高興了,以為這位管理員不認(rèn)真負(fù)責(zé),直接找到了館長。
館長是剛剛上任的。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立即答應(yīng)要徹查,看看到底是管理員的態(tài)度問題,還是有其他原因。
第二天,原因便找到了。并不是管理員態(tài)度有問題,而是圖書館借閱手續(xù)上一直存有漏洞。
原來,圖書館里的藏書流動很快,但回流很慢,有的人借了幾年或者十幾年都不還,有一本書甚至已經(jīng)借了27年。雖然圖書館也想了不少辦法,但都沒有實際效果,許多人寧愿交手續(xù)費,也不愿意還書。
馬克思知道了原因,也就不好再追究什么了。但是,對于他這樣一個瘋狂的讀書愛好者來說,如果讀不到想要讀的書,那是一件讓人十分難過的事情。
這一天,馬克思找到了館長,表示有一條妙計絕對能夠追回大部分書籍。館長聽后非常高興,立即表示,如果他能幫助追回這些書,將在圖書館為他設(shè)立一個專座。
馬克思與館長約定,一個星期后見分曉。
館長并沒有把馬克思的話放在心上,只是感覺他是一個愛讀書的年輕人而已。可沒想到,幾天后管理員興奮地前來報告,說借出的書正在集中回流,幾天就還了2000冊。
館長這才知道馬克思真的兌現(xiàn)了承諾。可他非常好奇,找到馬克思問是怎么做的。
馬克思笑著拿出了一張報紙廣告,上面寫著:“本館將在一周內(nèi),尋找借閱時間最久的一本書,重獎該本書的借閱者?!?/p>
結(jié)果,許多借閱者看到廣告后,紛紛拿出借閱的書來碰運氣。令人驚喜的是,那本借了27年的書也歸還了,借閱者真的得到了重獎。馬克思和報社達成了協(xié)議,獎品由他們提供,馬克思給他們免費寫4篇高質(zhì)量的稿件。
馬克思為了讀書想到的這個辦法,與其說是他對讀書的癡迷,其實更是彰顯了他的智慧。
責(zé)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