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勇
題記:中國的教育從學生開始讀書起,就將學生推到了前臺,在新課程新高考形勢下的不同形式的班級,不同形式的競賽,讓家長對學生在學校的不同的班級,在班級中不同的位置很是關注,這就給了學生在沉重的學業(yè)負擔的同時,也增加了人為的精神負擔,加之現(xiàn)實中的升學壓力,不同層次的大學排名,也將高中生推到了競爭的風口浪尖上,加之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或為留守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識不強,容易產(chǎn)生心理健康問題。而學優(yōu)生作為學習成績相對優(yōu)秀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為脆弱,被關注的程度更為高,家長的期望值更為大。由于這部分學生成績相對較好,心理問題往往容易被家長和老師所忽視,他們的外部表現(xiàn)一般都很好,我們一定要關注這一部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對他們進行適時的心理調適,可以使他們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時的疏導與排解,不良心理行為得到及時的糾正,對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發(fā)展健全的人格個性,對社會、對家庭都是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學優(yōu)生心理健康問題現(xiàn)狀分析。
據(jù)一份對全國近3000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的資料顯示:當今中學生三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42.73%的學生“處事易緊張”,55.92%的學生“理想很豐滿,但缺乏頑強的意志力”,67.43%的學生“過于自我,對學習之外的公益活動不太關注”,47.41%的學生“感覺人與人之間關系過于冷漠”,67.26%的學生“在心情煩悶時找不到傾訴的對象”,48.63%的學生“對考試過分緊張,常對自己成績不滿意”。學優(yōu)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一般學生相比,既有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從學習上看,學優(yōu)生的心理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優(yōu)生由學習壓力帶來的焦慮比一般同學大,自我及家庭期望也比一般的同學高。二是少數(shù)學優(yōu)生同樣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對理想迷茫的問題。這兩方面情況的存在,雖然司空見慣,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就會對學生的正常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二、學優(yōu)生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
(1)樹立優(yōu)生的精英意識,做一個卓越的人。
強化優(yōu)生的精英意識、責任意識,就是要學生在學習上做好,先做好人,強化精英意識,作為學校培優(yōu)班的學生,是根據(jù)學生考試成績選拔而來的,在學習上是同年級學生中的精英,但在其他方面是不是精英呢?因此,在開始時就應引導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成為精英,以便將來成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要求他們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懂感恩、有修養(yǎng)、心地善良、內(nèi)心純潔;要求他們懂得體諒父母、懂得尊重他人、懂得關心社會、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求他們以精英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時時處處以優(yōu)秀為習慣,不僅在學習上勇爭第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要勇爭第一、那怕是掃個地,擦個黑板也要搞到第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僅要高分更要高能。通過播放有關名牌大學介紹的視頻,聽取考取清華、北大學長的學習經(jīng)歷講座,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志存高遠,從而為他的學習注入強勁的學習動力,激發(fā)斗志。
(2)培養(yǎng)刻苦務實的學習品質,做一個嚴謹?shù)娜恕?/p>
強化優(yōu)生的勤奮刻苦意識,運用“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一份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獲,不耕耘就肯定沒收獲”等名人名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勤奮刻苦意識,通過菲爾普斯、劉翔等名人刻苦訓練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強化勤奮刻苦的重要性。離開了勤奮,任何同學的成績都將無保證,勤奮是成績的基石。學生在智力上差異不大,成績的好壞取決于一個同學的勤奮吃苦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意識地表揚勤奮刻苦的同學,展示好的筆記本、錯題本,使班里形成一個勤奮刻苦、頑強拼搏的學習氛圍。建立不同的學優(yōu)生團隊,為每一個團隊定制具體的培養(yǎng)措施,建立跟蹤檔案,建立團隊的評價機制和獎懲措施,重點記錄學優(yōu)生在學習過程上的差錯及學科思維上的欠缺及制訂相應的糾錯方案。確立各培養(yǎng)對象的跟蹤老師(主要針對學生的薄弱學科),利用團隊培養(yǎng)學優(yōu)生的嚴謹學風。
(3)實施梯級階段培養(yǎng)計劃,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和自主學習技能
學優(yōu)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一般優(yōu)于其它學生,但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陷,放手學優(yōu)生自主學習,增強學優(yōu)生間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盡可能地還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給學優(yōu)生創(chuàng)設一起切磋交流的機會,交流學習方法,交流學習心得,以思想碰撞思想,在碰撞中升華思想,互相砥礪,彼此解惑,取長補短。提倡優(yōu)生自主學習、超前學習。要有自覺主動學習的意識,對知識要有超前興趣。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知識的梳理總結歸納能力。勤于思考,善于鉆研,要學會自己進行一定的專題學習,以便突破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難點。要有做錯題本或精題本的習慣,知道一個題目、一節(jié)課、一次考試的真正收獲在于自己在其中思考量的多少、思考層次的深淺,掌握一定的學科思維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提升優(yōu)生的非智力因素,做一個健康的人
做一個優(yōu)秀的的學生要大氣,要寬容,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排解自己的不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有較強的耐挫折能力,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有激情,要有干勁,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要有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要做到“心常有求,不無所事事;知足常樂,不患得患失;與人為善,不結冤生怨;豁達大度,不斤斤計較;寬容自己,不耿耿于懷。”,要有積極的健康的學習動機,百折不撓的堅韌意志,嚴謹務實的良好習慣,用勵志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用典型的事例引導學生。
三、學優(yōu)生心理調適的幾點思考
(1)坦誠交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壓力
學優(yōu)生由于成績比較好,上進心比較強,所以在面對學習壓力時,往往比一般同學大。從我所帶班級的學優(yōu)生情況看,不同程度的存在學習壓力帶來的焦慮,個別同學還很突出。具體表現(xiàn)在:晚上人為延長學習時間,導致失眠以及睡眠嚴重不足;考試前心理高度緊張,擔心成績不理想,以至憂心忡忡;有些學生在學??此票憩F(xiàn)很好,卻是把學習帶來的心理壓抑帶回家中,情緒煩躁,無端沖家長發(fā)火等等。這些情況,有的學生存在某一方面,有的學生同時存在幾種情況。這些情況的存在,學生很困惑,家長也很苦惱,對教師來講也是難題。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都有深層次的原因,加上每個學生各有特點,因此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因此,我主要是通過個別談心、家校溝通等方法來加以引導,做到一把鑰匙一把鎖。
在平時工作中,多深入班級,注意觀察學生。有時候,往往從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能夠察覺出他們的心理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情緒、心理的變化,就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一般是先讓學生談自己的近況,這樣就可以從他談話中進一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有一階段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學優(yōu)生情緒低落,通過溝通他說出自己的困惑:“我平時的課堂聽講很認真,也做了一些課外習題,但為什么考物理的時候我還是很緊張,而且越緊張越考不好?”通過這樣一種談心的溝通方式,使我能夠掌握學生真正的困惑所在。圍繞學生所講的問題,采取換位思考和心理疏導,來讓他放下思想包袱。針對剛才學生所談的困惑,我深知,如果簡單的告訴他不要緊張或沒什么好緊張的根本無濟于事。于是我采取換位思考勸導他:“你的情況并非個別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學生都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樣一種現(xiàn)象,如果我是你,我可能比你還要緊張。關鍵是如何調適好這樣一種緊張的心態(tài)。從一定意義上講,適度的緊張對發(fā)揮好自己的潛能還是有幫助的?!蓖ㄟ^這樣的勸慰和開導,使他的負面心理得以緩解。再接著幫助分析原因,如果僅僅進行換位思考和心理疏導,并不能從根本上幫他解決問題。關鍵還要針對引起心理焦慮的問題,來指導他分析原因,進而消除他的心理困惑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經(jīng)過師生共同分析探討,引導他反思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1)課堂雖然認真聽講,但該生聽講重點落在“聽”上,“講”的成分少了許多,換句話說:這種聽講只是被動聽課,主動參與課堂,積極探究鉆研的意識有欠缺,導致知識的形成過程程式化,因此基礎知識不扎實,遇到難題心發(fā)慌。(2)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只要多做課外習題,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實際上取得好成績?nèi)Q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做課外習題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如果只是盲目的做課外習題,而不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去加強薄弱知識點復習和鞏固,對待錯題不認真分析并訂正,不養(yǎng)成反思與總結的學習習慣,課外習題做得再多,也只是貪多嚼不爛,于事無補。(3)也正是基于以上兩點原因,才會導致自己對數(shù)學學習心中沒底,信心不足,擔心在考試中出現(xiàn)難題,擔心遇到難題不會做,擔心考試會落后,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緊張。通過這樣的分析,該同學頻頻點頭,心服口服。最后就是給予方法指導,原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言自明。我提出了幾條建議:1、課堂不僅要認真聽講,更要主動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遇到難題不放棄,要用各種方法嘗試解決難題,勇做學習的主人。2、學習要注重反思總結和知識回顧,善于應用知識解決難題,尤其是認真分析并訂正錯題,哪怕過一階段之后再拿過來復習復習,做到溫故知新。3、要有自信心,保持學習的良好狀態(tài)。特別是鼓勵他,只要勤奮努力,就會有收獲回報,使他明白:勤奮努力+智慧學習=收獲成功。
(2)創(chuàng)新方法,激發(fā)學生健康的學習動力
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往往認為是思想上的問題。其實不完全如此,這里面也有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明顯感覺到,一些學優(yōu)生存在以下幾種心理:有的學生總成績很好,但個別科目薄弱,這時學生往往歸因為小時候就學不好該科目,缺乏文科思維或理科思維,從而導致消極應對薄弱科目的心理,缺乏學習該科目的熱情和動力,甚至認為可以放棄弱勢學科而改用強勢學科來彌補弱勢學科;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在班級前列,也有上升空間,但往往自我滿足,認為只要八九不離十就行了,沒有必要再追求錦上添花;還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越,父母也為其未來鋪平道路,比如選擇出國念大學等等,這些因素都導致學生學習心理放松,學習動力不足,自我要求降低。針對以上情況,我主要采取了四種方法進行引導。
一是思想疏導法。通過主題班會、家校聯(lián)系、分層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對引起學習動力不足的各種消極心態(tài)進行合理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比如在針對學科發(fā)展不平衡的看法問題上,我向學生指出“木桶理論”,使學生明白要想提高綜合成績,就必須各科均衡發(fā)展,必須通過自身努力變?nèi)鮿菘颇繛閺妱菘颇?,從而糾正“用強勢學科來彌補弱勢學科”的錯誤心理。針對因家庭條件優(yōu)越而導致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我就提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引導學生明白,成才要靠自身努力。
二是要激戒結合。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教師能掌握一些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做好疏導工作,指導學生調適心理,減輕心理壓力,就能盡早盡善解決問題。要注意發(fā)現(xiàn)苗頭性問題,抓早抓小;要善于分析心理問題的成因,做到有的放矢;要把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強教育實效;使學優(yōu)生既消除學習壓力的焦慮,又保持旺盛的學習激情。既鼓勵他們當好學習標兵,又要做到和同學和諧相處。學優(yōu)生不能讓他們有一種優(yōu)越感,要讓他們懂得適度的懲戒也是一種愛,將激勵和懲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時的冷處理也不失一種智慧,將學優(yōu)生的不服輸?shù)男睦锛せ睿a(chǎn)生前進的正能量。
三是要耐心真誠。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最親近的老師,尤其是學優(yōu)生,我在對待學優(yōu)生的思想工作中,注意利用好學優(yōu)生的身邊的同學和科任老師的力量,如一位學優(yōu)生在4月份的時候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引發(fā)了心理敏感神經(jīng),到我辦公室來又是哭的又是吵的不讀要回家,我平靜的等待著學生的發(fā)泄,我知道學生這是壓在內(nèi)心的壓力的爆發(fā),待到學生漫漫的趨于平靜后,我在用心去傾聽著她的思想,這時的真的一個真實的學生,是一個撕去了包裝的學生的心里表白,我然后加以引導,讓她從心里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再和她一起設計一下下一階段的生活學習,同時再安排她最信任的老師去關注她,跟蹤她的思想變化,指導她學會和同學一起懂得釋放,一場心理風暴化解了。
四是要協(xié)同力量。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引導學生心理調適,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從教師角度看,特別是在日常工作中要與學生多溝通,與家長多交流。尤其是學優(yōu)生,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期望,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不要好心做壞事,成為教育的負能量,在不同的時段要對學優(yōu)生的家長開家長會,統(tǒng)一認識,培訓家長的教育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應當成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教師,這樣孩子才會向教師敞開他的心靈?!蔽蚁嘈牛褐灰蠋熡幸浑p慧眼會發(fā)現(xiàn),有一顆愛心能包容,有一腔熱情去關心,就一定能夠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