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在失去國會助力。
在巴以新一輪戰(zhàn)事期間,美國國會史上首次比白宮更支持巴勒斯坦。領銜的不光是民主黨在眾議院的所謂“四朵金花”,而且包括兩位猶太裔參議員—左翼大佬伯尼·桑德斯以及年初剛在佐治亞州當選的奧索夫。在他們的呼吁下,100名參議員中的28位,敦促武力占優(yōu)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稹?/p>
盡管拜登政府誓言捍衛(wèi)以色列的“自衛(wèi)權”,但國會不像往常那樣無保留支持以色列這一點,顯示白宮和本黨控制的國會之間的裂痕擴大了。
就算是在兩黨原本有合作意向的基建領域,共識也正在破裂。
6月8日,拜登結束了與參院共和黨人就擴展基礎設施計劃的一周談判,未能說服后者接受他向老化的公共工程系統(tǒng)和安全網投入1萬億美元的計劃。
國會共和黨人說,拜登已經撥款足夠多,可以“重新編程”用于真正的基礎設施。其中一些議員表示,支持用大約6000億美元支付維修路橋和增加帶寬的費用,但那筆錢不需要新的撥款,而是充斥在3月通過的臃腫的1.9萬億美元《美國復蘇法案》中。
這些較真者提出的替代性具體方案,其實是一種政治上的文宣,但不妨聽聽,以了解大政府的鋪張之舉是否值得原諒。
建言之一,是收回1750億美元的“藍州”援助資金。由于股市反彈,大多數(shù)州都有預算盈余,而且從疫情中恢復得比預期快。然而,國會給了各州和城市3500億美元,收到大筆款項的州包括:加利福尼亞,420億美元;紐約,235億美元;得克薩斯,200多億美元;佛羅里達,170億美元。這筆錢的一半仍未寄往各州,應該重新分配用于重要的基礎設施。
建言之二,停止每周支付300美元的額外失業(yè)救濟金。拜登法案為該計劃提供了3000億美元,但現(xiàn)在有810萬個職位空缺,美國不該養(yǎng)閑人。鑒于25名州長對這筆錢說不,如果國會取消該計劃,美國將節(jié)省1500億美元。
以上兩個建言,只是政黨在國會扯皮的典型話術,不具備實操性。但是這樣的輿論,干擾了兩黨對新的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的討論。
拜登只好把注意力轉移到一個由中間派參議員組成的跨黨小組,鼓勵他們與白宮高級官員談成協(xié)議??琰h小組的成員,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比爾·卡西迪、西弗吉尼亞州的喬·曼欽三世等。
然后,就是滿足具體州需求的“政治交換”談判,比如共和黨籍聯(lián)邦參議員卡西迪提出的“抗洪能力和能源供應”,旨在照顧洪災頻發(fā)的路易斯安那州。該州的新奧爾良市2005年被卡特里娜颶風重創(chuàng),而拜登日前批準該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tài),以便聯(lián)邦政府補助該州政府應對今年5月水災的花銷。不奇怪的是,該州州長是民主黨人。
民主黨人也可以通過被稱為“預算協(xié)調”的國會特別程序,自行推進基礎設施立法,那樣他們就能避免參議院的冗長辯論。但這樣的“預算協(xié)調”捷徑,每年使用的機會有限,而且由于共和黨人的不妥協(xié),也需要參議院所有50名民主黨人幾乎一致的同意才能通過立法。
問題在于,喬·曼欽作為民主黨內的搖擺議員,在不少民主黨支持的議案上跑票甚至倒戈,致使民主黨控制國會兩院、改造美國的藍圖飄渺不定。
在是否廢除“冗長辯論”程序的問題上,曼欽持反對態(tài)度,民主黨也不可能爭取到“共和黨內的搖擺議員”羅姆尼的支持。所以,眾議院已經通過的法案,無論是全面投票改革法案,還是紀念弗洛伊德枉死的警察執(zhí)法公正法案,都紛紛在參院擱淺。
就算是由兩黨個別議員聯(lián)名提出、披著“與中國競爭”外衣、說是要加強美國科創(chuàng)能力的《無盡前沿法案》,也在參議院一波三折—屢經刪削增補后,幾乎不能再被稱為一項純粹的立法,縱然易名為《美國創(chuàng)新與競爭法案》并通過參議院,也不保證可以將2500億美元撥付到位。
說到底,過去一年多來高達5萬億美元的多份救助法案,已經嚴重透支了美國的國力;政府大派糖的日子,將隨著疫情淡化而不復返;而白宮接下來的征稅計劃,又將攪起國會一片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