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寫錯別字的情況時常發(fā)生,且這些錯別字具有相同性、常見性,矯正有一定的反復性。對小學生書寫錯別字的問題做分析、探討,通過比較記憶、探究規(guī)律、科學解析、發(fā)揮想象、追根溯源、反復練習等方法予以矯正和解決,讓學生在獲得正確書寫認識的基礎上,產(chǎn)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 錯別字 游戲 造字規(guī)律 習慣 正確規(guī)范 文字表達能力 為生活和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小學教師往往有這樣的體會:學生的語文作業(yè)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錯別字。一般情況下,優(yōu)等生偏少,中差生一次作業(yè)或一篇作文能同時出現(xiàn)好幾個錯別字。所謂錯別字,包括錯字和別字。所謂錯字,就是筆畫、部件有誤,是社會上不存在、字典里沒有的字。所謂別字,就是把應該寫的這個字寫成了另一個字。例如把“安排”寫“按排”,把“提綱”寫成“題綱”。 是什么原因導致小學生寫錯別字呢?
一、因字形相似而誤。
如“盲”與“肓”,“沏”與“徹”,“沓”與“杳”,“綴”與“ 輟”,“徙”與“徒”,“炙”與“灸”,“侯”與“候”等。辨別方法:辨別這類錯別字,一般說來,只要從讀音入手,都可以比較輕松地辨別出來。
二、因讀音相同或相近而誤。
如“裝幀”誤作“裝禎”,“辯駁”誤作“辨駁”,“插科打諢”誤作 “插科打渾”等等。辨別方法:這類錯別字由于字形相似,讀音相同或相近,所以這類字應該從形旁(義符)來分析,也就是說從意義上來判斷。
三、因義同或義近而誤。
如“照相”誤作“照像”,而“畫像”“攝像”誤作“畫相”“攝相”,“銷聲匿跡”不能寫作“消聲匿跡”,“豐富多彩”誤作“豐富多采”。辨別方式:這類字讀音相似,意義也相近。它們之間不能混寫的主要原因是約定俗成,我們只能單純依靠記憶的方式,
怎樣才能減少錯別字的產(chǎn)生呢?
1、在有趣多樣的游戲中輕松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快的識字環(huán)境,讓學生心情愉悅、勤識樂學,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教師可安排一些有趣有益的游戲來幫助學生識字,如“找朋友”游戲,即要求學生把一些字形結構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了解學生對字形結構的掌握。?“火眼金睛"找錯字游戲、還有“妙筆生花”生字卡、“添磚加瓦”等游戲。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創(chuàng)設有利的識字情境,積極調(diào)動他們的識字興趣,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因素,合理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用形象化和趣味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識字欲望,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自然地識記了生字。
2、用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
漢字的字形結構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每個漢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組合規(guī)律構成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識記器官,從不同的角度啟迪學生的思維,進行識字教學,巧教、巧記。
3、學過的生字要及時練習、鞏固。
對于學過的生字要及時的進行練習、鞏固,以免時間久了遺忘。除了抄寫、聽寫、默寫等力法,還應采用其它形式,多渠道地進行復習,以加深記憶,牢固識記生字。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教學中應教育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規(guī)范書寫、自覺檢查、及時改錯的習慣,同時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和勤查字典的習慣,為他們消滅錯別字創(chuàng)造條件。另外要注意教育學生樹立責任感、自信心,力爭寫一字,對一字。
總之,糾正小學生的錯別字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只有將教材、教師、學生這三方面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并且在教學中不斷地思考與探索,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綜合治理,長抓不懈,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在使用漢字這個問題上,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端正認識,高度重視,完整、準確地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一定要少寫或不寫錯別字,自覺糾正錯別字。我們只有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漢字,努力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才能使?jié)h字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和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虹瑤. 減少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法[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 000(003):130.
[2]王芳. 減少小學低年級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法[J]. 語文課內(nèi)外, 2018, 000(004):280.
[3]顧秀萍. 如何減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錯別字[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9, 000(012):P.152-152.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城關第五小學 彭貴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