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平
摘要:在日常任務驅動型寫作中會經常運用到批判性思維,通過這種思維來對任務驅動型作文進行深入分析,高中生的思維已經接近于成人,但是仍存在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可塑性較強,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閱讀訓練,幫助學生借助日常寫作的機會來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使其表達水平與綜合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推動整體語文教學質量的改善。
關鍵詞:語文寫作;思維批判性;高中作文
引言:
通過任務驅動型作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該類作文時的批判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辨分析,這種思維的特點是在任務驅動型作文時會經常運用到學生對于具體問題現(xiàn)象以及事件的不同對象的分析以及解決該類問題的綜合能力,這些寫作的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鍛煉他們的閱讀廣度以及構造他們自身的思維模式,幫助他們語言更為成熟,使他們寫作更有角度。
一、用現(xiàn)實性的命題來喚醒學生的批判意識
一個好的作文題目,除了擁有非常高的區(qū)分度,并且還要通過生活以及時代背景來闡述觀點,通過這些才能夠命好一個作文題目,作文題目是進行觀點闡述的起點。當學生在作文命題時,利用到所給的材料貼近生活以及時代這樣的作文想必也不會差,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可以幫助他們在闡述自身觀點時更加具有說服力?!北热?020年高考全國卷I的作文: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針對齊恒公、管仲和鮑叔其中的一個人寫一篇發(fā)言稿。具體表現(xiàn)在:邏輯清晰的表述,具體而微,有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和文體;內容上蘊含辯證思維,指向對所寫人物的反思和批判。因此,不管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是正式的考試中,都要在題目的命制上多多下功夫,使得命題表述清晰完整,避免命題的隨意性、無質化。
二、有效鏈接拓展,讓學生明確現(xiàn)實指向性的重要性
現(xiàn)實的指向,不僅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落實內容,更是時代與國家對當代學生的要求與期許。大多高考作文的出題素材都選取于百態(tài)的社會現(xiàn)象與事件,設題角度都是經過反復的考量和精心打磨的,攝取角度不斷精準化、深度化,作文材料背后反映的肯定是當前社會、多數(shù)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多數(shù)人都經歷的事件[1]。通過對材料的指向性與現(xiàn)實相結合的分析,才能夠在進行材料闡述的過程當中更加的有目的性,抓住其主要根本問題不放,沉沉推進,展開自身的觀點反映現(xiàn)實背景批判,如今時代對現(xiàn)如今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批判與質疑,并且展開一定辯證性思維的闡述,這便是如今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
三、頭腦風暴式的交流,調動學生主動性
邏輯思維的深度頭腦風暴是現(xiàn)代創(chuàng)造學奠基人美國的奧斯本提出的,他稱這種方法為智力激勵法,是一種創(chuàng)造能力的集體訓練法則。在日常的語文課上,老師可以作為導演,借助一些靈活新穎的形式,創(chuàng)立設置預定的情境,展示出作文材料和相關要求:展示一幅以“自由”為名的畫作,鳥籠中是一只振翅欲飛的鳥兒。根據(jù)圖畫內容,要求選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第一個部分,首先引領學生圍繞此內容展開思考,合理聯(lián)想,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精準定位:從多種角度、多層面、全方位來大膽地展開想象,極力標新立異,可以另辟蹊徑,提出獨創(chuàng)性的想法。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結合其他學生的觀點及想法,提煉總結出新奇的立意。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一種有競爭、有活力、有比較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可以幫助每一學生開拓思維,尋找到獨到、新奇的切入點。學生之間不同的觀點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形成討論熱潮,可以突破固有觀念的束縛。
四、強化反方立場的辯駁,打破學生的固有觀念
在現(xiàn)在學生的任務驅動型作文中,經常能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現(xiàn)如今學生在平時的議論行作文寫作過程當中,大多數(shù)只是單方面的陳述自身的觀點,而不敢拋開自身的觀點去討論與之相對的觀點。很多時候,只是基于自身觀點去再次展開闡述一直進行鋪墊描寫這樣就使得作文非常的單調,不夠具備說服力。寫作的過程當中不應該畏懼去面對與自身觀點相違背的反方觀點,我們可以借助辯論賽的思維去展開我們的作文闡述去分析與自身觀點相反的邏輯是如何展開的運用辯證的思維,將自身的觀點更具備說服力通過反復變薄讓閱讀者更加確信本身觀點是正確的。辯論賽的核心要點就是一個辯,只有在這一個辯的過程當中,雙方都基于自身觀點進行針鋒相對的闡述且都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這樣雙方的觀點,不論誰對誰錯都能夠給人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感覺。所以在進行任務驅動型作文時,不應該拋開與自身觀點,相反的論點去闡述只是單純的講數(shù)字雙觀點是不具備任何說服力的寫文章空泛單調乏味,這樣的文章無法獲得高分,目前備受推崇的新材料作文當中也強調了很多利益的多元性多元性及只需要觀點之間相輔相成,他們本身既是矛盾對立,又是結合統(tǒng)一,這就使得我們在作文寫作過程當中反復變薄提供了非常好的立場和觀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幫助他們適應任務驅動型命題的作文幫助他們習慣以辯證性思維的方式去闡述他們的觀點,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到將生活與題目所給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去進行命題,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更加的有說服力,讓學生通過練習,使他們對該類作文更加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陳劍泉.徘徊在語文思維門口的批判性思維——兼評余黨緒“道德綁架”作文教學課例[J].中學語文,2021(01):12-15.
[2]楊建發(fā). 例析批判性思維在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中的運用[J]. 成功:教育, 2017, (019):P.251-251.
[3]劉映春. 學會判斷:任務型作文的教學指導[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8, (001):74-75.
江蘇省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