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代皇帝對宗室外戚防備政策的三次變遷

        2021-09-10 07:22:44王玥珺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25期
        關(guān)鍵詞:外戚宗室

        王玥珺

        【摘要】 明朝對外戚宗室的防備程度一直為歷代之最,太祖在立國之初就有意識地防范外戚掌握更多的權(quán)力,但因受到政局不穩(wěn)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防備政策歷經(jīng)三次變遷。洪武時期皇帝對宗室較為寬容,雖對外戚心懷芥蒂,但受當時條件限制,皇帝對外戚的防范政策一直無法徹底貫徹,靖難之役與漢王叛亂后,皇帝對宗室的忌憚日益加深,對宗室與外戚皇親的態(tài)度也從洪武時期的依仗轉(zhuǎn)變?yōu)榉纻?。隨著統(tǒng)治逐漸趨于穩(wěn)定,皇帝的權(quán)力逐步加強不再受限于局勢,于是朝廷制定了相應的律令來約束皇親外戚,以防他們掌握過多的政治權(quán)力。防備政策的根源是皇帝對宗室皇親的不信任感,嘉靖朝時,由于統(tǒng)治危機日益嚴重,皇親宗室對皇帝的威脅性下降,防備政策才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有所松動。

        【關(guān)鍵詞】 宗室;皇親;外戚;防備

        【中圖分類號】K23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5-0060-04

        明代是古代君主專制集權(quán)的高峰時期,太祖對于皇權(quán)的掌控意識一直較為強烈,他對于皇親外戚的不信任感奠定了明王朝對皇親宗室實施防備政策的基礎(chǔ)。政治制度史歷來是明史研究的重點,對于明代皇親、外戚、宗室這些與皇帝有著親屬關(guān)系的貴族群體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成果, ①這些論著普遍側(cè)重于探究某一群體。本文從明代宗室皇親這一整體入手,對明代三個時期施行的防備政策分別進行了分析。

        一、洪武時期對皇親外戚的政策

        明朝對外戚后妃的防范是歷朝之中較為嚴格的,明代鑒于前朝后妃外戚亂政之事,皇帝對后妃干政一直極為警覺,在政治上對外戚后妃始終保持著一種防范的態(tài)度,故而有明一代,后妃外戚亂權(quán)之事并未發(fā)生。

        太祖在明初便命朱升著《女誡》來教育后妃,并對后妃的職責范圍做出嚴格的規(guī)定,“遂深戒前代之失,著為令典,俾世守之?;屎笾?,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 即宮門之外 ,毫發(fā)事不預焉?!?②即使是皇后之尊,其權(quán)力也僅限于內(nèi)廷,不允許干涉于外。

        洪武初期,國家并未完全安定,開國功臣在朝堂之上仍有極大的發(fā)言權(quán)。太祖的后宮妃嬪中不乏有功臣之女,隨著她們?nèi)雽m為妃,他們的家族也成為外戚,功臣與外戚的雙重身份加重了太祖對他們的警惕。順妃胡氏的父親曾隨太祖起兵立下戰(zhàn)功,她在后宮中有著較高的地位并為太祖誕下皇子,然而當她的父親在觸犯律法后并未因女兒的后妃身份得以幸免。胡氏本因是功臣之家而被忌憚,而外戚的身份更是刺激著太祖敏感的神經(jīng),《明史》記載順妃父胡美“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黨,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云?!?③由此可以看出太祖對后妃及其家族的防范之心,外戚在犯罪后所獲得的處罰是更加嚴酷的。太祖的后繼者為建文帝,建文帝年紀尚輕又重孝道,太祖為建文帝思慮甚遠,因其妃嬪為建文帝祖母一輩,為防后妃中有以輩分要挾新帝為家族索求更多權(quán)力的可能,太祖死前便制定了殘酷的妃嬪殉葬制度,從根本上鏟除后妃外戚擅權(quán)的可能性。

        洪武年間,出身于功臣顯貴之家中的妃嬪、王妃不占少數(shù),太祖十分擔憂這些妃子依仗家族勢力與夫君寵幸左右朝政,進一步擴大其家族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朱元璋曾竟下令選取良家女子參與后妃選拔,以防家世顯赫的后妃王妃們禍亂朝政,“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 , 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 , 戒勿受大臣所進 , 恐其夤緣為奸,不利于國也也?!?④即便太祖對后妃出身做出了這樣的要求,由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將功臣之女從后妃隊伍中完全去除是不可行的。太祖本人的后妃中功臣之女不占少數(shù),他二十六個兒子的王妃更是幾乎都出身在功臣武將之家。

        資料來源:《明史》《明實錄》

        從上表可以看出,王妃大多都出自公侯武將之家,只有出身元朝王侯家的齊王妃王氏的情況較為特殊,這與太祖選取良家女子為王妃的想法是并不相符的。洪武初期,邊疆問題較為嚴重,元室退居漠北虎視眈眈,國內(nèi)剛剛結(jié)束農(nóng)民起義的混戰(zhàn),人心并未完全安定,朝廷仍需武將功臣穩(wěn)定四方。此時太祖對武將們已經(jīng)存有防備之心,不敢輕易交付重兵進一步擴大功臣手中的權(quán)力。相比之下,太祖更放心將軍權(quán)交給自己的骨肉血親,所以他不顧大臣反對,效仿漢朝分封諸子為藩王,依仗藩王守邊。將武將功臣的女兒許配給藩王,既可使藩王獲得皇家在軍事上的經(jīng)驗幫助更好的起到守邊作用,又可換取功臣們的忠心,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藩王由于手握重兵勢力極度膨脹,與這些外姓功臣相比,藩王們都系太祖子孫,是皇帝的血親,太祖對于他們是比較信任的,雖也考慮到藩王叛亂的可能頒布了相應的律法進行限制,然而卻并未從根源上掐住藩王的命脈。藩王們被授予了封地與軍隊又與功臣武將結(jié)為姻親,手握錢財與軍權(quán)的他們便有了獨霸一方的能力。因為藩王們身為皇子不會顛覆朱家的統(tǒng)治,太祖并未將軍權(quán)收回從而為后繼君主留下了極大的隱患。朱元璋生前,諸王懼于君父的權(quán)威不敢對皇位有所窺探,太祖也并未削弱他們的勢力,建文帝即位之時藩王們已成氣候,失去君父壓制手握軍權(quán)的藩王并不打算坐以待斃,最終,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成功地奪取了政權(quán)。朱元璋頒布《皇明祖訓》試圖僅以律法的形式制約手握兵權(quán)的藩王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從實際情況看,藩王與武將功臣之家結(jié)合的確增強了政權(quán)的不穩(wěn)定性。

        明初駙馬都尉與后妃一樣多從公侯貴戚子弟中選取,“親王納功臣之女,公主配大臣之子,未有疏忌之嫌也。” ⑤“洪武,永樂年間所選取的二十四位駙馬中,有十一位出于公侯之家,有五位出于一般武將之家” ⑥。與為藩王選妃的目的相同,選取公侯貴戚的子弟為駙馬仍是皇帝為了安撫功臣鞏固自己統(tǒng)治的手段之一。洪武初期戰(zhàn)亂未平,朝廷仍需依仗功臣,功臣們權(quán)力過重。此時不乏有功臣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引起了皇帝的不滿,但滿朝功臣貴戚大多都與皇室結(jié)為姻親,這使他們放松了警惕之心,以為憑借功勛與姻親關(guān)系便可安然無恙。然而太祖對功臣外戚忌憚之心從不消減,功臣們放松警惕之后的種種跋扈行為更使太祖如鯁在喉。隨著統(tǒng)治趨于穩(wěn)定,武將在朝堂之上的作用逐漸消減,功臣們跋扈多年,罪證并不難以獲取,當太祖開始誅殺功臣減弱其政治影響以加強自身皇權(quán)的時候,政權(quán)并未因大肆誅殺功臣而受到嚴重的沖擊。胡藍之獄與誅殺李善長事件中不乏有王妃家族受到株連,蜀王妃為藍玉之女,她的家族幾乎被太祖屠盡,駙馬中如太祖的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之子李祺,家族獲罪后其父被處死,李祺因身為駙馬的緣故僥幸逃脫被流放在外??梢姡c皇家結(jié)親并不能保障功臣家族的安全。

        與勛貴之家結(jié)親是出于時局需要而施行的政策,太祖對于功臣外戚從一開始便持有強烈的防備意識,外亂平定之后,勛貴們與皇帝的共同利益基礎(chǔ)已經(jīng)失去,他們此時已然成為皇帝加強皇權(quán)的阻礙,與皇室的姻親關(guān)系更成為了功臣們的“催命符”。洪武初期,太祖對于皇親外戚的防備是處在虛假寬松的階段,當功臣外戚們失去作用后,一旦觸碰到皇帝的切身利益就會被毫不留情的施以重處。

        二、靖難之后對皇親外戚的防范政策

        明成祖是通過發(fā)動政變這一手段取得皇位的,從禮法上講,他的皇帝身份名分不正,因為此種原因,成祖對宗室外戚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他將支持建文帝一方的勛貴家族施以懲處,對保持中立和支持態(tài)度的勛貴宗室大肆封賞,希望通過宗親支持來增強他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成祖延續(xù)太祖時選王妃的傳統(tǒng),幾位未成婚的皇弟選妃的對象仍為功臣之女,例如表中的郢王朱棟,其王妃是在永樂三年冊封的。成祖取得皇位后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增加自己的統(tǒng)治合法性,因此他急需獲得功臣顯貴以及宗室藩王的支持。永樂三年,成祖以“親親之誼”為名,將營國公郭英的女兒冊封為郢王妃。營國公郭英是跟隨太祖起兵的老臣,其姐妹為太祖寧妃,兒子尚公主、一女為遼王妃,即便郭英死后其家族勢力不復當年,郭家仍為開國功臣家族中的的代表,成祖將郭英之女許配于郢王,既不會增加郢王權(quán)勢,又是延續(xù)太祖時的傳統(tǒng),這正是他拉攏功臣與宗室的一貫做法。

        靖難之役后,皇帝對于藩王的態(tài)度急劇轉(zhuǎn)變,成祖本人就是以藩王身份發(fā)動政變從而取得皇位的,他更加清楚藩王宗室對皇位具有潛在的威脅。從永樂年開始,藩王手中的權(quán)力被不斷收回。隨著國家的逐漸穩(wěn)定,邊疆問題并不像洪武時期一樣嚴重,國家的將兵體系也趨于完善,成祖對于邊塞諸王的信任也并不比太祖時期。為消除手握重兵的藩王勢力,成祖將實力強大的邊塞諸王遷往內(nèi)地并削減其護衛(wèi),如寧王的封地由大寧被遷到江西。成祖并未如建文帝一樣采取激進的削藩手段,而是通過相對緩和的政策一步步收取藩王手中的軍權(quán),同時成祖也給予藩王們在經(jīng)濟上豐厚的待遇,可以說,永樂時期,皇帝對宗室外戚的防備政策是拉攏與防備并存的,成祖的皇位是通過非合法性的手段取得的,留有話柄的成祖并不敢嚴厲地對待宗親貴戚,只能通過相對和緩的手段,而真正開始制定嚴格律法限制宗親是從宣德朝開始的。

        仁宗皇帝在位時間不長,他死后其子宣德帝即位,而早在永樂年間,其弟漢王爭奪皇位之心便十分明顯,仁宗死后,漢王更是按耐不住對皇位的渴求,意圖效仿成祖叛亂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太子與漢王、趙王同為皇后徐氏所出,靖難之時漢王立有軍功,成祖也曾考慮其為太子人選。漢王雖有篡位之心但與仁宗畢竟為同母兄弟,仁宗即位以后對漢王依然優(yōu)待,因此漢王手中仍有一定的勢力可供其起事。

        漢王叛亂被宣德帝鎮(zhèn)壓之后,皇帝對于藩王的不信任感達到了極點。從靖難以來短短十余年中便有兩次藩王發(fā)起的叛亂事件,皇親外戚們?yōu)橹髯岳婧蕾€站隊,這更加加深了統(tǒng)治者對于整個宗室皇親的忌憚之心。永樂、洪熙兩帝勤于理政國家欣欣向榮,到宣德朝時,統(tǒng)治合法性的問題已經(jīng)不再如永樂時期一般重要,皇帝對功臣皇親的依仗也大大減少。此時的外戚、功臣已然完全被皇帝壓制并無主導篡位的可能,大環(huán)境已經(jīng)可以允許皇帝使用權(quán)勢主導宗親與外戚的命運,與功臣貴戚之家結(jié)為姻親的必要性已經(jīng)降到最低。宣德帝的嬪妃們多選于寒門小戶,少有功臣顯貴之女,如宣德帝的原配皇后胡氏以賢入選,深得帝心的孝恭章皇后之父只是縣城小吏,太祖規(guī)定后妃選取寒門小戶之女的政策終于得到了落實。此后的后妃出身皆不顯貴,朝廷給予外戚名譽性的虛職與經(jīng)濟特權(quán)以示榮寵,但在政治上對于他們極力排斥,明代外戚中并未有依靠后妃而進入仕途之人,這從根源上斷絕外戚擅權(quán)的可能性。

        從宣德朝開始,駙馬大多出自一般的官宦人家,只有常德公主的駙馬薛桓與崇德公主的駙馬楊偉出身公侯,薛桓的父親陽武侯薛祿是跟隨宣德帝平定漢王之亂的功臣,而楊偉的祖父興濟伯楊善從瓦剌迎回英宗有功,這二人是當時特定的政治環(huán)境下所產(chǎn)生的特殊例子,在政局平穩(wěn)的情況下,這兩個例子并不具有代表性?!昂槲?、永樂時期,駙馬的職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典兵出鎮(zhèn)及掌府部事,二是賑濟災民。到了宣德年間,駙馬的職掌逐漸確定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祭祀皇陵,二是掌管宗人府,三是負責皇帝的侍衛(wèi)事宜?!雹唏€馬的職責從典兵出鎮(zhèn)安撫災民的實職要務轉(zhuǎn)變?yōu)槎Y節(jié)性的虛職,從駙馬職責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皇帝對駙馬及其家族的防備之心加劇,這與靖難之役中駙馬站隊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靖難中藩王與駙馬站隊對靖難之役戰(zhàn)局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引起了成祖的警覺,駙馬中如寧國公主的駙馬梅汝,他對成祖即位并不支持,成祖即位后便暗中將他殺害,而支持成祖的宗室外戚雖對成祖即位給予了巨大的幫助,成祖在即位后也對他們進行了封賞,但也千方百計的開始限制與削弱他們的政治影響力。

        如果說靖難之役是引起皇帝對宗室警覺的開始,那么宣德年間發(fā)生的漢王叛亂更是使得皇帝對宗室從依仗政策徹底地轉(zhuǎn)向嚴格的防備。早在洪武年間,太祖的《皇明祖訓》就規(guī)定宗室不得入仕,如果確有才學想要入仕的宗室要放棄原先優(yōu)越的身份俸祿,這樣的道路基本不會為宗室所選擇。太祖對宗室的忌憚防備程度遠不如外戚,平遙縣訓導葉伯巨曾上書勸諫分封“洪武九年星變,詔求直言。伯巨上書,略曰:臣觀當今之事,太過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⑧他因此觸怒了皇帝,被太祖以離間骨肉的罪名下獄,太祖對宗親的信任較多,故而明初的藩王還存有一定的軍權(quán)與政治權(quán)力,而在靖難之役與漢王叛亂事件后,藩王的軍權(quán)基本被剝奪。入仕這種可以讓宗室獲取一定政治權(quán)利的途徑不會被皇帝所認同,雖然太祖制定這一政策的最初目可能是為保障子孫后代一直享有皇室特權(quán),但這也斬斷了宗室的上進之心。洪武時,皇帝對宗室較為寬容的態(tài)度仍使得藩王在勢力幾經(jīng)削弱后仍具有一定的反叛能力,這也是皇帝對宗室防備政策不斷升級的重要原因,在宣德年后,宗室入仕更加受到嚴格的限制。

        三、嘉靖朝后的防備政策

        明嘉靖后,朝廷對宗室皇親的防備政策有所松動。首先是對公主子孫蔭官形式做出了改良,明代公主子孫一直以武蔭入仕,大多都是榮譽性的虛職,只有少數(shù)公主得以子孫乞恩入監(jiān),“庚寅,永嘉大長公主曾孫郭勍援累朝諸公主例,請蔭其子一人入監(jiān)。禮臣覆言:公主子孫舊無入監(jiān)事例,自汝陽大長公主庶孫謝琰比三品文官例以請?zhí)囟?,允許其后主家子孫遂沿以為例,皆非令典,得旨報罷,仍禁,自后不得瀆請。” ⑨這說明公主子孫入監(jiān)讀書屬于特恩。直到嘉靖年間,皇帝以冊立太子為由,“累朝及見在公主子孫有志向?qū)W者許蔭一人送國子監(jiān)讀書” ⑩使公主子孫入監(jiān)讀書制度化。

        從一直只允許公主子孫武蔭的情況看,皇帝并不鼓勵公主子孫進入仕途,對于他們的政策基本與藩王宗室一致——通過榮譽性的虛職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quán)和優(yōu)待,從而打消他們積極入仕的念頭。宣德朝以后的公主所許配的駙馬多出于一般官宦人家,在娶到公主后,駙馬家族獲得了經(jīng)濟上的特權(quán),但皇帝并未給予他們政治上的權(quán)力。公主帶給駙馬家族的特權(quán)與財富足以使家族感到滿足,駙馬子孫對于科舉入仕的需求也會降低。一些蒙恩入監(jiān)的公主子孫經(jīng)過多代早已與皇室的血緣淡薄,他們更不加具有影響政局的能力,皇帝特恩讓他們?nèi)氡O(jiān)讀書是展現(xiàn)皇家顧念親親之誼的一種手段。所以,對室皇親嚴防政策得以松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其對皇權(quán)不具有威脅性。

        萬歷十七年,皇帝在一定條件下允許貧困宗室科舉,隨后宗室科舉得到允許?!度f歷野獲編》中記載:“本朝宗室,許應科舉入仕途。人但知圣恩曠蕩,而宗室已先有請,奉旨先行久矣。鄭世子載堉,于萬歷二十二年條奏七事,俱為宗潛應試臚列……上俱命定為永制,自此朱邸諸侯,始以清流自奮矣。” ?有的學者認為明代宗科創(chuàng)始于明代后期的萬歷年間,真正宗科登進士則始于天啟二年壬戌科,明代宗科進士,天啟崇禎兩朝共有十三人。?雖然直到天啟年間才有宗室登科為官,但這一政策是宗室皇親防備政策有所松動最直觀的反饋。自漢以來,宗室外封往往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宗室叛亂,藩王們掌握一定的軍權(quán)與政治特權(quán)又與皇帝同氣連枝,自然容易對皇權(quán)產(chǎn)生威脅,防止宗室掌握更多的政治權(quán)力一直是明代貫徹的政策,科舉作為入仕為官的正途路徑被完全禁止就是對宗室入仕掌權(quán)的否定。宗室科舉的解禁既有明代宗室俸祿過重導致財政困難,又有宗室因無所事事致違法亂紀之事頻發(fā)的因素,無論原因為何,宗室入仕不再被完全禁止就標志著明對宗室皇親的防備政策減弱。

        明朝有史書記載的六次宗室叛亂中,郡王以下的叛亂只發(fā)生在嘉靖朝,時“代府和川王府奉國將軍充灼等謀反伏誅” ?,正德以后,藩王宗室就不再因爭奪帝位而發(fā)生叛亂,不同于前五次宗室叛亂,奉國將軍朱充灼叛亂的原因是其俸祿被奪。隨著皇權(quán)的不斷加強以及長期以來對宗室進行的嚴防政策,王權(quán)已經(jīng)不再能對皇權(quán)構(gòu)成重大威脅。朱充灼因為爵位低微,其叛亂所造成的政治影響遠不如漢王、寧王叛亂。自嘉靖以來,防范政策逐漸寬松的重要原因也是因為宗室力量孱弱,不再能對皇權(quán)造成危害。

        防備政策減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宗室人口的不斷增加,“嘉靖二十八年而見存者一萬余人” ?,財政已不堪重負,嘉靖年間發(fā)生了幾次較為嚴重的宗俸危機,一些宗藩眾多的大省,例如山西“積欠王府祿糧一百四十七萬八千八百五十二石” ?。宗室俸祿支出所造成的財政困境引起了朝廷的廣泛討論,為解決這一問題,嘉靖頒布了《宗藩條例》,嚴格規(guī)定了享受俸祿宗室的出身條件,但治標不治本,宗祿問題仍然嚴重?!叭f歷朝出臺了《宗藩要例》延至天啟年間,詔天下宗祿永為定額” ?,將軍以下的歲俸均分。為解決宗室的生計問題,萬歷一朝解除了藩禁,允許宗室科舉以及生計艱難的貧宗從事四民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宗室的俸祿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限制,親王與郡王所享受的俸祿待遇并未有所減少,皇帝對于親王郡王所給予的經(jīng)濟待遇一直豐厚,經(jīng)濟上的優(yōu)厚待遇換取的是他們政治上的自由。

        嘉靖朝開始,倭寇之患與邊疆地帶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侵擾不斷,各地起義頻發(fā)明王朝陷入了統(tǒng)治危機,此時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從內(nèi)部轉(zhuǎn)向外部。在此情況之下,為加強宗親凝聚力共同抵御外敵,朝廷允許一些不具有威脅且血緣較為疏遠的宗室皇親參與政治,明末一些宗室擔任了地方官職并積極的為國效力,或為官清廉或殉國而死?!棒敻谑抑靿垲牧譃樵颇贤ㄅ校新暱?代府宗室朱廷郎為鞏昌府通判,暑秦州事,以廉直著稱;“晉府宗室朱新堞,恭王七世孫,家汾州。崇禎十四年由宗貢生為中部知縣。有事他邑,土寇乘間陷其城,坐免官。已而復任。署事者聞賊且至,亟欲解印去,新堞毅然曰:“此我致命之秋也即受之。得賊所傳偽檄,怒而碎之,議拒守……又望拜其母,遂自經(jīng)?!??

        嘉靖朝開始,朝廷對于宗室的一貫嚴防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這是基于統(tǒng)治出現(xiàn)危機的情況下寄希望于改革以達到緩解危機的目的,由于皇帝對宗親的不信任感,此種政策松動的受益對象多為血緣疏遠的皇親宗室,但對一貫嚴防宗室的明王朝來說已經(jīng)是十分不易的了。

        四、結(jié)語

        明代前期在政治上對皇親外戚的防備政策奠定了明代對于外戚宗室的一貫態(tài)度,其根源是皇帝對整個宗室外戚的不信任感,防備政策的防備政策經(jīng)歷三次變遷也與此相關(guān)。永樂、宣德時期的兩次大規(guī)模藩王叛亂加重了皇帝對于宗室的忌憚,血緣親近爵位較高的宗親終明一世受到防范政策的影響未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此,明代并無功臣、外戚干涉朝政之事,漢王之后的宗室叛亂掀起的規(guī)模并不巨大對于百姓的傷害也較為微弱,明代中后期的皇位傳承基本上是比較順利的,皇位更替并未動搖國家政權(quán)。

        防備政策意味著皇帝需要付出更多的財錢來消除皇親外戚的不滿情緒,這一手段的確有效地控制了宗室皇親在政治上獲取更多勢力,保證了政權(quán)的穩(wěn)定,但這一政策得以施行是以犧牲經(jīng)濟為前提換取的。防備政策的松動對于解決財政困境,團結(jié)宗親共同面對外患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治標不治本,仍然不能將明朝從統(tǒng)治危機中解救出來。國家為防備政策付出了巨大的財政開銷,土地兼并與財政問題為明末農(nóng)民暴動頻發(fā)埋下了嚴重的禍根。

        注釋:

        ①趙毅:《明代宗室政策初探》,《東北師大學報》1988年第5期;趙中男:《明宣宗的削藩活動及其社會意義》,《社會科學輯刊》1998年第2期;郭厚安:《靖難之役及明代專制注意中央集權(quán)的影響》,《西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1期;魏連科:《明代宗室婚姻制度述略》,《文史》1990年第31期;吳恩榮:《明代王親政策的政治寓意與倫理困境》,《史學月刊》2015年第6期。

        ②④(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2頁。

        ③(清)張廷玉:《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十七·胡美》,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811頁。

        ⑤(明)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一八六《霍文敏公文集二·天戒疏》,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15頁。

        ⑥⑦劉少華:《明代駙馬論述》,《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06期。

        ⑧(清)張廷玉:《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葉伯巨》,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990頁。

        ⑨《明實錄·世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七,嘉靖十一年三月至十五年九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第3532頁。

        ⑩《明實錄·世宗實錄》卷二百二十一,嘉靖十五年十月至十九年九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第4567頁。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十六,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補修本,第432頁。

        ?陳長文:《明代宗科進士輯考》,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03期。

        ?《明實錄.世宗實錄》卷三百十六,嘉靖二十四年七月至二十九年十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第5902頁。

        ?(明)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三百三十五《王弇州文集·宗室策》,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3587頁。

        ?(明)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一八七《霍文敏公文集三·自陳不職疏》,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1931頁。

        ?張國勇:《晚明宗室制度變革研究》,河北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清)張廷玉:《明史》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五·諸王一、諸王二》,中華書局1974年版。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明)余繼登.典故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明)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劉少華.明代駙馬論述[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

        (06).

        [5](明)申時行.大明會典[M].萬歷十五年內(nèi)府刻本.

        [6]明實錄.世宗實錄[M].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

        [7](明)俞汝楫.禮部志稿[M].清乾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明)李春芳.宗藩條例[M].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第2冊.

        [9](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補修本.

        猜你喜歡
        外戚宗室
        宗室:并不好當?shù)幕视H國戚
        新傳奇(2023年20期)2023-06-14 09:11:08
        宋代宗室經(jīng)濟狀況與宗室政策探析
        北宋宗室外出交游受限述論
        北宋宗室任官制度變遷考
        漢武帝時期女性的政治參與研究
        西部學刊(2019年21期)2019-02-06 03:50:54
        從張福弒母案看明代的權(quán)與法
        學理論·下(2018年2期)2018-10-23 11:18:22
        “巫蠱之禍”性質(zhì)再論
        學理論·下(2017年10期)2018-03-28 17:56:30
        曹魏政權(quán)立后的解讀
        巫蠱之禍對漢武帝一朝政局的影響
        重蹈覆轍
        欧美在线观看www|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 在线一区二区|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偷自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在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ai换|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 永久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区别|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精品av熟女一区二区偷窥海滩|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区三区六区t区| 又爽又猛又大又湿的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久久 | 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不卡|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www射我里面在线观看|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大肥婆老熟女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天堂av在线一二三四|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日本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制服丝袜人妻中出第一页| 少妇被躁到高潮和人狍大战|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