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壞事開頭》是西班牙作家哈維爾·馬里亞斯近幾年的一部力作。小說描述了飽受身體和心理創(chuàng)傷的女主人公比阿特麗斯的死亡悲劇。本文以創(chuàng)傷理論為視角,探討了比阿特麗斯遭受的各種創(chuàng)傷來源:醫(yī)生朋友的威脅,丈夫的冷漠和喪子的傷痛以及自我壓抑的心理,試圖通過對其悲劇命運的創(chuàng)傷分析,呼吁人們關注佛朗哥政權影響下西班牙民眾的心理狀態(tài),探討西班牙骯臟歷史記憶下的遺留問題。
【關鍵詞】 創(chuàng)傷理論;哈維爾·馬里亞斯;悲劇命運
【中圖分類號】I55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8-0025-03
一、引言
哈維爾·馬里亞斯作為當代西班牙文壇知名作家和翻譯家,多部譯作獲獎,他所創(chuàng)造的多部作品題目都是引用自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臺詞,受英法文學經典影響巨大。《壞事開頭》作為馬里亞斯取自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臺詞的一部力作,以第一人稱口吻隱秘地敘述了主人公們在西班牙佛朗哥政權獨裁結束后的一系列變故與經歷。近年來,多位學者從敘事方式、寫作風格等角度對馬里亞斯的多部作品進行了研究。
國內學者馮雨菁從道德倫理、歷史記憶的角度對《壞事開頭》分析,指出其后現代主義文學獨特的敘事功能等,卻鮮有學者運用創(chuàng)傷理論對其進行研究。
《壞事開頭》的故事發(fā)生在1980年的馬德里。主人公胡安給一位極負盛名的電影導演穆里埃爾當私人助理,并與導演一家一起生活,同時認識了穆里埃爾的醫(yī)生朋友范·維克滕以及女主人公比阿特麗斯,即穆里埃爾的妻子。胡安發(fā)現比阿特麗斯為掩蓋父親共和黨身份以及同性戀丑聞,被迫與范·維克滕進行肉體交易,飽受身體摧殘,面對穆里埃爾的冷漠和言語暴力以及痛失長子的傷害,長期的心理壓抑使得比阿特麗斯不堪重負,試圖自殺多次,最終騎車撞樹而亡。
本文擬從創(chuàng)傷理論這一角度來闡釋女主人公比阿特麗斯創(chuàng)傷形成的原因,找尋她陷入此悲劇命運的原因,淺析作者建構該人物背后的意義。
二、創(chuàng)傷癥狀及原因分析
(一)愛情創(chuàng)傷
比阿特麗斯因為隱瞞多年前收到信件的事情而遭到穆里埃爾的冷漠和暴力,這是她倍受創(chuàng)傷,最終走向自殺的首要原因。在文本的第二章,故事的敘述者胡安在公寓過夜見到了比阿特麗斯放棄尊嚴的姿態(tài)在門前挽回感情,卻遭受到了穆里埃爾蔑視的言語和行為的攻擊。“他不僅用了一個難聽、不恰當、具有侮辱性、鉆心的詞語。他的語氣再度變得生硬粗暴,罵罵咧咧,幾乎像是在撒氣?!?①這一系列的情形讓比阿特麗斯選擇承受和妥協,她向穆里埃爾道歉,乞求他的愛和憐憫,卻無濟于事。在文本的第三章,比阿特麗斯和女友們坦誠她生活得不盡人意,做事畏手畏腳,每天晚上因為內心感到痛苦萬分難以入眠,但也直言了她對事情恢復到以前美好的時光抱有希望,“我想和同一個男人,擁有我在許多年前曾經擁有的生活” ②。無助的比阿特麗斯一邊自我暗示不想放棄她期待的生活,一邊遭受著痛苦,壓抑自我,常常獨自呆在房間里敲著琴鍵,正如胡安形容的那句“我仿佛看見比阿特麗斯正在用手指沒完沒了地敲打著琴鍵,差一點就要爆發(fā)、攻擊某人、砸掉鋼琴或是做了傻事——這是為了避免提到自殺而采用的經典委婉語” ③。
比阿特麗斯長久以來一直陷入于低落、冷漠、內疚的情緒中,不愿意承認和接受穆里埃爾已經徹底放棄了她,無法饒恕她的謊言。在文本的第七章,穆里埃爾因在外拍片而長時間未回家,“他的缺席有可能導致了妻子的沮喪或萎靡” ④,比阿特麗斯不能像以前的夜晚,在他的門前徘徊,敲門勸說和懇求原諒。她的情緒沒有一個出口,丈夫的言語和行為都使她心灰意冷,因此她不再抵抗和逃避,而選擇用割腕的方式來結束卻以失敗告終,后來又在九月的一天,正面撞樹自殺結束了她的痛苦。多次挽回,多次嘗試自殺。脆弱的比阿特麗斯無法承受穆里埃爾的冷漠,美好生活的逝去,失去愛人的愛情,這樣的創(chuàng)傷是比阿特麗斯心碎并自殺的主要原因。
(二)社會創(chuàng)傷
比阿特麗斯所遭受的社會創(chuàng)傷癥狀主要表現在她為保守父親是共和黨人以及同性戀丑聞的秘密受到范·維克滕醫(yī)生的威脅,被迫進行肉體交易。文本多處敘述了西班牙內戰(zhàn)后和佛朗哥政權獨裁后留下來的創(chuàng)傷和沉默。在文本的第一章,胡安猜測穆里埃爾未吐露的秘密時,就為這個故事發(fā)生的社會背景奠定了基調,“有幾個月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尸體從公路上被收走” ⑤,“他曾經是腰上別著手槍的長槍黨,還是肩上扛著獵槍的民兵?他是不是內戰(zhàn)一結束就去告密了,檢舉了自己認識的人并把他們送上了刑場” ⑥,西班牙民眾在那段時間遭受到了不幸和迫害,入獄、流亡、失蹤等等,“殘酷的武裝斗爭、血腥的暴力恐怖和獨裁逐步成為西班牙政治斗爭的常態(tài)和傳統(tǒng)。” ⑦
在文本中,范·維克滕醫(yī)生象征著西班牙政治社會的加害者,象征著西班牙內戰(zhàn)影響的延續(xù),他一方面做善舉為自己樹立名聲和威望,另一面又利用他人的秘密要挾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在文本的第九章,一位名為比達爾·塞卡內爾的知情人透露了那些進行地下骯臟交易的人是如何玩弄女性、破壞家庭的,他說道:“他們似乎就是這么提出來的,沒有拐彎抹角,也沒有繞圈子,非常粗魯。他們不是偽君子,我不知道這是否算一種美德。跟他們的妻子,或者之后跟他們某個長大成人的女兒上床。他們物化她們,把她們變成貨幣,這在當時并不奇怪,在一部分民眾不受保護的情況下更是如此?!?⑧
馬里亞斯用故事人物的敘述口吻講述了當時的罪惡,抨擊了那些偽造生平、戴著面具、不斷美化自己的“醫(yī)生們”。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女性更是淪為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而比阿特麗斯,作為西班牙受害女性的代表,承受著這種自己無法選擇逃避的創(chuàng)傷,承受著黨派間的戰(zhàn)火和爭斗。這種個人創(chuàng)傷的形成與集體創(chuàng)傷是不可分割的。佛朗哥為鞏固政權采取了一系列的鎮(zhèn)壓手段,再加上全國嚴密社會監(jiān)控機制的推行,大批的骯臟交易由此誕生,民眾的內心滿是恐懼和害怕,從這個處處充斥著危險的社會中喪失了信任、責任、同情。整個戰(zhàn)后受害者集體都對那個令人感到恥辱的年代閉口不提,面對威脅,忍受、沉默、遺忘是保護親人和朋友最好的方式。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比阿特麗斯又能做些什么呢?她只能服從于范·維克滕的威脅,保護她死去父親的名譽。這一時代下的創(chuàng)傷,是比阿特麗斯的不幸,也是西班牙的不幸。
(三)自我壓抑心理
創(chuàng)傷理論認為,心理創(chuàng)傷可以影響整個人,包括身體、智力、情緒和行為改變。⑨比阿特麗斯心中的創(chuàng)傷一直在蠶食她,從年輕時的“充滿能量和好奇心”到現在的“死氣沉沉、脆弱易感”。當她還是年輕女孩的時候,就學會壓抑自己的喜好,而把穆里埃爾的愛好和品味當成她的喜好。她獨自一人在美國照顧生病的父親時,面對穆里埃爾的變心和背叛,情緒崩潰的她選擇緘口不言,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之后,痛失長子又給了比阿特麗斯沉重的一擊,她變得更加敏感和多疑,一直不愿意接受孩子的離去,即使多年過去,比阿特麗斯始終把長子的相框放在路過就能看見的地方,這是她的傷痛體現,也是她壓抑的吶喊。當比阿特麗斯的隱瞞被穆里埃爾發(fā)現以后,承受著他的冷漠和暴力。
同時,受到范·維克滕的威脅,她選擇為父忍耐,淪為肉體交易工具。故事的敘述者胡安雖然愛慕、同情、憐憫比阿特麗斯,但是他也利用她的脆弱和不幸發(fā)生了一夜情,無形之中也成了加害者。她所承受的這些罪惡更是在她的身上和心靈加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鎖,她無人可述,更沒有人真正能夠傾聽她的心聲。
比阿特麗斯常做的兩件事情,一是彈鋼琴,長時間靜靜地坐著,偶爾敲響一兩個琴鍵,等待穆里埃爾回家。二是騎上穆里埃爾的摩托車,一路狂奔,將馬德里的景色丟在身后。前者是一種壓抑狀態(tài),后者是一種情緒的釋放,這一形象反差也體現了她內心交織的復雜情感。
隨著比阿特麗斯已經逐漸喪失自我的愛,她任由周遭的一切發(fā)生,內心想要依托的丈夫和曾經擁有過的美好生活都無法挽回,自我需求已得不到滿足。試圖自殺兩次的她最終選擇了騎摩托車撞樹而亡,與之前在酒店里割腕的“留有余地”不同,劇烈、迅速地撞擊就可以瞬間結束她多年的維持和穆里埃爾對她漫長的懲罰,將她沉默的過往都拋在身后,長久被壓抑的自我終于得到了釋放。
三、創(chuàng)傷復原失敗以及建構人物的意義
朱迪思·赫爾曼在其著作《創(chuàng)傷與復原》中指出創(chuàng)傷復原的三個階段,包括重獲自主權、回顧與哀悼以及再建聯系感。而在比阿特麗斯的身上最明顯也是最有效的復原途徑就是親密感的重塑與愛情關系的構建。比阿特麗斯在多個夜晚徘徊在穆里埃爾的門前,祈求他的原諒,想要尋求他的懷抱,多次嘗試修復這段關系,卻遭到了穆里埃爾的拒絕。創(chuàng)傷復原失敗的最終表現就是比阿特麗斯的撞樹自殺。馬里亞斯看似在書寫一樁婚姻的失敗,實際上是在讓讀者從只言片語的敘述中,窺視到西班牙內戰(zhàn)和佛朗哥獨裁期間以及之后數年時間中民眾生活的真相。女主人公比阿特麗斯的遭遇也在影射西班牙過去這段歷史記憶中眾多民眾的悲慘結局,她不是個體案例,而是有成千上萬的“比阿特麗斯”都深受西班牙過去殘酷社會遺留下來的創(chuàng)傷。
故事的敘述者胡安與比阿特麗斯纏綿的那晚,隱約聽見了孩子的腳步聲,這也成了胡安心里的秘密。之后,他娶了比阿特麗斯的女兒蘇珊娜,在文本的第十一章,他自述道“我懷疑她是否一直都心知肚明,我聽到的是否就是她光著腳從走廊上經過的腳步聲” ⑩“我不是穆里埃爾,蘇珊娜也不是她的母親” ?,這個故事的不幸或許將在胡安的身上再次重演,胡安也擔憂過他把秘密告訴蘇珊娜,讓他的妻子知道他和比阿特麗斯的過往,害怕受到質問,害怕他的婚姻也將破裂。
這種帶有循環(huán)式的不幸和悲劇正是隱喻了受到創(chuàng)傷的西班牙民眾,經歷內戰(zhàn)和獨裁的那一代人和他們的后代都深受其害,這種影響是持續(xù)性的。
在文本的末尾,馬里亞斯通過敘述者胡安,也表明了他的看法:“現在我可以回想它了,以此讓現實通過這段回憶完整無缺地回歸,讓被遺忘的昨天從我們手中溜走片刻的今天還回來?!??歷史的記憶不應該被遺忘,即使想要逃避,記憶總會不斷被重提,創(chuàng)傷也會不斷加深。當代西班牙社會應該反思如何讓民眾走出這種創(chuàng)傷記憶。
四、結語
馬里亞斯用細膩、悲愴的筆觸和獨具一格的敘述視角描繪了后佛朗哥時代下的悲劇女主人公比阿特麗斯,從婚姻的秘密引出西班牙歷史記憶中遺留的創(chuàng)傷問題,隱喻性地再現了民眾深受創(chuàng)傷延續(xù)性的影響。作家以《壞事開頭》為媒介,講述罪惡與創(chuàng)傷之下的悲劇故事,向后世傳達出當代西班牙社會應如何看待故事映射的此類問題,留給人們更多的警示和反思。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哈維爾·馬里亞斯著,葉培蕾譯:《壞事開頭》,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83頁,第132頁,第117頁,第255頁,第28頁,第28頁,第363頁,第463頁,第464頁,第464頁。
⑦趙卓煜:《論佛朗哥在西班牙的威權主義統(tǒng)治》,2008年西北大學碩士論文,第30頁。
⑨趙冬梅:《弗洛伊德和榮格對心理創(chuàng)傷的理解》,《南京師大學報》2009年第6期。
參考文獻:
[1]馮雨菁.哈維爾·馬里亞斯與西班牙內戰(zhàn)后歷史記憶[J].外國文學評論,2020,(4).
[2]哈維爾·馬里亞斯.壞事開頭[M].葉培蕾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
[3]宋薇薇.哈維爾·馬里亞斯小說的敘事策略與后現代主義元素[J].西部學刊,2019,(11).
[4]趙冬梅.弗洛伊德和榮格對心理創(chuàng)傷的理解[J].南京師大學報,2009,(6).
[5]趙冬梅.心理創(chuàng)傷的理論與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6]趙卓煜.論佛朗哥在西班牙的威權主義統(tǒng)治[D].西北大學,2008.
[7]朱迪思·赫爾曼.創(chuàng)傷與復原[M].施宏達,陳文琪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何璐宏,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外國語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班牙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