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昊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個別教師側重教授學生語法、詞匯、句式等基礎知識,相對忽視了德育的滲透,這不利于塑造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只有將德育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才能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
深入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隨著小學英語教科書中德育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師需要更深入地挖掘英語教科書中的德育因素,以更好地將其植根于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地開展德育,教師要讓學生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深化語境教育,讓學生在舒適友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將日常校園生活與德育相融合,讓學生即使身處現(xiàn)實世界也能體驗和認識德育知識。
例如,在How Much?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中買賣商品的情境,先使用課前清單闡明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展示學生可以用于學習的微視頻材料等。任務清單用于指導學生上課前的自學過程。在情境中,學生要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買賣物品,準確表達商品的價格,并準確使用買賣過程中使用的句式。教師應在任務列表中設置三個任務。任務1:查看學習資源一,考慮可用于表達的詞匯。任務2:查看資源二,總結兩位數(shù)表示法則。任務3:查看資源三,并考慮在“買賣”過程中使用哪些句式。這樣,教師就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了日常生活中買賣商品的情境,便于學生深入學習。
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口語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口語表達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從而提高口語和英語技能,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和同學的相處提高道德素質。例如,學生在糾正小組內其他成員的發(fā)音和拼寫的過程中會形成團結互助的精神。有時學生在合作時會存在小的沖突和摩擦,這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處理好與他人的矛盾,和他人友好交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道德品質。另外,在教師教學英語中基本的禮貌問候的句式時,可以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話,培養(yǎng)學生懂禮貌的品質,如:“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教師也可以結合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加強學生的口頭練習和交流的實踐,如設定道德教育的主題,讓學生在小組間根據相關主題開展對話練習。教師還可以讓小組一起繪制思維導圖,組建出知識架構。例如,在教學Hobbies時,在學生學習完Story time部分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以hobbies為主題的思維導圖。教師詢問學生“What hobbies do you have?”,學生則在思維導圖中添加在課堂上學到的有關hobbies的詞匯。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添加其他興趣愛好,如“handwork”等,幫助學生豐富思維導圖。教師以每個單元的主題為中心繪制思維導圖,并結合教科書各部分的內容,能使學生對單元主題印象深刻,并學習與此主題相關的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注重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加深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有意識的、高素質的學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促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的重要方式。在將德育植根于小學英語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個體差異和性格特征對小學生開展教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教師可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如雷鋒日活動,讓學生了解身邊學雷鋒做好事的行為,在課堂上講述給其他同學聽,讓雷鋒的精神深深地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杰出的道德品質,并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
例如,在At the snack bar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運用“What would you like?”等課堂上所學的句型。具體的角色扮演游戲活動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首先,warm up部分,教師與學生去snack bar尋找食物;其次,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部分,自然過渡到新句型“What about you?”等的運用;最后,story time部分,教師直接告訴學生Mike、Helen也在小吃店里點了什么食物,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以完成語言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進行對話,以便輕松地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并將學生吸引到預設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此外,這種活動的課程包括德育的各種要素,使學生能夠學習理解和考慮不同角色的其他人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并培養(yǎng)學生團結與合作的精神。同時,在學生表演時,教師應提醒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并尊重他人。
綜上所述,要想將德育植根于小學英語課堂,需轉變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