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識具有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練字意識,可以增強學生練字的主動性和計劃性,是講求練字效果的重要路徑。教師應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練字興趣,加強分類書寫指導,引領學生關注和把握基本筆法、筆畫筆順、筆畫組合的基本方法,表揚激勵和批評提醒相結合,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練字意識,提升寫字教學質量。
【關鍵詞】練字意識;小學寫字教學;書寫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30-0041-04
【作者簡介】傅寶奇,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灣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42)教師,高級教師,連云港市“新333”教研標兵。
開展書法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有效指導是提高學生書寫質量的重要保障?!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是講求練字效果的重要路徑。
一、培養(yǎng)學生練字意識的意義
(一)促進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認為,意識具有能動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意識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在思維中再現(xiàn)事物的本質;二是意識活動同人的需求是分不開的,總是帶著一定的目的和計劃而進行;三是意識能反作用于主體,影響主體的生理活動。
由此可見,增強學生的練字意識,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接受書寫訓練,認真探究和把握書寫規(guī)律,逐漸養(yǎng)成練字的好習慣。
1.增強練字主動性。
增強了練字意識,學生會主動去關注所臨字帖的基本筆畫、用筆方法、結構布局、墨色行氣等,會在教師的引領下主動關注到更多練字的細節(jié)要領,在探究中嘗到練字的“甜頭”,促使他們的練字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斷增強。
2.增強練字計劃性。
計劃性不僅表現(xiàn)在練字目標的確定上,還表現(xiàn)在練字時間和練字內容的序列化安排上。有了練字的計劃性,就可有效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也不會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表現(xiàn)(即使有,也會在老師的引領下很快改掉)。有了練字計劃,學生就會持續(xù)發(fā)力,在“天天練”中厚積薄發(fā),養(yǎng)成書寫好習慣。
(二)糾偏作用
學生在練字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不良習慣有:練字前準備不充分,丟三落四,或者桌面雜亂,影響書寫;不能按照基本的坐立姿勢和執(zhí)筆要求去練字;一邊練字一邊說閑話,心不在焉,或是隨意涂上幾筆草草了事;學用脫節(jié),練字時態(tài)度比較認真,書寫還比較工整,寫作業(yè)時則依舊馬虎潦草;一練一丟,前練后忘,沒有識記和積累練字常識的習慣,不會用練字中學到的知識要領進行寫字評價。在教師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練字意識的過程中,以上習慣會逐漸消失。
二、增強學生練字意識的策略
(一)運用多種手段,激發(fā)練字趣味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毙睦韺W家布魯納也認為,無論我們教什么學科,讓學生對該學科產(chǎn)生興趣,是促進學習遷移的重要法寶。興趣產(chǎn)生動機,動機催發(fā)行為,行為強化意識。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練字興趣作為重要的實踐抓手。
【課例1:神奇的點畫】教師將一滴紅水滴在平放于實物展臺的薄塑板上,然后用手指蘸著這滴水書寫,邊演示邊講解:同學們,點畫向右延伸,就成了橫畫,向下延伸就成了豎畫,向左下弧形延伸就是撇畫,向右下弧形延伸就是捺畫……你們誰愿意來試一試?同學們紛紛舉起小手,躍躍欲試……
課例1中,教師巧妙地將漢字的“點畫”與基本筆畫“關聯(lián)”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嘗試欲,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書法教學中,有的教師善于將一個字的形態(tài)演變通過PPT或者動畫演示出來,有的教師會把漢字形態(tài)、結構原理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建筑、音樂等事物聯(lián)系起來,有的教師會在合適的時間給學生講書法家的故事,這些做法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練字興趣。
(二)強化“規(guī)則”意識,探究書寫規(guī)律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寫字實踐中對書寫經(jīng)驗的普遍性總結,這個總結逐步上升到藝術美學的高度,也就成了“書法”。不論是哪種字體,也不論是哪家書體,它之所以能成為一種“體”而獨樹一幟,必有其內在的書寫規(guī)則。教育和發(fā)展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引起個體心理的發(fā)展,它必須以個體對知識的領會和掌握為中間環(huán)節(jié),必須要以領會知識和掌握技能為基礎。指導學生練字,要通過技能訓練滲透書寫的“規(guī)則”意識。
1.增強筆法意識。
漢字的基本筆畫,是漢字的基本構件,如何入筆,如何行筆,怎樣收筆,有其基于美學原理的基本的書寫法則。對于初學漢字書寫的學生來說,首先要加強基本筆畫的規(guī)范練習,培養(yǎng)筆法意識是關鍵。
【課例2:捺畫的寫法】教師投影出示捺畫,讓學生觀察其寫法。然后教師一邊示范書寫一邊解說:“先輕輕下筆,向右下方逐漸加力,寫到捺腳處沿水平方向向右輕提筆,寫出捺尖。請同學們注意,捺尖方向是向右平出,不要上挑或下滑?!睂W生輕讀投影出示的書寫要領并試著用手指在空中比畫著:“輕下筆,漸加力,寫到捺腳輕提筆,向右平出有捺尖?!苯又鴮W生先描紅后臨寫數(shù)遍,教師巡視指導批閱,對典型作業(yè)進行評價。
課例2是一個常見的基本筆畫書寫指導課,其流程是:初步感知—理解要領—多次練習—評價反饋。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折、撇、捺、提、勾,“永”字八法歸納出了其書寫要領。即使有些筆畫的寫法與基本筆畫的寫法有所差異,但它是由基本筆畫形變而成,書寫原理是相通的。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寫筆畫時認真觀察、學會比較、善于歸類和總結。
對于初學寫字或者處于書法入門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基本筆畫的感知不僅是書寫動作技能練習,還應知道基本筆畫變形后的名稱(這些筆畫的命名與各個筆畫的書寫動作和形態(tài)密切相關,如長橫、短橫,垂露豎、懸針豎,平撇、斜撇、豎撇等),以及書寫時應注意哪些要領等,這些內容共同建構了兒童對基本筆畫的入帖意識。教師適時的示范和講解,出示便于識記的書寫“口訣”,有助于學生形成和強化筆法意識。
2.增強筆順意識。
學生練字,不但要掌握筆畫的形狀和筆法,還要注意和牢記筆畫的先后順序。練字時遵循筆順規(guī)則,既可以提高書寫速度,還有利于對整個字的間架結構做出合理安排。如果不按照筆順的規(guī)則書寫(即倒插筆),會影響整個字的結構,不僅書寫時不順手,寫出來的字看起來也會很別扭。
小學一二年級教材關于識字寫字教學的描紅臨寫,特別強調了筆順技法的滲透,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予以強化。對于寫字倒筆畫出現(xiàn)頻率高的學生,可以借助其喜愛的動畫視頻進行糾正教學。
3.增強筆畫組合意識。
漢字是由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的,基本筆畫的組合主要有平行、交叉、連接、向相和向背關系。筆畫組合首先組合成獨體字。獨體字經(jīng)過形變,形成偏旁部首。偏旁部首通過左右組合、上下組合、包圍組合等,又形成了不同結構的合體字。字與字組成詞和詞組,再組成句子、段落。
強調“勻稱”。勻稱是指筆畫之間的距離要均勻,做到基本平行等距,不要粘連在一起或者疏密差距過大。平行的筆畫最好方向也要一致,否則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沒有秩序的感覺。而在平行的筆畫中,則要注意相同筆畫有適度的變化,從而避免整個字的死板、僵化。比如,“三”字的三個橫畫是平行等距的,在書寫時應注意三個橫畫的長短有區(qū)別,傾斜的角度也要有所變化,這樣寫出來的“三”字才會既整齊干凈又不死板。
注意“爭讓”。合體字是由兩部分或兩部分以上的獨體字或點畫組成的,為照顧每部分之間的關系,某一部分就要讓另一部分介入或占據(jù)大一點的空間,有的要寫長,有的要縮短,形成穿插和避讓,互相照顧,合理布置,才能使字形端正,中心緊湊。根據(jù)字形的不同,適當?shù)厣扉L主要筆畫,縮短其他筆畫,有爭有讓,才能形成一個字的完美結構。一般的書寫原則是上半部收縮(寫短)、下半部伸展(寫長),或左半部收縮、右半部伸展。這樣組合出來的字就會比較美觀。
4.增強“學帖”“用帖”意識。
字帖是學生練字的重要范本,“學帖”意識,應從選帖、臨帖、應用等方面來培育。
引導選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關鍵點。在選帖前,學生會在書店里瀏覽很多字帖,會在比較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體字帖。當然,對于部分不知如何選帖的學生,教師可以作推薦(如果有統(tǒng)一教材則另當別論)。
指導臨帖。臨帖前首先要讀帖,教師要指導學生關注旁注說明,特別是重點字的書寫技法說明,必要時教師要做示范書寫。在讀帖、臨帖的過程中,通過基本筆畫、筆順的技法訓練和部件組合(結構)訓練,培養(yǎng)學生書寫的筆法意識、筆順意識、筆畫組合意識。
倡導用帖。學以致用,將平時臨帖所學的字在實踐中運用是學書的首要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識記一些臨帖中學習過的漢字書寫方法,并將之運用到作業(yè)、答卷和作品書寫中。
在學生練寫一個階段后,教師應引領學生欣賞一些書法作品(實物或圖片,可在網(wǎng)上下載),在欣賞中感受書法藝術更深的內涵。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創(chuàng)作作品,可以先采用簡單的版式,字數(shù)宜少一些,但作品所寫的內容要相對完整,一首詩、一個成語或格言警句等均可以,最后要學會落款,有可能的話再蓋上印章。
(三)注重分類指導,做到循序漸進
1.把握“字”的書寫特點,分類指導。
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生會寫的字有3000多個。如果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書寫規(guī)則,學會舉一反三,進行歸類練習,就會化繁為簡,事半功倍。
如:左偏旁中以豎畫為主筆的部首,如“忄、亻、阝、丬、礻”等,為書寫美觀,一般都約定俗成寫成垂露豎?;蛘哒f,一個字中如果有兩個豎畫,左邊的豎多寫成垂露,右邊的豎畫多寫成懸針,注意一收一放,形成對比。
再如:楷書結構中經(jīng)常遇到重疊(如“昌、哥”)、并排(如“林、朋”)和三個相同部件組合(如“品、森”)的字,這類字要按照“上緊下松、左緊右松”的原則來書寫。
2.遵循“人”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
教育與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教育的支撐,心理機制的形成需要教育的多次重復和多次強化。課標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這是循序漸進增強學生練字意識的關鍵舉措?!懊刻?0分鐘”,強調的不僅是時間上的序列安排,還需要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匹配。博覽多帖和專習一帖,是初學書者的成功經(jīng)驗。
表揚和批評是促進兒童心理機制發(fā)展的重要介質,是增強學生練字意識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學生哪個筆畫寫得好,哪個字寫得入體,誰善于觀察善于比較,教師要適時表揚點評,做到經(jīng)常表揚,反復表揚;在作業(yè)展示展覽中,對于參展的學生還可以頒發(fā)鼓勵證書。這樣做,既能激勵個體,增強學生自信,又能樹立典型,營造積極濃厚的練字氛圍。對于練字態(tài)度不端正,練字時馬馬虎虎的學生,教師應當適時批評;對于態(tài)度認真但書寫方法不妥的學生,教師要悉心指導,助其盡快掌握技法,重拾信心。
遵循學生的心理機制發(fā)展規(guī)律,喚醒和增強學生的練字意識,是提升寫字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其實踐所產(chǎn)生的效果遠超練字本身。
【參考文獻】
[1]沈德立.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2]歐陽中石.歐陽中石談書法[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
[3]季伏昆.中國書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4]左仁俠,李其維.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文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