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云
摘要: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幼兒園教育當中,幼兒園德育教學,如何潛移默化培養(yǎng)小孩子的學習興趣,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為了提高德育效果,則需要對傳統(tǒng)德育方法進行改革。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德育不失為有效的方法,能夠起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效果。鑒于此,本文針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德育的開展途徑展開了探討,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德育教學
一、信息化背景下幼兒園德育的必要性
(一) 德育符合幼兒素質教育要求
在幼兒園教育中加強道德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將目光聚焦于幼兒教育改革方面,從幼兒教育階段就要重視德育,貫徹落實幼兒身心同步發(fā)展的原則,計劃性、合理性地展開幼兒教育工作,對其思想品德展開深入培養(yǎng),促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道德素養(yǎng)是每一個社會參與者必須具備的素質,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道德素養(yǎng)形成的黃金時期,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熏陶,助力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德育工作也要體現(xiàn)出時代性與創(chuàng)新性,重視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完善傳統(tǒng)德育中的不足,并且有機結合幼兒特點,形成更高效、更全面的德育模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豐富德育資源,還能構建德育平臺,促使德育模式多樣化,有利于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信息技術促使德育模式多樣化
在如今信息化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幼兒園的德育工作也要體現(xiàn)出時代性與創(chuàng)新性,重視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完善傳統(tǒng)德育中的不足,并且有機結合幼兒特點,形成更高效、更全面的德育模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豐富德育資源,還能構建德育平臺,促使德育模式多樣化,有利于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提升幼兒園德育教育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構建教學情境,凈化幼兒心靈
幼兒年紀較小,如果幼兒教師直接向他們傳輸?shù)掠睦碚撝R,反而會讓他們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不利于幼兒消化和吸收。除此之外,幼兒的可塑性較強,幼兒教師只要積極引導,便能夠挖掘其發(fā)展?jié)撃?。在信息技術的條件之下,幼兒教師能夠與幼兒之間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向他們傳達相應的知識與理念。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信息術來構建教學情境,以此凈化幼兒的心靈,讓他們在心中扎下德育的根基。例如,在教學《秋的畫報》這部分內容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幼兒進入到特定的情境當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幼兒教師可以以此為出發(fā)點來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首先,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觀看一些與“秋”有關的視頻和圖像,通過視聽結合的形式,引起幼兒對此的共鳴。緊接著,幼兒教師可以向幼兒傳遞“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的理念,從而保持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這樣一來,教師通過構建教學情境,能夠起到凈化幼兒心靈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引入教育資源
如今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讓課程資源的內容和質量都提升了一個檔次,明顯減少了以往的教學問題。如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是以教材為主,課外資料為輔,教師在講解時只注重教材中知識點的還原,沒有對知識進行延伸,幼兒在接受知識時也沒有深入思考,只是跟著教師的思路慢慢前行,甚至停滯不前。而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得多媒體被廣泛運用到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種形式將教學內容展現(xiàn)出來,同時加以講解,將幼兒帶入到學習情境中去,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使用更加符合幼兒活潑好學的特征,避免了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于教師來說,使用信息技術來拓展教學資源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對于幼兒未來的發(fā)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三)結合特點,攻克教育難點
幼兒在思維發(fā)展上面主要具備以下幾點特征:一是直觀性特點;二是形象性特點。所以,倘若想要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那么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在全面了解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借助于電子交互式白板等相關技術的優(yōu)點來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確保他們可以在情感思維等相關方面產生共鳴,以便可以從根本上促進其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教師還應當有意識地把一些不容易被幼兒理解的知識點形象化,令他們可以做到學以致用。為了進一步迎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特征,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運用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使用幼兒熟悉的工具加以展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教育的單一化,促使其可以充分發(fā)散自身的思維能力。
(四) 借助信息化技術,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在幼兒園德育活動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身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平時不僅要在幼兒學習與生活方面做好引導,還要重視在德育中促進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達成這一教育目標,教師可借助信息化技術合理設計具體的教育內容,促使幼兒在直觀情境中進行體驗,助力其產生正確認知,并且將良好的行為習慣持續(xù)保持下去。比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講文明、懂禮貌”的動畫課件,讓幼兒對講文明、懂禮貌是好孩子的表現(xiàn)有直觀認知,從而在生活中逐漸向動畫課件中的行為舉止靠攏,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又如,在開展“好朋友”的社會活動過程中,教師可將幼兒園內小朋友平日玩耍的視頻播放出來,讓幼兒直觀感受互幫互助的情景,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并且將這一認識落實到自己今后的生活行為中。
結語: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基于我國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不管是針對幼兒教師還是相關管理人員來說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把德育教育當作幼兒的啟蒙教育,為了確保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fā)展,幼兒教師和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將目光放在對其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上面,令教育返璞歸真。信息技術與德育兩者的有效融合可以進一步提高德育的高效性,對教育模式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借助于信息化技術將教學資源加以拓寬,繼而構建出切實可行的德育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薛曉琴.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118+130.
[2]林敏.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4):20-22.
[3]陳佳黎.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J]. 幸福家庭,2020(15):49.
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縣城區(qū)幼兒園 6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