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成立標志著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
1月2日(1959年),月球1號成功發(fā)射。月球1號是蘇聯(lián)也是人類發(fā)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
1月3日(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這是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
1月4日(1643年),是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和自然哲學家艾薩克·牛頓誕辰。
1月5日(1896年),X射線在柏林物理學會會議上公諸于世。X射線是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fā)現(xiàn)的。
1月6日(1374年),明朝《大明律》首次頒行天下。《大明律》由明太祖朱元璋總結歷代法律施行的經驗和教訓詳細制定而成。
1月7日(1610年),伽利略發(fā)現(xiàn)木星的衛(wèi)星。伽利略衛(wèi)星是木星的四個大型衛(wèi)星,依次序被命名為“艾奧”“歐羅巴”“加尼美得”和“卡里斯托”。
1月8日(1976年),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總理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1月9日(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1月10日(1920年),國際聯(lián)盟宣告正式成立。國際聯(lián)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不久成立的一個調解國際糾紛的機構。
1月11日(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場偉大的農民起義。
1月12日(1947年),劉胡蘭英勇就義。毛澤東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月13日(1946年),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立,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
1月14日(1784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正式結束。這一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對后來的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都有較大的影響。
1月15日(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從此以后,紅軍轉敗為勝,轉危為安,勝利地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1月16日(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屋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稱號,這一年通常被視為羅馬帝國建立之年。
1月17日(1991年),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以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并接受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而告終。
1月18日(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宣告德國第一次形成了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4月頒布《德意志帝國憲法》,實行聯(lián)邦制和君主立憲制。
1月19日(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發(fā)表南方談話。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對中國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1月20日(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開始。
1月21日(1924年),列寧逝世。列寧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他原名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1月22日(1561年),是弗蘭西斯·培根的誕辰。他是中世紀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是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第一人。
1月23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1月24日(1601年),利瑪竇定居北京。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并對中國典籍進行鉆研的西方學者。
1月25日(920年),耶律阿保機頒行契丹文字。
1月26日(1291年),元世祖命郭守敬開鑿通惠河。引大都西北的諸泉水,東至通州入白河,全長80多千米,可以使江南的物資經杭州水運直抵大都。
1月27日(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道光帝向英國宣戰(zhàn)。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對中國發(fā)動的一場侵略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月28日(1005年),北宋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1月29日(1886年),世界上公認第一輛汽車誕生。
1月30日(1820年),南極洲被發(fā)現(xiàn)。南極洲總面積為1405.1萬平方千米,是人類最后到達的大陸,位于地球最南端,四周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1月31日(1949年),平津戰(zhàn)役結束,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zhàn)役中最后一個戰(zhàn)役。
(供稿:王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