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舒欣
北部灣的八月,于臨海而居、靠海吃海的漁民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時節(jié)。在廣西臨海城市諸如北海、欽州、防城港,此時剛剛結束了為期三個多月的休漁期。伏季休漁,是海邊人民心照不宣的規(guī)定,海洋的饋贈不是無休止的,適時留給魚群休憩的機會,是對海洋的感恩以及敬畏。
待休漁期一過,即可開海捕魚,這是所有捕魚人翹首以盼的海洋盛事,修整數(shù)月的帆船將再度起航,沉寂多時的海港彼時響起出海的號角聲。
百舸入海,千帆競發(fā),
魚蝦滿艙,滿載而歸
防城港的萬尾金灘,晴空萬里,極目遠眺,海天一色。數(shù)百艘大大小小漁船停泊在港口,整齊有序,整裝待發(fā),宛如一條條沉睡的巨龍,只待一聲令下,隨即入海。
沉寂3個多月的海島,此時人聲鼎沸,鑼鼓喧天,岸上正舉行一場盛大而莊重的祭海儀式。“一敬酒出入平安;二敬酒波平浪靜;三敬酒魚蟹滿艙?!奔缼煾呗曊b讀祭文,數(shù)百位出海的漁民身著白色開衫,腰間纏著紅綢,神情莊嚴肅穆,高舉酒壺,以酒祭海。
《禮記·學記》中曾有記載帝王祭海的傳統(tǒng)儀式,“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祭海是最具航海特色的古老海洋文化之一,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出發(fā)前均要舉行盛大的祭?;顒印τ诒辈繛逞睾O民而言也不例外,開海前,必有一場盛大而莊重的祭海儀式。
千百年來,以海為生的漁民們通過祭祀的方式,祈求上蒼海神庇佑,出海順遂,平安而歸,魚蝦滿艙,既是對漁獲的期盼也是對海洋的敬畏。然而今日的祭海活動不再是獨屬于漁民出海的古老祭祀儀式,更多地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政府將民間的祭海儀式與宣揚城市文化旅游、展現(xiàn)特色民俗文化以及保護海洋、人海共榮等主題相結合,形成了沿海城市特色的全新節(jié)慶——開海節(jié)。
“起航了!”隨著一聲嘹亮的號角聲,眾人齊呼。百舸入海,千帆競發(fā),數(shù)百艘帆船滿載眾人的期盼,在鑼鼓喧天的助陣中,浩浩蕩蕩駛出金灘港口,宛如數(shù)百條巨龍在一望無垠的深海游潛,沉寂數(shù)月的海面此時波濤澎湃,在飛速前行的帆船中掀起陣陣浪潮。
鑼鼓聲漸漸泯于鼎沸的人聲,忽而從金灘傳來錚錚琴音,只見身穿京族服飾的少女們腳踩金沙,手撫獨弦琴,撥弦三兩聲,琴音時而高聳入云,時而低沉如呢喃,古老的京族琴音隨著海風,帶著家人一帆風順、魚蝦滿艙的期盼,傳給出海遠行的漁民。
以感恩之心面對海洋的饋贈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
夏三月,川澤不入網(wǎng)罟,以成魚鱉之長。
——《逸周書·大聚》
“你看,這剛撈上來的螃蟹、海蜇、皮皮蝦多肥,等了3個多月的休漁期是值得的。”拿起剛撈上來的大花蟹,成噸的海鮮堆積如小山,三叔笑得合不攏嘴。開海這一天,他匆匆吃過早飯便隨著開海的漁船出海,哪片海域魚群最多,哪片海域最易捕撈,常年以海為伴的他早已諳熟于心,撒網(wǎng),下餌,拉籠,收網(wǎng)一氣呵成,毫不拖沓。
“以前對于實行休漁期,是不理解的,我們就是捕魚為生的,怎么生活?直到十幾年前發(fā)現(xiàn)這海里的魚蝦海鮮變少了許多,有時出海幾天也撈不著什么。實行休漁期后,魚群反倒越來越多,魚也越來越肥,現(xiàn)在才明白休漁是為了更好地捕魚,對于海洋的饋贈,要抱有慈悲感激之心。”三叔是防城港萬尾村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日里以捕魚賣魚為生,近些年防城港等沿海城市實行休漁期,明令禁止伏季捕魚。為了生計,三叔也不閑著,白日里到附近大型的生蠔養(yǎng)殖場打零工,養(yǎng)生蠔,夜里修整漁船,修補漁網(wǎng),在休漁期等待著再度起航。
“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鼻昵埃献颖銓τ诠?jié)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的觀念有其獨特見解?!兑葜軙芬苍岬健按喝?,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wǎng)罟,以成魚鱉之長。”關于休漁,在泱泱華夏是由來已久的,關于順時取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古人有著超越時代的智慧和見解。
如今,潛水技術日漸成熟,捕魚工具設備日漸多樣化和科技化。然而,技術和設備的先進卻給海洋生態(tài)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對于海洋的饋贈,舌尖上的鮮美總是讓人無法拒絕、念念不忘。許多漁民受利益所驅,忘了初心,大肆捕撈,毫無節(jié)制,早已將祖先千百年來的遺訓拋之腦后。為了海洋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以及人與海洋的和諧共生,國家開始實行休漁期,不涸澤而漁,魚不長尺而不得取,休漁是為了更好地捕魚,開海也是海洋的回贈。
開海,在北部灣實現(xiàn)海鮮自由
歷經(jīng)3個多月的休整,沉寂許久的漁船早已躍躍欲試,在一聲號令之下,上百艘漁船秩序井然地駛出港灣,往來如梭,好不熱鬧。北海僑港人潮如海,上千人擠在岸邊翹首企盼,等待著第一艘漁船滿載而歸的消息。
“我一大早就趕過來了,就是為了能搶到第一手的新鮮漁獲,在我們這有個說法,吃到頭魚就預示著今年能有個好彩頭?!泵磕觊_海節(jié),北海僑港附近的居民早早便在岸邊等待第一艘漁船滿載而歸,為了能搶到第一批新鮮的海產(chǎn),一大早便馬不停蹄趕往開?,F(xiàn)場,生怕錯過頭魚。頭魚是開海第一批捕撈上來的漁獲,頭魚對于北海人來說,有著特殊的寓意,代表著好彩頭以及順遂平安之意,能否搶到頭魚也成為北海人開海后的大事。
隨著北部灣開海節(jié)的到來,廣西人徹底實現(xiàn)了海鮮自由。清晨,北部灣各個港口碼頭船只來往如梭,搬運工在漁船與港口岸邊來回穿梭,奮力搬運豐收的海鮮魚蝦。漁民們就地擺攤,色彩明艷的花蟹、生猛的大龍蝦、裝在水箱里游走的白鯧魚、堆積如山的花甲、蟶子應有盡有……三五個集成箱、一張凳子,便算是一個攤位了,無需吆喝,新鮮的海產(chǎn)一上,等候多時、嗜海鮮如命的吃貨們就能第一時間嗅到鮮美的味道,隨即蜂擁而至,一一挑選海鮮的同時也不忘和老板砍價,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八月的北部灣港口碼頭日日上演。
休漁期一過,北海銀灘上的夜宵攤一掃平日里的蕭條,大如拳頭的生蠔在燒烤架上滋滋作響,生猛的螃蟹在蒸鍋里也不甘示弱,瘋狂掙扎,沙蟲粥在瓦煲里嘟咚嘟咚冒著泡泡,沉寂了3個多月的味蕾在一道道海鮮盛宴的引誘下瞬間點燃。對于海邊人而言,最值得開心的日子便是開海時節(jié),邀上三五好友,無需穿得多正式,一件白色開衫,穿著拖鞋,越過沙灘,到最近的夜宵攤點上一份大龍蝦,嘬著生蠔,配著冰鎮(zhèn)啤酒,再來上一碗沙蟲粥,豈不樂哉。
談著天說著地,腳踩金沙,手舉大龍蝦,在夜晚的星空下感慨人生不過爾爾,唯海鮮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