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451191)蘇鳳淼
乙肝多因乙肝病毒(HBV)所引發(fā)的肝臟炎性病變,可感染其他器官,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相關研究表明,我國作為乙肝高發(fā)區(qū),國內慢性乙肝感染者約9000萬人左右,每年約30萬人死于HBV相關感染性疾病[1]。目前因無特異性治療乙肝手段,接種疫苗為防控乙肝最有效途徑,接種后雖能獲取有效免疫應答,但免疫記憶細胞具有一定壽命,若接種后長期未感染或未再次接種,可造成乙肝抗原免疫細胞消失,進而增加感染風險。但多數(shù)群眾對乙肝及再次接種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導致認為接種后即可。另有相關研究表明,我國乙肝綜合防控措施雖取得良好成效,但不同人群乙肝感染率仍存在差異[2]。因此,為普及乙肝知識,提高群眾防治意識,本研究探討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體檢中心95例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知識、信念、行為(KAP)評分的影響因素,為臨床提供科學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我院體檢中心普通體檢人群95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4例,女31例;年齡18-53歲,平均(35.34±5.08)歲。納入標準:調查對象年齡≥18歲;無精神疾?。簧羁勺岳?。排除標準:無法填寫調查問卷;認知、溝通、閱讀能力障礙。
1.2 方法 ①調查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由我院調查小組成員向普通體檢群眾說明此次調查原因、目的、意義等,征得其同意后發(fā)放問卷進行填寫,填寫時若存在歧義問題,及時詢問小組成員,問卷答畢,由小組成員查看問卷填寫情況,若發(fā)現(xiàn)多填、漏填等情況,則及時告知護理人員,予以更改。本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95份問卷,有效回收9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②調查工具:調查小組成員通過查閱知網(wǎng)、萬方等相關學術網(wǎng)站、近年宣教政策等制定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量表,包括再次接種乙肝疫苗知識(6個條目)、再次接種乙肝疫苗態(tài)度(8個條目)、再次接種乙肝疫苗行為(7個條目),每個條目0-5分,總分0-105分,分值越高,KAP水平越高。
1.3 觀察指標 ①KAP評分。②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單因素分析。③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比,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檢驗,多元線性回歸系數(shù)分析變量間關系,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KAP評分 本組95例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為(63.28±6.28)分。
2.2 單因素分析 不同性別的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的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單因素分析
2.3 賦值 以KAP評分為因變量,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為自變量進行賦值,具體見表2。
表2 賦值
2.4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均為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HBV作為抵抗力較強嗜肝病毒,部分患者感染后無任何癥狀,但仍具一定感染性。近年我國雖不斷完善乙肝相關防控措施,且小兒乙肝疫苗接種率有所提升,但由于乙肝抗體可伴隨年齡增長而減弱,甚至消失[3]。因此,提高成人乙肝疫苗再次接種率,對降低乙肝感染率、提升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得出,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均為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的影響因素(P<0.05)。我國自1992年開始推行乙肝疫苗管理,部分體檢群眾因超出范圍,造成乙肝接種相關知識掌握欠佳,加之年齡越大群眾對自身健康專注度較低,導致主動再次接種疫苗認知不足;未婚但有戀人群眾發(fā)生性行為頻次較單身人群高,對保護自身安全等行為,自主性更高,相關了解更多,但已婚人群除上述原因外,KAP水平高可能與優(yōu)生優(yōu)育亦密切相關;農民、工人相較于企業(yè)員工文化程度較低,無法正確認知乙肝對自身健康及生命危害程度,加之對相關社會宣傳關注度較低、無定期體檢習慣等,導致KAP水平較低;城鎮(zhèn)居民因交通、醫(yī)療、經濟收入等方面均高于農村居民,且了解乙肝危害、再次接種途徑較多,KAP水平較高;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者較正常群眾,日常注意事項更多,對相關防治工作了解度更多,對再次接種行為積極性更高,KAP水平更高[4]。
針對上述影響因素,臨床可制定相應干預措施,如:①通過于社區(qū)、體檢中心大廳張貼海報等形式進行乙肝再次接種宣傳,重點可列舉僅接種1次可致后果等,同時向體檢人員行健康宣教,增加群眾乙肝疫苗知識掌握度;②設置熱線電話與咨詢臺,可通過解答群眾相關疑問,提高再次接種疫苗知識掌握程度,并于咨詢臺放置本院自制乙肝疫苗再次接種知識手冊,便于咨詢群眾閱讀及攜帶;③重點宣傳婚前、孕前階段,促使相關群眾了解乙肝防治措施及再次接種乙肝疫苗重要性,為有意愿再次接種人群提供方便、及時接種服務[5]。
綜上所述,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居住地、周圍長期生活人中存在HBsAg陽性均為普通體檢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種KAP評分的影響因素,臨床應根據(jù)上述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提高群眾KAP水平,提高疫苗再次接種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