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4001)趙慶
胃癌是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5年生存率<20%,每年我國因胃癌死亡人數(shù)達25.21/10萬,嚴重威脅患者健康[1]。早期診斷是臨床干預的重要前提,影像學檢查是臨床最常用方式。64層螺旋CT(64-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MSCT)掃描近年來不斷改進,且各種后處理軟件的開發(fā)應用明顯提高其臨床檢測準確率,對分析病灶大小、浸潤程度、遠處器官轉移情況均有一定價值[2]。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磁共振成像的重要方式,通過分析水分子彌散運動顯示病灶部位,且對形態(tài)學改變前功能性變化有較好顯示,有助于分析淋巴結轉移情況、病灶侵襲性,對病灶分化級別判定有積極作用[3]。本研究選取我院胃癌患者,以分析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對胃癌N分期診斷的價值。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4月-2021年1月胃癌患者91例,其中男48例,女43例;年齡48-66歲,平均(56.89±4.20)歲。納入標準: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且分期明確;合并腹痛、納差癥狀;臨床資料完善;可耐受手術。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掃描圖片不清晰。
1.2 方法 ①病理學檢查:胃鏡下取活組織送檢,通過常規(guī)切片、染色,于顯微鏡下觀察。胃癌N分期標準:N0: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1:存在1-6個淋巴結轉移;N2:存在7-15個淋巴結轉移。②DWI檢查:儀器選擇美國GE公司的3.0TMRI超導型掃描儀,患者檢查前1d流質飲食,口服聚乙二醇,檢查前6h禁食,檢查前10min肌注鹽酸山莨菪堿,固定身體,預防呼吸不均勻影響掃描;采用常規(guī)盆腔軸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矢狀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軸位DWI掃描。判斷標準:由我院兩名高年資醫(yī)師以盲法閱片,綜合分析病灶大小、位置、胃壁深度、信號特點、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評價N分期。③64-MSCT檢查:儀器選擇西門子64-MSCT,檢查前禁食8h,檢查前飲水約1000ml,充盈胃腔,取仰臥位,指導屏氣方法,行常規(guī)平掃及動態(tài)增強掃描,動脈期28-30s、靜脈期70-75s、平衡期150-180s,注射80-100ml增強劑碘海醇,速率2.8-3.0ml/s;掃描參數(shù):電流200-300mA,電壓120kV,窗寬250HU,窗位50HU,層厚5.0mm,掃描范圍上至膈肌頂、下至恥骨聯(lián)合水平,進行全腹部掃描。判斷標準:將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0.75-1.00mm薄層重建,并通過后處理技術處理數(shù)據(jù),由我院兩名高年資醫(yī)師分別獨立閱片,通過多平面重建多角度觀察病灶,綜合分為病灶形態(tài)、厚度、大小、分層結構、淋巴結轉移情況。淋巴結累及標準:胃周結節(jié)短徑超過6mm,胃周以外結節(jié)短徑超過8mm,非血管性軟組織結節(jié)。脂肪間隙累及標準:胃壁外側脂肪密度增高,呈斑片狀或絮狀。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采用Kappa值檢驗DWI、64-MSCT單獨與聯(lián)合檢查與病理學檢查結果的一致性,其中Kappa值<0.4為差,0.4-0.75為較好,>0.75為好,檢驗標準α=0.05。
2.1 手術病理分期結果 經(jīng)病理學檢查,91例患者N分期結果為N0期21例,N1期37例,N2期33例。
2.2 DWI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DWI檢查N0分期準確率為76.19%,N1準確率為86.49%,N2準確率為84.85%,符合率為83.52%(χ2=101.934,Kappa指數(shù)=0.745,95%CI為0.597-0.893)。見表1。
表1 DWI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2.3 64-MSCT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64-MSCT檢查N0分期準確率為71.43%,N1準確率為72.97%,N2準確率為72.73%,符合率為72.53%(χ2=62.788,Kappa指數(shù)=0.580,95%CI為0.433-0.727)。見表2。
表2 64-MSCT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2.4 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N0分期準確率為95.24%,N1準確率為97.30%,N2準確率為96.97%,符合率為96.70%(χ2=165.386,Kappa指數(shù)=0.949,95%CI為0.801-1.097)。見表3。
表3 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與手術病理分期結果的準確率及符合率
內鏡、鋇餐、CT是臨床常見胃癌檢查方式,其中鋇餐可顯示包括胃小溝、胃小區(qū)在內的胃黏膜結構,具有多時相成像,但其局限性在于難以發(fā)現(xiàn)小病灶;胃鏡檢查可在直視下觀察胃黏膜病變,并取材活檢,但對黏膜外病變難以發(fā)現(xiàn),尤其對脾臟、肝臟、腎上腺等遠處器官淋巴結轉移,診斷難度較大。此外,超聲檢查對僅侵犯黏膜及黏膜下層的診斷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但難以多角度全面重建觀察病灶,不利于術前分期診斷。明確胃癌患者術前分期是制定手術方案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分析更準確的術前分期檢查方案有重要意義。
常規(guī)CT對胃癌分期診斷準確性有一定爭議,一般準確率為60%左右[4]。與常規(guī)CT相比,64-MSCT具有掃描速度快、層厚更薄、空間分辨率及時間分辨率高等特點,聯(lián)合動態(tài)增強掃描可在短時間內完成三期掃描,有助于減少呼吸偽影,可更準確顯示胃腔及病變部位。同時64-MSCT可通過多平面重組準確定位病灶位置,可進一步分析病灶形態(tài)、周圍浸潤情況、淋巴結形態(tài)、密度、強化方式、大小等,為臨床提供更多信息。本研究中64-MSCT對胃癌N分期檢查準確率均在70%以上,與常規(guī)CT相比有所提高,但與手術病理學一致性相比處于較好水準,說明對胃癌N分期診斷仍有提高空間。
DWI是通過檢測水分子微觀擴散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分析組織結構、細胞密度等信息,明顯反映正常組織成分及細胞密度、病灶組織成分及水分子狀態(tài)[5-6]。一般而言,腫瘤組織生長具有致密性,且核漿比例較高,隨著腫瘤進展細胞體積、核漿比例進一步擴大,導致水分子自由擴散運動受限,DWI檢查顯示為高信號特點。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DWI檢查N0分期準確率為76.19%,N1準確率為86.49%,N2準確率為84.85%,符合率為83.52%,與手術病理學檢查一致性好。進一步分析顯示,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N分期準確率及符合率均明顯高于DWI、64-MSCT單獨檢查,說明二者聯(lián)合可進一步提高胃癌N分期準確率及符合率。提示臨床在進行術前胃癌N分期診斷時,可選擇DWI掃描,對掃描結果存疑的可進一步聯(lián)合64-MSCT檢查,以確保掃描結果準確率。此外,結合臨床實際,在進行胃癌分期掃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64-MSCT掃描應注意把握掃描時機,捕捉增強強化高峰時間,以充分顯示病灶部位,對提高64-MSCT有一定意義;全面綜合分析病灶浸潤深度、漿膜層累及情況、淋巴結及遠處器官轉移情況,以降低漏診、誤診風險;對受檢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囑定期復查,以盡早發(fā)現(xiàn)。
綜上所述,DWI聯(lián)合64-MSCT檢查在胃癌患者N分期診斷中有重要價值,可提高檢查準確率及符合率,有助于分析腫瘤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手術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