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
大慶龍南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黑龍江 大慶 163453
我國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據(jù)統(tǒng)計,截至到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為1.17億,高居世界首位,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水平的加劇,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爆發(fā)式增長,已經(jīng)成為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1-2]。根據(jù)糖尿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顯示,預計到2045年,2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1.45億人。2型糖尿病,也稱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主要是因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而導致高血糖癥狀,長期高血糖會誘發(fā)末梢血管病變、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腎臟病變等,其并發(fā)癥可涉及全身各組織器官,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加重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社會的醫(yī)療壓力[3-5]。利拉魯肽為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家族的一員,于2011年4月獲國家食藥監(jiān)局批準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6-7],除降糖外,利拉魯肽還具有降低患者體質(zhì)量、控制患者食欲、改善胰島細胞功能、降低心血管風險等作用[8-10]。該研究選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來該院治療的7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來該院治療的7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7例,其中對照組男14例,女23例;年齡39~60歲,平均年齡為(48.26±5.66)歲;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6.06±2.11)年。觀察組男12例,女25例;年齡41~62歲,平均年齡為(49.78±4.92)歲;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5.23±1.8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2011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和BMI>24 kg/m2,年齡>18歲[11];②病例資料完整;③此次調(diào)查研究均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書,并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如心腦疾病、肝腎疾病、嚴重軀體疾病等;②對研究的藥物過敏或者高敏體質(zhì);③中途放棄治療或其他原因?qū)е炉煶滩蛔?;④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002 3371,規(guī)格0.85 g×20片),初始劑量為0.85 g/次,1次/d,根據(jù)患者的藥物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至2次/d。觀察組患者在服用與對照組相同的二甲雙胍藥物基礎(chǔ)上,給予皮下注射利拉魯肽注射液(國藥準字J20160037;規(guī)格3 mL:18 mg),初始劑量0.6 mg/次,1次/d,1周后增加劑量至1.2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4個月。
①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質(zhì)量和體質(zhì)指數(shù)(BMI),BMI=體質(zhì)量(kg)/身高(m2)并進行對比分析。
②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原理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lc)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
③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變化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
④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期內(nèi)發(fā)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較兩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體質(zhì)量和BMI指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體質(zhì)量和BMI指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質(zhì)量與BMI情況比較
組別 治療前體質(zhì)量(kg) 治療前BMI指數(shù)(kg/m2) 治療后體質(zhì)量(kg) 治療后BMI指數(shù)(kg/m2)觀察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87.21±10.05 86.43±9.64 0.341 0.734 30.17±3.56 29.22±3.62 1.138 0.259 78.15±9.36 82.75±9.12 2.141 0.036 26.22±3.45 28.04±3.97 2.105 0.039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FPG、2 hPG和HbA1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組別FPG(mmol/L)2 hPG(mmol/L)HbA1c(%)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9.92±1.32 9.86±1.17 0.214 0.835 6.21±1.04 7.19±1.96 2.688 0.012 14.34±1.22 14.61±1.06 1.023 0.309 10.12±1.18 10.97±1.34 2.904 0.008 9.34±0.87 9.28±0.82 0.313 0.756 7.44±1.09 8.12±1.15 2.614 0.01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血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TC、TG、LD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HDL水平明顯提高,但是兩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
指標時間對照組(n=37)觀察組(n=37)t值 P值TC TG LDL HD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6.27±1.14 5.88±1.27 2.57±0.92 1.89±1.23 3.41±0.91 3.17±0.87 0.81±0.63 0.91±0.57 6.42±1.55 5.24±1.34 2.48±1.17 1.27±1.12 3.38±1.08 2.72±0.91 0.84±0.71 1.09±0.42 0.465 2.108 0.374 2.271 0.125 2.169 0.188 1.551 0.638 0.043 0.721 0.026 0.904 0.032 0.854 0.132
在4個月治療期間內(nèi),對照組有2例患者發(fā)生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有3例患者發(fā)生心率失常,3例患者發(fā)生心肌梗塞,心血管發(fā)生率為21.6%(8/37),觀察組有1例患者發(fā)生心率失常,無心肌梗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發(fā)生,心血管發(fā)生率為2.7%(1/37),觀察組患者心血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54,P<0.05)。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終身性疾病,目前尚沒有完全根治的方式,因此除了病情很輕的患者可以通過嚴格生活方式干預外,絕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需要常年用藥維持血糖穩(wěn)定。有研究表明[12-13],眾所周知,肥胖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關(guān)系非常密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病情迅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2007—2008年中國糖尿病和代謝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有約2/3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超重或肥胖,因此,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采用降糖藥物的同時還需要注意減輕患者的體質(zhì)量,在《中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管理專家共識》中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患者的管理應將降糖、減重雙管齊下,綜合評估患者血糖和肥胖程度。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治療的首選藥物,通過作用于肝臟抑制糖異生減少肝糖輸出,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抑制或延緩胃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實現(xiàn)降糖作用,但由于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效果不理想,故亟需選擇可以替代或聯(lián)合二甲雙胍的藥物,利拉魯肽是GLP-1類似物,與天然人GLP-1同源性高達97%,可以替代GLP-1在人體內(nèi)激活其受體而產(chǎn)生腸促胰島素的作用,進而發(fā)揮降血糖的功效,利拉魯泰降血糖呈血糖濃度依賴性,故大大降低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14]。有研究表明[15-16],利拉魯泰可以激活Hippo-YAP信號通路抑制脂肪干細胞的增值及成脂分化,促進脂肪分解,降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輕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在王欣等[17]的研究表明利拉魯肽、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顯著降低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種血脂指標和內(nèi)臟脂肪面積。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證醫(yī)學證明,利拉魯肽在顯降低血糖的同時,還可以降低體質(zhì)量,并且患者越肥胖,減重效果越佳[18-21]。在吳愛芹等[22]的研究中證實利拉魯肽顯著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質(zhì)量,在余淑芳等[23]的研究中利拉魯肽可以治療其他降糖藥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外,由于其作用機制不消耗胰島β細胞進而發(fā)揮降血糖、血脂的功能,所以與其他降糖藥長期服用會造成胰島β細胞衰竭相比,利拉魯肽更具有用藥持久的優(yōu)勢。在南靜等[24]的研究中證實利拉魯肽不僅可以降低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質(zhì)量,還可以胰島功能的影響。
該研究基于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降糖、降脂、降低體重以及改善胰島細胞等功效,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變化,進一步證明利拉魯肽的臨床優(yōu)勢,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體重減輕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F(xiàn)PG、2 hPG、HbA1c、TC、TG、LDL都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0.05),兩組患者HDL水平均明顯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1.6%(P<0.05)。
綜上所述,采用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具有降低體制指數(shù)、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