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療科,福建 福州 350004
近年來因人們經濟水平不斷升高、飲食結構改善,人們方式有所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壓、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再加上我國老齡化進程較為嚴峻,在這種情況上導致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數量增多[1]。合并發(fā)生高血壓以及糖尿病以后對于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較為嚴重,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會引起糖代謝紊亂以及動脈硬化,高血壓在發(fā)生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血管壁增厚,在這種情況下增加了視網膜病變以及血管病變的風險性,兩種疾病同時出現(xiàn)以后會加重患者病情,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為此對確診后的患者需要給予其科學以及合理的干預措施[2-3]。目前針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主要通過胰島素、降糖藥物、控制飲食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常用藥物包含氨氯地平以及纈沙坦[4]。以往臨床上針對老年原發(fā)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大多情況下選擇單純用藥方式,但是越來越多的實踐資料證實采取單一用藥措施以后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為此該文展開對照研究(為2019年4月—2020年1月該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患者),旨在分析門診老年原發(fā)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于治療期間聯(lián)合應用纈沙坦和氨氯地平取得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對象均為該院門診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10例,選用方便抽樣法將納選對象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男37例,女18例;年齡60~81歲,平均(70.68±3.42)歲;病程1~10年,平均(5.61±1.04)年。觀察組男38例,女17例;年齡60~82歲,平均(70.76±3.40)歲;病程1~10年,平均(5.56±1.0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在該次對照研究期間納選對象臨床癥狀及體征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相一致;年齡均在60歲以上;臨床資料完整;在該次對照研究自愿參與;治療依從性較好;患者以及家屬對于研究內容具有知情權,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理論委員會批準該次研究。
排除標準:伴隨發(fā)生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者;患有精神類疾病、居住場所不固定者;對于該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癥狀或者用藥禁忌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語言溝通能力較差者;于研究中途退出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為其提供藥物干預以及胰島素治療措施,在治療期間進行患者血糖指標等相關數值變化情況的密切關注,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取藥物治療以及飲食干預,同時加強運動鍛煉指導[5]。
對照組以此為基礎應用單一用藥方式:選用藥物為纈沙坦膠囊(國藥準字H20040217)口服治療,在首次用藥期間將用藥劑量設定為80 mg,結合患者血壓水平波動情況進行用藥劑量的增加,最大用藥劑量≤160 mg/d[6]。
觀察組在該次治療期間聯(lián)合應用纈沙坦、氨氯地平,纈沙坦用藥方式和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國藥準字H20020468)口服治療,1次/d,5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6個月,在用藥期間依照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增加用藥劑量,氨氯地平最大劑量≤10 mg/d[7]。
血壓水平:治療前后對患者舒張壓、收縮壓等指標數值進行監(jiān)測和記錄。
血糖指標:采取治療措施前后詳細監(jiān)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等相關指標。
血壓控制達標率:分析治療后血壓指標控制于正常范圍內所占比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頭暈、惡心、嘔吐、面部潮紅等相關癥狀的發(fā)生概率。
臨床治療有效率:臨床治療效果通過監(jiān)測治療前后的血壓及血糖水平分析評估。顯效:采取治療措施以后血壓及血糖控制于正常狀態(tài)中,維持3個月未復發(fā);有效:采取治療措施以后血壓及血糖指標得到有效控制,指標數值明顯降低但是較高于正常值,治療效果維持3個月未見復發(fā)或者病情發(fā)展;無效:采取治療措施后血壓指標及血糖水平不僅沒有改善甚至存在惡化和加重現(xiàn)象[8-9]。
均應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糖指標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數值對比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數值對比
組別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血糖(mmol/L)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55)對照組(n=55)t值P值10.85±2.18 10.76±2.12 0.219 0.827 6.89±1.28 8.74±1.39 7.261<0.001 12.63±1.52 12.71±1.69 0.261 0.795 7.89±1.42 9.44±1.63 5.317<0.001 9.32±1.52 9.49±1.61 0.569 0.570 5.86±1.75 7.48±1.69 4.938<0.001
治療前,兩組舒張壓及收縮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上述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對比[(),mmHg]
表2 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對比[(),mmHg]
舒張壓 收縮壓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5)對照組(n=55)t值P值106.54±7.36 106.74±7.15 0.144 0.885 82.58±4.72 86.18±4.45 4.116<0.001 155.96±9.36 155.85±9.25 0.062 0.951 124.28±7.30 131.96±7.21 5.551<0.001
對照組患者血壓指標控制達標率為61.82%低于觀察組(87.2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達標率對比
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對比
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5.45%,觀察組為96.36%,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再加上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嚴重,導致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數量逐步上漲,對于人們生命健康具有嚴重影響[10]。高血壓以及糖尿病都屬于臨床實踐中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兩種疾病共同出現(xiàn)以后會互相影響。在治療期間如果發(fā)生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情況很容易導致患者血管硬化,發(fā)生血管病變進展,逐步出現(xiàn)內皮改變,導致患者動脈硬化加重,血壓水平逐步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壓[11]。原發(fā)性高血壓具有較高的治療難度,與糖尿病伴隨出現(xiàn)時進一步加重了冠心病以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概率,在血壓水平增高的同時引起血糖應激性增高,加重糖尿病病變[12]。由此可見高血壓和糖尿病呈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有效抑制病情變化具有重要作用[13]。目前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基礎性治療措施在于合理降糖,主要采取胰島素進行血糖水平控制,同時還需要應用合理的飲食干預措施,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血壓水平[14]。
此次對照研究所得結果顯示,應用治療措施前,對照組、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似(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血糖指標明顯降低(P<0.05);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指標數值相似(P>0.05);藥物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壓指標數值較低(P<0.05);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壓指標控制達標率具有明顯優(yōu)勢(P<0.05);對照組、觀察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相近(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所得數值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具體原因如下:纈沙坦屬于高血壓疾病治療的主要藥物,作為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作用機制主要表現(xiàn)為血漿水平升高,對于未封閉AT2受體、抗衡AT1受體產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具有理想的血管擴張以及血壓降低作用,此類藥物在實踐過程中毒副作用比較小,患者耐受性較高[15]。氨氯地平作為第三代鈣拮抗劑,其藥物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于心肌組織及平滑肌收縮取得刺激性作用,促使細胞外所存在的鈣離子經過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中,具有理想的血壓指標降低作用,具備獨特的藥代動力學,在機體組織中長時間保持于較高濃度,可以逆轉心肌肥厚[16]。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單獨應用纈沙坦以及氨氯地平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取得的降壓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高血壓和糖尿病相輔相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那么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臨床上采取聯(lián)合用藥方式,以期提高整體治療效果[17]。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應用不僅可以抑制平滑肌,預防心血管重構,還可以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血壓水平,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后提高胰島素敏感指數,增強了降壓以及降糖效果,安全性較高,療效可靠[18]。
綜上所述,于門診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治療期間聯(lián)合應用纈沙坦以及氨氯地平取得的治療效果理想,聯(lián)合作用后所發(fā)揮的協(xié)同作用可以降低胰島素水平,增加胰島素敏感指標,可以快速、穩(wěn)定的控制血壓水平,對提高血壓控制達標率及治療有效率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