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鄒麗蓮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3集團軍醫(yī)院血液內分泌科,福建 廈門 361000
2型糖尿病腎病是臨床中一種常見且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可能引發(fā)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在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的過程中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療?;颊咄蛉狈ο嚓P認知,導致疾病不確定感強,心理狀態(tài)不佳,加上血液透析造成營養(yǎng)丟失嚴重,不利于緩解病情[1]。而常規(guī)干預手段單一,對患者的宣教效果不佳,患者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支持。信息支持干預是指為處于應激狀態(tài)的患者提供針對化、個體化的咨詢、指導、建議,從而提高患者認知狀態(tài)[2]。該研究將2019年1月—2020年3月該院收治的63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給予信息支持團隊的干預,以探尋其對疾病不確定感、營養(yǎng)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將63例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1例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53.42±4.69)歲;糖尿病病程7~22年,平均(15.63±1.45)年;糖尿病腎病病程2~9年,平均(5.13±0.41)年。研究組32例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52.26±4.35)歲;糖尿病病程6~23年,平均(15.79±1.25)年;糖尿病腎病病程1~8年,平均(5.07±0.37)年。兩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項研究經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腎病相關診斷標準[3];②神志清醒,能主動配合;③知情自愿參與該研究。
排除標準:①腎臟器質性病變者;②診斷存在泌尿道上皮脫落、泌尿系結石或其他可引起蛋白尿癥狀者;③合并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嚴重感染、血液疾病、惡性腫瘤、重度營養(yǎng)不良、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者;④依從性差不接受隨訪者。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干預,內容包括建立健康檔案、心理調節(jié)、運動指導、飲食建議、危險因素干預、并發(fā)癥護理、電話咨詢、微信群干預等內容。
研究組給予為期12周的信息支持干預。①成立由專科醫(yī)師、護士長、專業(yè)護士組成的信息支持團隊,在查閱相關文獻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基礎上制定符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干預計劃。②第1周:評估患者情況并制定方案。先評估患者是否處于接受信息的最佳時間。在患者無不良情緒的情況下調查并核實患者文化程度、治療方法、發(fā)病原因、理解能力、服藥情況、飲食情況、活動情況等,了解患者目前需求。根據(jù)患者情況針對性講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案、運動指導、飲食建議等情況,在與患者溝通交流后共同探討制定針對切實可行的干預方案。③第2~4周: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講解。通過前期了解患者認知中的不足,通過多媒體、宣教手冊、微信、健康講座等方式進行宣教。對于重要信息可讓患者進行錄音備忘。對于記性不好的患者可采用反復宣教、圖表方式保證患者掌握情況。④第5~8周: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運動干預。與患者積極溝通,采用中醫(yī)情志療法對患者進行干預,了解患者需求和動機,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康復觀點。向患者講解合理飲食及運動的重要性,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健康手冊等方式對患者推送合理的飲食及運動治療方案。⑤第9~12周:給予患者同伴支持。加強患者間的溝通交流,組織病友交流會,鼓勵患者間經驗交流、相互鼓勵、分享自護經驗,解答患者疑問,指正患者不當操作,肯定患者護理成果,通過同伴間的交流增強自我護理能力。
比較兩組疾病不確定感、營養(yǎng)學指標以及焦慮抑郁情況。
兩組疾病不確定感采Michei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進行評定,量表包括33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值范圍1~5分,在評定過程中去除第15個條目,量表分值總分32~160分,分值越高表明疾病不確定感越高[4]。
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前白蛋白(PA)、轉鐵蛋白(TRF)、白蛋白(ALB)水平,并計算蛋白分解率(nPRC)和每日攝入蛋白量(DPI)[5]。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兩個量表均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值范圍1~4分,量表分值總分20~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6]。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疾病不確定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疾病不確定感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評分比較[(),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研究組(n=32)對照組(n=31)t值P值107.13±10.56 106.89±10.19 0.092 0.463 61.26±6.71 81.52±8.47 10.541<0.001 20.503 10.660<0.001<0.001
兩組患者干預前營養(yǎng)學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營養(yǎng)學指標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營養(yǎng)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營養(yǎng)學指標比較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
兩組患者干預前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焦慮、抑郁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比較[(),分]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SDS SAS研究組(n=32)對照組(n=31)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60.16±6.41(35.13±3.58)*#60.74±6.28(42.19±4.64)*61.52±6.19(33.13±3.81)*#61.79±6.25(43.13±4.71)*
血液透析可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治療可能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情況,加上患者對疾病了解認知片面,無法均衡攝入所需營養(yǎng)物質及合理運動,身體狀態(tài)不佳,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情緒。常規(guī)干預內容單一、通常規(guī)遵醫(yī)囑行事,未過多關注患者對信息的個體化需求,效果不佳。
信息支持是指在住院期間從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等方面滿足患者各方面信息需求,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有利于提高患者參與疾病治療及管理的能力[7]。
研究表明,疾病不確定感主要來源于患者缺乏一定的疾病相關知識、不明確疾病癥狀等,對患者治療和預后產生影響[8]。該研究中,給予研究組信息支持團隊的干預,結果干預后兩組疾病不確定感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信息支持團隊應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分析原因是因為信息支持團隊的干預在明確患者處于接受信息的最佳時間的情況下進行干預,編排各個信息點,通過反復強調、發(fā)放手冊、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幫助患者掌握相關知識、注意事項等,從而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
PA、TRF、ALB、DPI、nPRC是臨床常用的營養(yǎng)指標,可評定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9]。該研究中,干預后兩組營養(yǎng)學指標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信息支持團隊應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分析原因是信息支持團隊的干預可幫助患者精準了解自身病情,重視飲食和運動,從而合理有效地控制飲食、進行運動,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
該研究中,干預后兩組焦慮、抑郁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信息支持團隊應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析原因是通過信息支持可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采用中醫(yī)情志療法干預,可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康復觀點,改善生活態(tài)度,降低負性情緒[10]。
綜上所述,信息支持團隊應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