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緣人
貝原益軒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思想家。有一次他乘船遠(yuǎn)行,同船有一位書生,一路上高談闊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談古論今。貝原益軒始終一言不發(fā),靜靜傾聽,既不打斷也不批評,甚至還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不久,船靠岸了,按照慣例,船客臨別時要通報自己的姓名。書生這時才知道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一代大學(xué)問家。書生忸怩地為自己的班門弄斧向貝原益軒道歉,而貝原益軒也不過是笑著拍拍這位書生的肩膀。
笑而不語的沉默,是褪去年少輕狂之后,內(nèi)斂于心的睿智、從容有度的成長。正如北宋著名理學(xué)家邵雍所言:“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茍炫于外,鮮有不敗者?!奔炔桓哒{(diào)于眾,也不炫耀自己的擁有,就是在沉默里進(jìn)步與爆發(fā)。
笑而不語,顯的是一個人“知”的境界與胸懷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