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方
通過加快數(shù)字化進程、與社會機構合作舉辦多種文化活動、開設人文關懷項目等方式,各國圖書館在傳統(tǒng)服務之外,不斷賦予自身人文、社會等附屬功能,覆蓋更多受眾,成為貫穿線上線下的綜合性空間。
西班牙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圖書館:推動各年齡層民眾閱讀
在有馬德里“綠肺”之稱的麗池公園深處,隱藏著一座小巧精致的圖書館——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圖書館。這家圖書館以西班牙當代哲學家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命名,于2013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創(chuàng)立至今,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圖書館在推廣閱讀的同時,一直致力于打造面向所有居民的文化場所。該圖書館總面積約為3800平方米,除閱讀區(qū)外,圖書館還設置了配有電腦的上網(wǎng)區(qū)、兒童閱讀區(qū)、居民活動室、小組工作間、多功能廳、展覽廳等各種功能性場地。圖書館與當?shù)馗咝5葯C構開展合作,邀請教授、詩人等文化人士不定期來館舉辦新書發(fā)布會、文學研討會、科學講座、主題展覽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2015年開始,圖書館與馬德里兒童醫(yī)院合作,開展“閱讀帶來生機”項目,成為該圖書館的一大特色。
馬德里兒童醫(yī)院位于圖書館附近,是西班牙的兒科權威醫(yī)院。全國很多患有特殊或嚴重疾病的兒童都來此就診。讓患兒通過讀書得到心靈的治愈,成為“閱讀帶來生機”項目的出發(fā)點。為此,圖書館在醫(yī)院設立了閱覽室,為孩子們提供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與兒童文學作家及當?shù)貢旰献鳎陂営[室舉辦朗誦會、開展游戲活動,受到了病患兒童及家長的歡迎。
去年9月,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圖書館因舉辦多種活動和社會項目,推動各年齡層民眾閱讀,推廣文化傳播,獲得了西班牙出版商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2020年度西班牙國際圖書博覽會大獎。受到歐亨尼奧·特里亞斯圖書館的啟發(fā),馬德里市越來越多的公立圖書館增設了多功能廳和活動室等場所,為本區(qū)居民創(chuàng)建文化空間。
法國密特朗國家圖書館:讓民眾以便捷方式獲取文化資源
在法國巴黎東南部塞納河畔,坐落著一處由四幢鋼化玻璃結(jié)構大樓組成的獨特建筑群。大樓設計成打開的書本形狀,遠遠望去,宛如四本巨大的書籍相向而立,成為引人注目的城市坐標。這四本“巨書”是密特朗國家圖書館,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7個分館之一。該圖書館由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主持建造,館名由此而來。1996年底,圖書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規(guī)模巨大是密特朗國家圖書館的突出特色之一。圖書館占地7.8公頃,總面積35萬平方米,最多可同時容納3200名讀者。而浩如煙海的館藏更是凸顯了密特朗國家圖書館的“大”。據(jù)官方統(tǒng)計,該館擁有從16世紀到當前的約1330萬份館藏資料,包括各類書籍、歷史文獻、電影作品、音樂唱片等。此外,圖書館還有約95萬張微縮膠片和7萬余卷微縮膠卷,保存了大量學術論文、報紙等資料。據(jù)介紹,四幢主建筑的一半空間都作為圖書館藏庫使用。
2009年起,法國國家圖書館啟動大規(guī)模數(shù)字化進程。密特朗國家圖書館將電子化的書籍資料統(tǒng)一存儲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數(shù)字系統(tǒng)中。據(jù)統(tǒng)計,目前,該數(shù)字系統(tǒng)可直接查閱的圖書有近80萬本、期刊453萬份、圖片150萬張,并仍在以每月100萬頁的速度對館藏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通過這一系統(tǒng),民眾可以邊閱讀邊進行批注,并使用存儲設備對做有筆記的資料進行保存。
在便利民眾閱讀的同時,密特朗國家圖書館常年開辦展覽、音樂會、學術研討等文化活動,豐富市民生活。從2017年開始,該館每年舉辦一次“會說話的圖書館節(jié)”,包括讀書會、詩歌朗誦等活動。圖書館提供專業(yè)設備,將民眾朗誦的段落上傳到圖書館官網(wǎng),既為朗讀者留下紀念,也能讓沒來現(xiàn)場的人聆聽,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
如今,密特朗國家圖書館已成為當?shù)鼐用竦摹熬竦貥恕?,每年還吸引大量外國游客前來參觀。
德國斯圖加特市立中央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富有人文關懷的服務
德國斯圖加特市立中央圖書館坐落于該市的中心區(qū)域,于2011年10月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整座圖書館建筑呈正方形,外墻由混凝土整齊劃分成一個個小正方形的玻璃窗面,在夜間藍白兩色燈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個巨大的魔方。
目前,該圖書館已成為地標式景點,每天吸引數(shù)千名各國游客前來參觀。對于當?shù)厝硕裕瑘D書館不但詮釋了德國式的工業(yè)美感,更為人們提供了海量的閱讀及視聽資源。該館藏書總數(shù)約50萬冊,超過斯圖加特各市立圖書館藏書總數(shù)的1/3。館藏資料還包括電影資料、音樂制品、報紙雜志和數(shù)字化資料等。世界知名的斯圖加特國際動畫節(jié)1982年在該市創(chuàng)辦。受惠于這一優(yōu)勢,圖書館還開辟了動畫電影專區(qū),使訪客有機會觀賞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8000部動畫電影。
近年來,圖書館與多家斯圖加特地區(qū)的文化機構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人們了解當?shù)匚幕峁┱故敬翱?。例如,圖書館在5層設立了“斯圖加特文學舞臺”,專門展示該市及周邊地區(qū)知名作家的作品集。為支持青年作家更好發(fā)展,圖書館不定期邀請他們來此舉辦講座、研討會等,與讀者和市民進行互動交流。在底層入口區(qū)域,圖書館設立了一處由16塊大型顯示屏組成的虛擬畫廊,常年展示當?shù)禺嫾业漠嬜鳌?/p>
與此同時,圖書館還為讀者提供富有人文關懷的個性化服務。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該館從2013年1月啟動的“失眠者圖書館”。這一特殊的“圖書館”在東入口附近,由34個智能資料格構成。這里共存放有包括圖書、有聲讀物和DVD在內(nèi)的約400種館藏資料。在智能資料格的中控屏幕上,人們點開不同格子的序號,就能查到每個資料格還有哪些資料尚可借閱,并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選取。讀者使用自己的借閱卡,可以在夜間刷卡入館。這一新型設施打破了傳統(tǒng)圖書館開放時間上的限制,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天候自動借書系統(tǒng)。
斯圖加特市的圖書館發(fā)展歷史可追溯至1901年。一個多世紀以來,各家圖書館一直致力于為民眾提供更多閱讀資源和更加便利化的服務。作為斯圖加特市規(guī)模最大的區(qū)域圖書館之一,市立中央圖書館的運營體現(xiàn)了該市眾多區(qū)域圖書館的總體發(fā)展模式。德國作家、翻譯家約阿希姆·卡爾卡表示,一座好的圖書館就是無論在深夜里還是大雨中,都能為讀者提供閱讀的場所,“毫無疑問,斯圖加特市的眾多圖書館完美契合了這一要求?!?/p>
(源自《人民日報》)
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