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沙
摘要:目的:探討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采用康復訓練護理對臨床效果及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廣西骨傷醫(yī)院進行治療的尺橈骨雙骨折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護理,對比兩組前臂功能改善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護理3個月后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腕尺偏及腕橈偏活動度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5.64±7.33)分,高于對照組的(73.28±5.5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護理有利于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尺橈骨雙骨折;康復訓練;護理;功能恢復
尺橈骨雙骨折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在青少年群體中發(fā)生率較高,多因外界直接或間接暴力導致人體骨折端發(fā)生旋轉或重疊、側方移位或成角移位等錯位[1]。如果治療不當,會造成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影響患者肢體功能,給其工作與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利。目前,臨床對于尺橈骨雙骨折多采取手術治療,但僅依靠手術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無法達到很好的康復效果。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能夠對骨折端組織產(chǎn)生刺激,加快骨痂的形成及愈合,良好地促進關節(jié)靈活度的提升和肌肉力量的改善[2]。本研究主要探討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采用康復訓練護理對臨床效果及功能恢復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廣西骨傷醫(yī)院進行治療的尺橈骨雙骨折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35.12±10.85)歲;骨折部位:左側21例,右側15例。對照組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齡(34.74±11.61)歲;骨折部位:左側17例,右側19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尺橈骨雙骨折;(2)患者和家屬在詳細了解本研究內容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在認知方面存在障礙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醫(yī)囑按時給藥、指導患者科學膳食、宣教骨折知識、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預防感染,做好病房衛(wèi)生,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康復訓練護理:(1)體位訓練: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患肢手部運動指導,如張手運動、握拳運動、手指活動,給患者演示和講解患肢肩關節(jié)運動的操作要領及體位訓練的注意事項,引導患者開展肩關節(jié)、前臂肌肉等收縮運動,每個動作保持10~15 s,運動時間為10~15 min/次,3~4次/d。(2)主動、被動訓練:針對長時間臥床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引導其進行主被動功能訓練,通過示范患肢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的正確活動方式,幫助患者掌握運動要領,讓患者循序漸進地開展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前臂旋轉以及各關節(jié)用力性抗阻運動。同時,護理人員還可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按摩、推拿等被動活動,促進患肢肘、腕關節(jié)活動功能的恢復。每天3~4次,每次10~15 min。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護理3個月后前臂功能改善情況,包括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腕尺偏及腕橈偏活動度。比較兩組護理3個月后對康復護理的滿意度,分值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前臂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護理3個月后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腕尺偏及腕橈偏活動度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5.64±7.33)分,高于對照組的(73.28±5.5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尺橈骨骨折是指尺骨干和橈骨干同時發(fā)生的骨折,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患肢出現(xiàn)腫脹、疼痛、畸形以及肢體功能障礙等[3]。除進行手術治療外,術后護理方式是尺橈骨雙骨折患者痊愈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術后護理不當,會造成骨折部位愈合延遲甚至不愈合,限制患者肢體活動,對其日常生活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能夠促進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前臂功能恢復,提升患者術后康復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腕尺偏及腕橈偏活動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進行康復訓練護理時,護理人員遵循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4],開展體位訓練、主動訓練幫助患者調節(jié)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等患肢關節(jié)活動度,增強患肢肌肉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采取被動訓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疼痛,對骨折部位恢復有一定改善作用。此外,本研究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護理時,幫助其減輕了骨折疼痛,緩解了因病痛產(chǎn)生的不良心理,提升了對病情康復的信心,促進了病情的康復,從而建立了友好的護患關系,滿意度也因此而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采取康復訓練護理方式可以促進骨折部位功能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可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王麗,劉霞,董豐琴,等.康復訓練護理在尺橈骨雙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07):186-187.
[2]閆長紅,于銘.快速康復護理對骨折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yī)學,2020,49(16):180-183.
[3]楊羽芳,何夢蓉,吳葉芬.尺橈骨雙骨折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訓練護理對其護理滿意度及前臂功能恢復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8(A1):379-380.
[4]張慧青,王亞絨.尺橈骨干雙骨折患者的康復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23(13):109-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