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蕾
游玩過幾個城市的古鎮(zhèn),我漸漸發(fā)現(xiàn),無論南方北方,古鎮(zhèn)的巷子里都掛起了油紙傘。碧瓦朱檐處,百年老店前,幾把油紙傘倒掛著,像是在用一種老物件的古典氣質(zhì),佐證著古老的建筑技藝與手藝招牌。雕梁畫棟的天工,你細(xì)看一下,那油紙傘上也有。
古巷偏愛油紙傘,或許是因為那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江南婉約古典的氣質(zhì),被這句詩刻進了油紙傘里。被中國傳統(tǒng)文化浸潤過的人,看見巷子里落起雨,油紙傘便成了最合理的期待。
我也喜愛油紙傘。作為一個不太喜歡風(fēng)雨偏又多情的人,撐一把喜愛的好傘,可以溫婉這風(fēng)雨兼程的路。
喜愛油紙傘,喜歡她的古意,喜歡她敬畏光陰、慢工出細(xì)活,更愛她的“骨骼”天然、寓意深遠(yuǎn)和遮擋風(fēng)雨時也堪欣賞的從容之美。
古老的傘的故事,我最喜歡魯班的版本。在這個版本里,最早的傘,是因愛意而撐開。著名的木匠魯班有大愛,他造出亭子,供在外勞作的人暫時避雨,但魯班自己常走在路上,沒辦法在風(fēng)雨中隨時停歇。魯班的妻子云氏,也想為他擋一擋風(fēng)雨。
她以亭為靈感,設(shè)計制造出遮雨的傘:以獸皮或絲綢為頂,收攏,如一捆竹;張開,似一片圓葉。傘,原來是可以握住的亭。
油紙傘,是更天然雅致的亭。
天做造物者,善用風(fēng)雨。雨落在田地里,稻粒灌漿,勞作的人躬身收成;雨落在山林里,竹木生發(fā),蜀南的楠竹又往上長了長。人做造物者,善于發(fā)現(xiàn)自然草木的無盡作用。古老中國的智慧,在造物者的手掌之間發(fā)揮到極致,他們?nèi)〔淖匀?,造一把實用又風(fēng)雅的好傘。
用桐油紙做的雨傘,被稱為油紙傘。這把古老的傘,一千多年了,一直在中國的文化意境里,緩緩地被撐開。油紙傘是漢族傳統(tǒng)工藝品之一,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
一把油紙傘,骨與皮都取自自然。光陰歷練,做油紙傘的老手藝人,懂得哪種木與哪種紙的相遇,會成就一把好傘。
瀘州的油紙傘制作工藝是中國油紙傘制作的代表,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蜀南多雨,竹海浩瀚,空翠水汽拔高了楠竹。海拔800米向陽而生的楠竹,骨子里的韌性和堅硬吸引了瀘州做油紙傘的手藝人。
智慧的手藝人,都是大自然的好獵人。萬物不虛此行,柿子青澀有青澀的好,他們將青油柿熬煮、萃取,柿子汁的黏度剛好讓桃花紙粘在傘骨上。用油桐樹果實壓榨出來的桐油,干燥快、防水防腐,是油紙傘的靈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水滋養(yǎng)著草木風(fēng)物,也養(yǎng)育著肯用心的人。
刷桐油之前,天青色等一場煙雨,傘面也在等一幅畫。千里江山、四時花枝、詩詞歌賦,很多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在傘骨成型后入畫、入傘,盎然古意,自此也入了心。
畫傘,真是一件浪漫事。將風(fēng)雨人生過出一點詩情畫意,是中國文化里特有的自信風(fēng)骨。歷史里給人生“畫傘”的人,你總會輕易想起幾個。撐一把油紙傘,既可擋雨也堪欣賞,從容且另有情致,簡直是一傘煙雨任平生。
桃花紙、柿子漆、楠竹、桐油……整個制傘過程,如大自然信手送出禮物,聽著就有樸拙詩意。一把油紙傘,來自天然,又回到天然之間。這樣的老物件,有極致的抱樸之美。
“骨骼”天然的油紙傘,在光陰里緩緩而成?!肮ば蚱呤腊?,搬進搬出不肖算”,油紙傘的制作程序有多繁雜,民間諺語總結(jié)過。做傘骨,“鋸竹、刮青、劃墨、削骨、鉆孔、穿簽等二十多個環(huán)節(jié)”;做傘面,“切紙、定版、石印、糊傘、抹油等十幾道工序”。做傘的手藝人慢工出細(xì)活,一步一步來,細(xì)致、誠懇,亦從容。
剩下的,就交給光陰了。一把好的油紙傘,需要一段好的陰翳時光來成全。陽光強烈或陰雨連綿,都會影響到傘骨成型和紙面平整。做傘的人,敬畏光陰規(guī)律,急不得。他明白,好傘,需要等。
做一把油紙傘,就像種莊稼,要敬畏天時,也靠天收。
人生很多美滿的事,何嘗不像一把油紙傘?用至誠付出的因,等一個沉淀的果。
武漢非遺記錄片《浮生一傘》里有句話:“六十四根長短骨,寓意著乾坤八卦。扎在傘頭的四維方巾,代表禮義廉恥。到今天,誰還記得?傘上面,還系著。”
世人敬畏的天地、在意的道義,都借一把油紙傘,委婉地說、鄭重地說。小小的傘,其實厚重得很。
小白蛇澆透臨安,只為借許仙的那把傘。千古奇緣,從借傘開始,在故事的傳唱中,油紙傘也成了恩愛百年的象征。
年輕的戀人,或許還未曾品味過油紙傘的制作工藝和深意內(nèi)涵,但他們以愛意凝眸一把傘,是因為鐘情于一個美好的愿望:一起撐開一個圓滿,撐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
一把油紙傘,因此番種種,擁有著幽微深遠(yuǎn)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也有著寓意人生、祝福人生的道理。
于是,在古鎮(zhèn)、老店、展館,在每一個有心留存、呈現(xiàn)中國文化的地方,油紙傘一把一把被撐開、掛起。在過客的偶爾一瞥中,提供著雋永的古意。
今年五月,在瀘州高鐵站,三把“油紙傘”被溫柔“打開”,直徑超二十米的采光天窗依照油紙傘傘面打造,仰望穹頂,城市的詩意如傘,被輕輕高舉,那是一個城市的文化驕傲。
總有人或城市,以自己的方式,留住了心中的油紙傘。
現(xiàn)在的傘,鋁骨鐵骼,折疊后盈盈一握,方便攜帶,在體積和重量上比油紙傘輕巧很多,在文化內(nèi)涵上也輕巧很多。城市的街頭,很難遇見一把油紙傘了,但我們在心上,仍然可以去記著、偶爾回味著油紙傘的深遠(yuǎn)內(nèi)涵。
在生活里,我可能永遠(yuǎn)不會撐著一把油紙傘走在雨中,但人生的風(fēng)雨撲面而來時,我希望能想起這一把油紙傘,在心上撐起,提醒自己,眼里除了有風(fēng)雨,還可抬頭看一看詩與畫。
你的心里是否也曾有過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或許她從未真實地?fù)沃话褌阍谀愕难凵窭镒哌^,只是你的心,為她送了一把名叫“掛念”的傘。你希望,她在自己的人生里能夠記得撐開那把“油紙傘”,緩緩又款款,不怕風(fēng)雨,不忘詩意,一傘煙雨任平生,游衍風(fēng)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