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琴 胡夢嬌 龍方媛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時22分,托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拖曳著紅色尾焰升空,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成功送入太空!
與此同時,遠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云湖橋鎮(zhèn)的飛欄村,高清電視機前,湯洪波的父親湯海秋和母親伍蘭清激動地站了起來。
看到新聞畫面里湯洪波和戰(zhàn)友朝著屏幕作出OK的手勢,伍蘭清忍不住淚流滿面:11年,兒子終于夢想成真了;看到湯洪波在太空艙內丟筆玩耍的慢鏡頭,她又不禁破涕為笑:這孩子,還是那么調皮。
母親的放手·調皮
調皮可以說是湯洪波兒時的主旋律。
伍蘭清回憶說,小時候家里不富裕,雞蛋是唯一能換錢的東西,除了孩子們過生日,平時是絕不能上餐桌的。結果,湯洪波不僅吃了,還吃得“很講究”。
三年級的一天下午,湯洪波打完籃球餓壞了,碰巧看見母雞咯咯咯地飛出來—它下蛋了。他靈機一動,美滋滋地吃了個煮雞蛋。吃完的一瞬間,他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自己吃的不只是雞蛋,而是家人的口糧。要是被父母知道了,肯定逃不掉胖揍。
轉念一想又心存僥幸,如果他不說,可能也沒人發(fā)現(xiàn)。結果,沒過幾天,這事兒就被鄰居爺爺?shù)恼嬲\夸獎給捅出來了。
老人家滿臉羨慕地對伍蘭清說:“你家大兒子真聰明啊,居然知道把雞蛋放到吹壺里面煮!”其實一開始湯洪波用的是大鐵鍋,可不管加多少水,雞蛋總是浮在水上,煮不熟。后來,他看見了煮水的吹壺就明白了。
被戳穿后,湯洪波低著頭磕磕巴巴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并表示事出有因:“媽,家里沒吃的,我實在太餓了?!币娝@個可憐樣兒,伍蘭清著實不忍,說道:“肚子餓了,吃一個雞蛋怎么會說你呢?下次餓了跟媽媽說,媽媽給你做?!?/p>
這一次有驚無險,湯洪波的調皮指數(shù)直線上升,這回改煎雞蛋了。誰知,他剛把雞蛋倒到煤爐上,就聽到母親喊他一起去花生地拔草。為了不被發(fā)現(xiàn),他只好硬著頭皮跟了去。
結果一忙就把這事兒給忘了,準備回家時才想起來,他趕緊三步并作兩步往家跑—雞蛋早已被燒得焦黑。來不及多想,他鏟起黑雞蛋飛快地扔進了潲水缸里。過了幾天,雞蛋浮了起來,湯洪波又被發(fā)現(xiàn)了。
伍蘭清心疼兒子,知道他偷吃也是迫不得已,但也意識到了問題,嚴肅地告訴他,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浪費糧食,食物來之不易,時刻都要珍惜。湯洪波是個聰明的孩子,誠懇認錯。
在家里調皮,在學校也不省心。小學四年級時,湯洪波差點被學校開除,盡管后來得知那是虛驚一場。
當時,有一面紅旗太過破舊無法再使用,老師就把它卷起來放在了禮堂。男孩子爭強好勝,就打起了這面紅旗的主意:誰跳得最高誰就是老大,標準就是看誰能摸到紅旗。湯洪波愛打籃球,彈跳力沒得說,不等別人湊近,他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起來,三兩下就抓到了紅旗的邊角,一用力紅旗被扯破了。見狀,其他幾個男孩子作鳥獸散,湯洪波非但沒成為老大,反而被老師抓住了,還說要開除他。
湯洪波被嚇壞了,不敢跟老師解釋,更不敢和父母說。第二天吃過早飯后,他和往常一樣背起書包,告訴奶奶要去上學啦,其實是偷偷地躲進了山上,中午也不敢回家吃飯,下午估摸著放學了才回來。連續(xù)兩天湯洪波都沒有去學校,直到第三天被村里放牛的爺爺發(fā)現(xiàn),伍蘭清才知道個中原委。她心疼孩子也很自責,孩子兩天沒有上學,自己卻不知道。再想想孩子這么調皮和自己也不無關系,平日忙著干農活兒,疏于管教,這才惹出了事。
但不管怎樣,事情發(fā)生了就要勇敢面對。伍蘭清很認真地對兒子說:“你是男子漢,男子漢做錯了事,就要承擔責任,不能躲。”隨后,她親自帶著湯洪波去了學校。老師說,開除其實是嚇唬孩子的話,沒想到他當了真,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
盡管是虛驚一場,但的確是湯洪波有錯在先,犯了錯就必須勇敢承認,更要及時改正。伍蘭清不僅讓湯洪波向老師認了錯,還主動提出賠償。
說起湯洪波的調皮事,伍蘭清根本停不下來。她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不懂什么高深的教育理念,但她知道小孩子調皮搗蛋,對什么事都充滿好奇,吃虧或是犯錯都是必經(jīng)的成長,為人父母幫忙把握大方向就好,其余的就讓孩子放手去做。
父親的身教·承擔
母親伍蘭清有原則的放手讓湯洪波的童年充滿了樂趣,而父親湯海秋無言的身教則成就了他的人生底色:吃苦耐勞、要強上進。
因為家在農村,湯洪波一家四口的生計都靠父母種田為生,尤其離不開湯海秋。村里人都知道,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家外,湯海秋都是一把好手。
自家的農活兒自不必說,湯海秋還會給磚窯燒火。要知道,泥磚坯能否燒成高質量的青磚,火候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湯海秋技術過硬,還特別負責,凡是由他燒火的磚窯都無一例外地出得一窯好磚。但是,這個活兒特別累,一來必須在晚上干,二來持續(xù)時間特別長,短的要四五個小時,長的則要十多個小時。盡管辛苦異常,他卻從沒偷過懶,更沒抱怨過。所以,大家都喜歡請他去燒火。
每到雙搶季節(jié),湯海秋一邊忙自己的活計,一邊給其他農戶犁田。一季下來,差不多要犁60多畝水田。忙完了這陣子,他就會馬不停蹄地利用農閑時間在外面做短工。
像很多中國父親一樣,湯海秋很少和湯洪波有言語的溝通交流,卻時刻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他。湯洪波打小就知道干活兒,6歲多就開始燒飯了。因為個子矮,灶臺高,他就站到椅子上炒菜,小他兩歲的弟弟也蹲在灶臺下幫忙燒火。父母回家時,兄弟倆已經(jīng)做好了飯。
一回生、二回熟,每一次湯洪波都要求自己努力進步一點點。有一次母親生日,家里來了很多親戚為她慶生。湯洪波大膽毛遂自薦:“媽,今天是你生日,你歇著,我來做飯?!币娔赣H不太放心,湯洪波把她拉到一旁,說:“你在旁邊看著我,要是搞錯了你就喊我?!苯Y果,伍蘭清全程沒說一句話,也沒動一次手,湯洪波一個人搞定了兩桌人的飯菜,親戚們直夸他做得好。
湯洪波家務活兒做得溜,插秧割稻也非常熟練,就連裝谷打谷都能一氣呵成。一天下來,常常汗流浹背,滿臉黑灰,他都毫不在意,僅能看見的兩只亮眼滿是笑意。
他還經(jīng)常幫家里割草喂魚、上山打柴。有一次,天快黑了,湯洪波還沒回來。伍蘭清趕緊去找,快到山腳下時,看見他背著一大捆柴一步一挪艱難地走著,小臉憋得黑紅?!氨巢黄?,就少砍一點咯,下次砍多了,你就分幾次背回家?!蔽樘m清邊說邊背起了柴,湯洪波則默默記在了心里,想著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不管是家務還是農活兒,湯洪波都表現(xiàn)出了和父親一樣的吃苦耐勞、要強上進,學習亦如此。1995年秋,部隊來到湯洪波所在的湘潭市第十七中學招飛,湯洪波幸運地成了全校20多個報名者中唯一入選者。然而入學后,湯洪波的體能成績卻在班里墊底。為此,他每天風雨無阻地刻苦鍛煉,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一年后,終于從墊底“跑”到了優(yōu)秀。
不僅體能成績優(yōu)秀,湯洪波的飛行成績也經(jīng)常得滿分。除了常規(guī)學習和訓練外,他總給自己加小課,拿著飛機模型一遍遍地比畫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在腦子里不停地琢磨眼手腳的協(xié)調動作。最終,湯洪波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并成為飛行大隊長。
“我一直加倍努力,爭取實現(xiàn)更大進步?!?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湯洪波在過五關斬六將后順利入選。從航空到航天是一個巨大的跨越,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zhàn),體質訓練、航天環(huán)境耐力與適應性訓練、專業(yè)技術等幾大類上百個課目,既挑戰(zhàn)學習能力,更挑戰(zhàn)生理與心理極限。
透過新聞報道,我們早已知曉這其中的萬千艱辛。但關于這些,湯洪波從未向父母透露過一個字。湯海秋也只是偶然聽人說,湯洪波訓練后累得樓都爬不上去了。他不放心,也不敢和妻子說,只好悄悄問了兒子,而湯洪波只是淡淡地笑笑。
知子莫若父。湯洪波太了解自己兒子了,雖然時常調皮,但在關鍵的事情上從不含糊;雖然不善言談,但做事絕對吃苦耐勞,而且不達目的不罷休。無需多說,時間見真章。
家人的牽掛·圓夢
雖然兒子不說,丈夫也不問,但身為母親,伍蘭清卻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兒子。
其實,湯海秋和伍蘭清對兒子從事的行業(yè)了解并不多。當初湯洪波報名去當飛行員,伍蘭清偷偷和人打聽過。只聽一個在機場工作的親戚說,做飛行員是很危險的一件事,當時她心里就“咯噔”一下。可兒子喜歡,她只能支持。
后來,湯洪波成功入選離開了家,伍蘭清連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踏實,擔心兒子的安全,想著他過得好不好,吃得習不習慣。再后來,湯洪波從航天到航空,伍蘭清的心也跟著揪了很久??刹还芏鄵?,伍蘭清也和丈夫一樣,堅持不問不說,只是默默支持。
而且,夫妻倆還達成了對兒子只報喜不報憂的默契。因為離得遠,訓練緊,湯洪波常年不能回來,只能和父母打電話或視頻?!叭胛槎级嗄炅?,現(xiàn)在一般每周要給我們打一兩個電話。”
盡管湯洪波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家里人從沒想過因此享受什么優(yōu)待,依舊靠種地為生,為了增收,湯海秋還承包了20多畝魚塘,個中辛勞可想而知。但是,每次通話,他們都只告訴湯洪波:家里稻子收了多少斤,油菜收了多少,魚塘放養(yǎng)了多少尾魚苗,家里的困難只字不提。
同樣地,湯洪波也只和父母講自己生活得如何如何好,昨天遇到了什么好玩兒的,今天取得了什么進步,對于訓練的艱苦也是守口如瓶?!捌綍r給我和他媽媽打電話,也總是問我們身體怎么樣,從來不提他訓練有多辛苦?!睖G镎f。家人之間的愛,總是那樣無言、默契、溫暖。
前些年,湯洪波接父母到北京家里住了一陣子,可老人閑不住,總記掛著家里的農活兒,沒待多久就回來了。這讓湯洪波沮喪了老半天。不過,這可難不倒湯洪波。去年疫情期間,湯洪波讓弟弟在老家的院子里安裝了兩個攝像頭。現(xiàn)在,父母不管在院子里做什么,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兩位老人也可以經(jīng)常聽到兒子、孫子的聲音,“感覺特別親切”。家人之間的牽掛,總能給彼此帶來溫暖、支持和感動。
正是因為有著父母和家人的支持,湯洪波才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在航空事業(yè)上,所以,這份榮耀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2021年6月16日清早,湯洪波和父母視頻,告訴二老自己第二天就要實現(xiàn)飛向太空的夢想了,還向父母發(fā)出邀請,請他們3個月后去酒泉迎接他的歸來。
毫無疑問,湯洪波是一位了不起的航天英雄,但在湯海秋眼中,兒子永遠是那個沒長大的孩子,“每次一回家,就沖著我們嚷嚷要吃家里種的小菜!”當他看到湯洪波升空后,央視新聞播出的“太空吃播”時,就更加堅定了自己這個想法。
和億萬網(wǎng)友一樣,湯海秋和伍蘭清通過小兒媳的手機圍觀了這場“吃播”。湯洪波在操作筆記本電腦,聶海勝在天和核心艙的就餐區(qū)給大家準備早餐,劉伯明則配合聶海勝將早餐餐包粘貼固定在桌面上。經(jīng)過一頓忙碌后,三名航天員開始一起吃早餐。兩位老人特別關注了下兒子,只見他“扎著馬步”,一邊吃著蘋果,一邊認真地工作:嚯,還真是個認真工作的“吃貨”!
不過,見到兒子在太空中還能如此氣定神閑,湯海秋和伍蘭清心中所有的擔憂都一掃而過。如今,他們和全國人民一樣,期待著在酒泉,親自迎接湯洪波和他的戰(zhàn)友們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