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明華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其基本病理改變是由慢性氣道炎癥引起的氣道高反應性,主要特點是不完全可逆的持續(xù)氣流受限,嚴重時可誘發(fā)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死亡率高,每年死于本病的患者數目不下百萬。吸煙、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職業(yè)暴露及遺傳等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1]。慢阻肺的病程漫長,隨著病程的遷延,肺陰虧耗證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本研究旨在探討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肺陰虧耗證慢阻肺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中醫(yī)辨證為肺陰虧耗證,且處于穩(wěn)定期,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肺部疾病,如支氣管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結核、肺癌等;②合并心、肝、腎、腦等嚴重原發(fā)性疾??;③近期內使用過糖皮質激素、抗膽堿類藥;④藥物過敏等。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研究組:男31例,女14例;年齡58~83歲,平均年齡(69.74±9.42)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57~82歲,平均年齡(70.82±8.5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主要為噻托溴銨吸入粉霧劑(南昌弘益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110)吸入,18 μ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方劑:沙參15 g,麥冬15 g,白花蛇舌草15 g,天花粉10 g,金蕎麥15 g,扁豆10 g,玉竹10 g,魚腥草15 g,甘草5 g,水煎煮,取藥液300 ml,分作早晚飲服。兩組的總療程均為3個月。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FEV1、FVC、FEV1/FVC)、主要癥狀體征積分、6 min步行距離和12個月內急性加重次數。主要癥狀體征積分包括咳嗽、痰量、痰液性質、呼吸困難、啰音等積分,采用0、1、2、3、4分5級評分法,積分越低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積分比較 研究組咳嗽積分為(1.28±0.66)分、痰量積分為(0.81±0.59)分、痰液性質積分為(0.74±0.22)分、呼吸困難積分為(1.68±0.50)分、啰音積分為(0.57±0.1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0.40)、(1.55±0.67)、(1.33±0.59)、(1.96±0.48)、(0.94±0.16)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和12個月內急性加重次數比較 研究組6 min步行距離為(357.11±36.94)m,12個月內急性加重次數為(2.15±0.49)次;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為(309.62±46.84)m,12個月內急性加重次數為(3.89±0.64)次。研究組急性加重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阻肺是全球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患病率大概為11.4%~26.1%,我國約為8.2%,目前我國的慢阻肺患者大概不少于2500萬例[2]。對于穩(wěn)定期慢阻肺,改善氣道重塑,防止癥狀急性加重以及提高運動耐量是最主要的目標。
慢阻肺相當于中醫(yī)學中的“喘證”“肺脹”等,其病程綿長,病位雖在肺,但與肺及脾、腎均具有密切關系。虛、痰、瘀是導致本病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原因,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肺脾腎虛,標實為外邪、痰濁、血瘀。久病內虛,耗氣傷陰,所以臨床上較多見肺陰虧耗證患者。沙參麥冬湯加減中潤肺化痰,養(yǎng)陰生津;麥冬益氣養(yǎng)陰、止渴潤燥;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天花粉生津止渴;金蕎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補腎、潤肺祛痰;扁豆健脾化濕,健脾益胃;玉竹養(yǎng)陰潤燥;魚腥草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養(yǎng)陰補虛,清養(yǎng)脾肺腎,清熱化痰的功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麥冬含多種甾體皂甙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調節(jié)免疫、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等作用[3]。沙參具有祛痰、解熱鎮(zhèn)痛等作用。而沙參麥冬湯全方具有免疫促進、抗炎、抗氧自由基損傷、抗腫瘤等藥理活性。動物實驗表明,沙參麥冬湯可抑制放射性肺炎大鼠的炎癥反應及肺纖維化,其中的機制可能與調節(jié)血清中轉化生長因子-β1、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有關[4]。建立肺陰虛型慢性支氣管炎模型大鼠,沙參麥冬湯可有效緩解咳嗽、皮毛枯槁、消瘦等癥狀,提高肺胞灌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降低血清白細胞介素-6水平,改善炎性細胞浸潤、氣管平滑肌增厚等病理改變[5]。沙參麥冬湯可能通過上調機體M表面Ⅰa抗原表達,減小抗體依賴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改善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陰虛證的目的[6]。本研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FEV1、FVC、FEV1/FVC分別 為(1.89±0.47)L、(2.88±0.73)L、(66±13)%,均 高于對照組的(1.54±0.61)L、(2.40±0.58)L、(60±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咳嗽積分為(1.28±0.66)分、痰量積分為(0.81±0.59)分、痰液性質積分為(0.74±0.22)分、呼吸困難積分為(1.68±0.50)分、啰音積分為(0.57±0.1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的(1.62±0.40)、(1.55±0.67)、(1.33±0.59)、(1.96±0.48)、(0.94±0.16)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12個月內急性加重次數(2.15±0.49)次明顯少于對照組的(3.89±0.64)次,6 min步行距離(357.11±36.94)m明顯長于對照組的(309.62±46.84)m,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沙參麥冬湯甲減對肺陰虧耗證慢阻肺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肺陰虧耗證慢阻肺患者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增強運動耐力,減少急性加重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