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改鳳,王琳,劉淑娟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鄭州 450003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放化療是臨床經(jīng)常采用的宮頸癌的輔助治療手段。研究顯示,放化療雖然可以改善宮頸癌患者的預后,但治療期間會伴隨嚴重的不良反應。患者會產(chǎn)生自己是家庭累贅、對家人造成負擔等不良心理,即自我感受負擔。國外通常采取放松訓練和認知干預來減輕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疼痛是宮頸癌患者放化療過程中的主要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炎性因子可促進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宮頸癌中,研究者認為炎性反應可以不斷促使上皮細胞增殖,使部分細胞出現(xiàn)惡性轉(zhuǎn)化。炎性因子水平在宮頸癌中明顯升高,可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zhuǎn)移。正念減壓法可以通過系統(tǒng)性的正念冥想來減緩患者的疼痛程度,促進術后恢復。正念減壓法已廣泛應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緩解乳腺癌患者的壓力及負性情緒,明顯改善生活質(zhì)量。目前,關于正念減壓法在宮頸癌中應用的相關報道較少,本研究探討正念減壓法對宮頸癌放化療患者疼痛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內(nèi)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患者放化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干預,主要指放化療前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帶患者熟悉病房環(huán)境,盡量排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向患者講解關于放化療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樂觀面對化療。放化療中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及時評估和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屬放射野皮膚的防護要點,并囑患者進行陰道沖洗來排除體內(nèi)壞死組織。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保證攝入正常合理的營養(yǎng)。共干預6周。
參照Kabat-Zinn的正念減壓原則,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正念減壓干預,將患者分為7 組,每組9 例,分別于周一至周日進行正念減壓訓練,每天分別于10:00~11:30 和15:00~16:30 進行訓練,共6 周。第1 周主要學習正念初學主題;第2 周學習正念冥想主題,主要對正念呼吸進行復習,并學習冥想;第3 周學習身體掃描,指導患者身體掃面方法并對前一周的冥想進行溫習;第4周學習步行冥想,主要內(nèi)容為步行冥想的講解及學習并對身體掃面相關知識進行溫習;第5 周學習八段錦,主要是進行八段錦前三式的講解和學習并對步行冥想進行溫習;第6 周學習情緒調(diào)節(jié),主要引導患者進行正念情緒調(diào)節(jié),并溫故八段錦前三式。共干預6 周。
①干預前后,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評估兩組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程度,包括經(jīng)濟負擔、情感負擔、身體負擔三個維度,經(jīng)濟負擔評分1~10 分,情感負擔評分1~15 分,身體負擔評分1~25分。SPBS共包括1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 分,總分為50 分,評分<20分為無明顯負擔感受,20~29 分為輕度負擔感受,30~39 分為中度負擔感受,40~50 分為重度負擔感受,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程度越嚴重。②干預前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疼痛相關指標,包括P 物質(zh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 列 腺 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③干預前后,采用ELISA 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4、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④干預前后,采用癌癥治療功能評價系統(tǒng)普適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xiàn)ACT-G)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括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四個維度共27 個條目,其中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評分0~28 分,情感狀況評分0~24 分,F(xiàn)ACT-G 量表總分為各維度評分之和,總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好。
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PBS 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SPBS 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1)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PBS 評分的比較
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清P 物質(zhì)、NO 和PGE2 水平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血清P 物質(zhì)、NO 和PGE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2)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疼痛相關指標的比較
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 和IL-4 水平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IL-6 和IL-4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3)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較
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FACT-G 量表各維度評分和總分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FACT-G 量表各維度評分和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4)表4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FACT-G 量表評分的比較
手術對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一直是臨床醫(yī)務人員所關注的重點,近年來,臨床護理干預逐漸從傳統(tǒng)模式過渡至以患者為本的“社會、心理、生物”模式。宮頸癌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明顯受到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影響,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國內(nèi)外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很多臨床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步行療法、瑜伽、芳香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情感療法均可以很好地改善腫瘤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疼痛程度。腫瘤患者放化療期間會因為身體長期受他人照顧而產(chǎn)生嚴重的自我感受負擔,而正念減壓法被證明可以減輕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宮頸癌放化療所帶來的身體疼痛及不良反應,以及外界關于宮頸癌患者的輿論使宮頸癌患者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宮頸癌患者身體及心理均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進一步加重了宮頸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正念減壓法干預6 周后,觀察組患者經(jīng)濟負擔、情感負擔、身體負擔評分及SPBS 量表總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正念減壓法可以明顯降低宮頸癌患者放化療期間的自我感受負擔,這與Bajaj 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孫全等認為,惡性腫瘤患者最重要的應激反應就是自我感受負擔,因自我感受負擔會使患者產(chǎn)生內(nèi)疚、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希望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采用的正念減壓法干預,患者通過冥想能夠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從而慢慢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達到了糾正自身錯誤認知和接受自身疾病的目的,從而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
研究發(fā)現(xiàn),P 物質(zhì)、NO 及PGE2 是臨床診斷疼痛程度的指標,其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重。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血清P 物質(zhì)、NO和PGE2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Kabat-Zinn認為,患者的疼痛程度會隨正念減壓法的干預得到緩解,患者應對疼痛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乳腺癌患者中,負性情緒及生理功能會受到疼痛的影響,而疼痛帶來的負性情緒又會進一步增加疼痛程度。Tacon的研究發(fā)現(xiàn),正念減壓法干預可以明顯減輕乳腺癌患者的疼痛感,成為乳腺癌患者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正念減壓法在宮頸癌患者放化療期間也存在這樣的作用,這可能是因為正念減壓法指導宮頸癌患者以包容而非恐懼的心態(tài)面對疼痛,使自身與疼痛體驗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本研究通過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發(fā)現(xiàn),正念減壓法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IL-6 和IL-4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楊曉光等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TNF-α、IL-6 與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呈正相關;黃秋嬋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IL-4 與宮頸癌病變程度呈正相關;Creswell 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正念減壓法可以通過下調(diào)炎性相關基因的表達,抑制炎性因子產(chǎn)生。據(jù)此推測宮頸癌患者放化療期間進行正念減壓干預,可能也是通過影響炎性相關基因的表達抑制TNF-α、IL-6 和IL-4 的產(chǎn)生,減輕了患者的炎性反應程度。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正念減壓干預后,觀察組患者FACT-G 量表各維度評分和總分均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因為正念減壓緩解了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和疼痛程度,從而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正念減壓法可以降低宮頸癌患者放化療期間的自我感受負擔,降低血清疼痛相關指標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質(zhì)量。但本研究由于時間及樣本量所限,后續(xù)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