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蘆永福,王學紅
1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西寧 810001
2成都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成都 610000
盡管近年來手術(shù)治療、放化療和免疫治療等方法不斷發(fā)展,但胃癌(gastric cancer,GC)仍是全球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每年新發(fā)GC 病例約120 萬例,而中國每年新發(fā)GC 病例達41 萬例,每年死亡病例約為30 萬例。全球GC 的流行病學存在極大的地理差異和人群分布差異,韓國、日本、中國等東亞國家GC 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明顯高于北美、西歐及非洲地區(qū)的國家。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自然條件差,經(jīng)濟滯后,是中國GC 的高發(fā)區(qū)之一,GC 的檢出率高達8.49%,同時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研究表明GC 在不同民族間的檢出率存在明顯差異,藏族GC 檢出率(6.13%)高于漢族(5.96%),但具體機制不明。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誘導基因(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induced gene,TGFBI)在不同腫瘤微環(huán)境中與整合素結(jié)合而發(fā)揮促進或抑制腫瘤的作用,但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TGFBI 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而目前國內(nèi)外關(guān)于TGFBI 在GC 中具體作用的研究較少且仍存在爭議,此外尚未查到TGFBI 在不同民族間表達情況的相關(guān)文獻。因此,本研究采用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yīng)(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檢測漢族、藏族患者GC 組織、癌旁組織、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組織中TGFBI
的表達情況,探討其在早期檢測及診斷GC 中的價值,了解其在兩個民族間的表達是否具有差異性,為揭示GC 高發(fā)及漢族、藏族GC 檢出率差異的可能原因積累資料,為進一步探討不同民族GC 高發(fā)的原因及GC 預(yù)防、早期診治和預(yù)后判斷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選擇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11 月于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經(jīng)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確診的60 例GC患者(漢族30 例,藏族30 例)、60 例CAG 患者(漢族30 例,藏族30 例)及60 例CNAG 患者(漢族30例,藏族30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為18~80 歲,性別不限;②長期(>20 年)生活于青海的漢族或藏族居民;③經(jīng)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確診為GC、CAG 或CNAG。排除標準:①具有其他惡性腫瘤病史;②合并消化性潰瘍、胃腸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③正在服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凝藥物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礙;④近1 個月接受過質(zhì)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抑酸藥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治療;⑤近1 個月進行過抗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療;⑥合并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⑦合并嚴重的神經(jīng)病變或精神疾??;⑧接受過放療或化療;⑨妊娠期;⑩酒精依賴。收集漢族GC 組織及其癌旁組織(距離腫瘤>5 cm 的組織)、藏族GC 組織及其癌旁組織、漢族CAG 組織、藏族CAG 組織、漢族CNAG 組織、藏族CNAG 組織各30 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4S Red Plus 核酸染色劑(10 000×水溶液)購自加拿大BBI 公司,Maxima Reverse Transcriptase 及GeneRuler DNA Ladder Mix 均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 公司,SMA4000 微量分光光度計購自美林恒通(北京)儀器有限公司,LightCycler480 Ⅱ型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儀購自瑞士Roche 公司,UNIQ-10 柱式Trizol總RNA 抽提試劑盒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GAPDH
正向引物5'-TGGGTGTGAACCATGAGAAGT-3',反 向 引 物5'-TGAGTCCTTCCACGATACCAA-3';TGFBI
正向引物5'-GGGACATGCTCACTATCAACG-3',反向引物5'-TGGCTGAGTCTGGGATGAGTA-3'。每個樣本重復測3 次,取平均值為Ct 值。采用2法計算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漢族、藏族間同一類型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不同臨床特征GC 患者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M
(P
,P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
檢驗,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Nemenyi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
=35.765,P
<0.01);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癌旁組織、CAG 組織、CNAG 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CNAG 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和C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CAG 組織和CN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1)表1 漢族不同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M(P25,P75)]
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
=35.494,P
<0.01);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癌旁組織、CAG 組織、CNAG 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CNAG 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和C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CAG 組織和CN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2)表2 藏族不同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M(P25,P75)]
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3)表3 漢族、藏族間同一類型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的相對表達量[M(P25,P75)]
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
=70.623,P
<0.01);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癌旁組織、CAG 組織、CNAG 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和CAG 組織中TGFBI
mRNA相對表達量均高于CNAG 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和C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4)表4 不區(qū)分民族的情況下不同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M(P25,P75)]
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浸潤深度為T~T、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TNM 分期為Ⅲ~Ⅳ期的GC 患者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分別高于浸潤深度為T~T、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TNM分期為Ⅰ~Ⅱ期的GC 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5)表5 不同臨床特征GC 患者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n=60)
GC 的發(fā)病率較高,其早期常無明顯癥狀,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確診時往往處于晚期,因此成為全球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自從Skonier 等發(fā)現(xiàn)TGFBI 后,其研究不斷深入,目前認為TGFBI 可能通過多種通路和自身途徑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凋亡及炎性反應(yīng),從而發(fā)揮促癌或抑癌作用。
本研究檢測了漢族、藏族不同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顯示漢族GC 組織、癌旁組織、CAG 組織及CN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逐漸降低,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癌旁組織、CAG 組織、CNAG 組織,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CNAG 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癌旁組織和C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同時在藏族胃黏膜組織中及不分民族的情況下也得到了相似的結(jié)果,與Han 等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GC 患者血清中TGFBI 呈高表達的結(jié)果一致,與尹青香的研究結(jié)果有不同之處。提示TGFBI 與GC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但尚需加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癌旁組織與GC 組織同處于一個內(nèi)外環(huán)境中,癌旁組織常常被認為是腫瘤易發(fā)組織。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漢族、藏族或不分民族的情況下,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均介于GC 組織與CNAG 組織之間,提示癌旁組織處于GC 和CNAG 的中間狀態(tài),因此推斷TGFBI 逐漸累積到一定水平可導致GC 的發(fā)生,動態(tài)監(jiān)測TGFBI 可能有助于GC 的早期篩查。雖然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CAG 組織,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赡艿脑蛉缦拢孩贅颖玖刻。行杓哟髽颖玖窟M一步研究;②CAG 作為一種癌前疾病,其基因?qū)用嬉寻l(fā)生改變,改變后的CAG與腫瘤易發(fā)組織無太大差異,但仍需進一步研究。漢族、藏族間同一類型胃黏膜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提示漢族、藏族間的TGFBI 表達無明顯差異,TGFBI 可能不是兩個民族間GC 檢出率不同的原因,漢族、藏族間GC 檢出率不同可能與漢族、藏族不同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guān),其次本研究并未進行基因測序,基因多態(tài)性是否為導致漢族、藏族間GC 檢出率不同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研究,這也是接下來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進一步比較了不同臨床特征GC 患者GC組織中TGFBI
mRNA相對表達量,結(jié)果顯示,浸潤深度為T~T的GC患者GC組織中TGFBI
mRNA相對表達量高于浸潤深度為T~T的患者(P
<0.05),與Li 等研究中TGFBI 高表達與GC 腹膜轉(zhuǎn)移密切相關(guān)的結(jié)果相似,提示TGFBI 參與GC 腹膜轉(zhuǎn)移。GC 腹膜轉(zhuǎn)移的關(guān)鍵在于腫瘤細胞附著到腹膜,TGFBI 有助于成纖維細胞的黏附和擴展,成纖維細胞可通過膜上的糖蛋白與腫瘤細胞進行選擇性黏附。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GC患者GC組織中TGFBI
mRNA相對表達量高于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患者,與Li等研究中TGFBI 在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陽性的GC患者中表達升高的結(jié)果相似。與之相反,Holmberg 等研究指出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誘導蛋白通過激活p42/44激酶抑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刺激的腫瘤相關(guān)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從而減慢GC細胞生長和GC進展。因此,TGFBI表達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有關(guān),但在GC 患者同一種腫瘤內(nèi)環(huán)境中TGFBI是否扮演著不同的作用,尚待加大樣本量研究。TNM 分期為Ⅲ~Ⅳ期的GC 患者GC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高于TNM 分期為Ⅰ~Ⅱ期的患者(P
<0.05),與Ma等研究結(jié)果相似,可能的原因是TGFBI 通過激活整合素ανβ5-Src 信號通路誘導血管內(nèi)皮鈣黏蛋白分離,從而導致血管內(nèi)皮滲透性增加,腫瘤細胞外滲有助于腫瘤細胞擴散和轉(zhuǎn)移,但在GC中是否有著相同的機制尚待研究,因此高表達的TGFBI 可能參與GC 細胞的遷移及侵襲,可用于評估GC預(yù)后。綜上所述,漢族、藏族GC 患者間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無明顯差異,TGFBI 可能不是漢族和藏族間GC 檢出率不同的原因,但本研究僅檢測TGFBI
mRNA 的表達情況,并未進一步對基因進行測序,基因多態(tài)性是否為導致漢族、藏族間GC 檢出率不同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研究。癌旁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介于GC 組織與CNAG 組織間,提示TGFBI 逐漸累積到一定水平可導致GC 的發(fā)生,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此外GC 組織、癌旁組織、CAG 組織、CNAG 組織中TGFBI
mRNA 相對表達量逐漸下降,且TGFBI 表達情況與浸潤深度、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TNM 分期有關(guān),因此動態(tài)檢測TGFBI 對GC 患者的早期診斷、治療及預(yù)后評估具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