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辰
在“醉駕入刑”十周年之際,相關部門、協(xié)會、社會組織等共同簽署“酒駕醉駕治理社會共同體”框架合作協(xié)議,聯(lián)合發(fā)起“抵制酒駕,珍愛生命”的倡議。
十年樹木。對于“醉駕入刑”,十年時間已讓法治的林木郁郁蔥蔥。據(jù)公安部交管局介紹,2020年每排查百輛車的醉駕比例比“醉駕入刑”前減少70%以上。在機動車、駕駛人數(shù)量保持年均1800萬輛、2600萬人高增長背景下,十年來減少了數(shù)萬余起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傷亡事故,使數(shù)萬家庭免于破碎、返貧。
“數(shù)萬”,這個數(shù)據(jù)看似平淡,背后卻是無數(shù)條寶貴的生命免于被醉駕惡魔帶走。影片中,滅霸打個響指就能帶走一半生命,留下的卻是另一半生命撕心裂肺的痛,醉駕惡魔具有同樣的殺傷力。就在“抵制酒駕,珍愛生命”倡議發(fā)起現(xiàn)場,擺放著一座名為《生命悲歌》的等比例縮小雕塑,是為了紀念2010年5月9日,北京市永安里十字路口,英菲尼迪司機醉駕案造成2死1傷、讓一家四口天人永隔的慘劇。一年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酒駕駛列入犯罪行為,并規(guī)定了量刑標準,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實施。探尋這次修法的初心,正是為了讓“生命悲歌”不再響起,讓善良的人們免于陷入被一個醉駕司機任意“打響指”的恐懼;同時,也是為了以法為誡,挽救那些尚未吞下不可回頭苦酒的司機。
讓“生命悲歌”不再響起,必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國理政理念落到實處。治理“醉酒駕駛”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醉駕入刑”是各國治理酒駕醉駕,預防交通事故的常用、有效手段。在中國,從立法之初到法律生效實施,針對“醉駕入刑”的反對聲音一直存在。但沒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寶貴。用法律捍衛(wèi)最寶貴的生命,是依法治國的必然選擇,是應對醉駕案高發(fā)失控態(tài)勢做出的必然選擇。修法十年之后,評價“醉駕入刑”,依然要緊緊扣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國理政理念,堅持法治定力,不能讓已經取得的治理成果開倒車。展望未來十年,法律捍衛(wèi)生命尊嚴的決心不能動搖,力度不能動搖。
讓“生命悲歌”不再響起,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年中,各地普遍將嚴肅處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有效促進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法紀意識?!白眈{入刑”廣受人民群眾擁護,實現(xiàn)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跋裰卫砭岂{一樣治理XXX”,體現(xiàn)了一視同仁打擊醉駕取得的良好口碑和社會治理成效,體現(xiàn)了公眾對治理效果的認可,這樣的口碑,千金難換。
讓“生命悲歌”不再響起,必須大力深化社會治理,綜合利用各種手段,強化對醉駕行為的打擊力度。十年中,從建立信用“黑名單”制度,到車險費率與酒駕、醉駕行為掛鉤,再到公益交通安全宣傳深入人心,酒后代駕行業(yè)逐步壯大,“醉駕入刑”不是自己在戰(zhàn)斗,延伸進行的各種社會治理手段,形成了治理酒駕、醉駕的綜合長效社會治理體系,形成助推合力,與刑罰的威懾相輔相成。未來十年,社會還應當注重對因醉駕受過處理司機的“融入幫助”,通過建立公益積分制度等嘗試讓他們盡快擺脫包袱,更和諧地融入社會。
珠珠,是2010年5月英菲尼迪司機醉駕案中不幸離世的小女孩,當時她才6歲。十年過去了,她本應享有的17歲花季,被醉駕惡魔無情奪走。
珠珠的母親王輝目前擔任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宣講團團長,一直協(xié)助交警開展教育工作,幫助醉駕酒駕的駕駛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她還從事心理治療方面的工作,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和施害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幫助更多人走出心理創(chuàng)傷。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生命悲歌”不再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