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關鍵詞】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精細化護理
最近幾年,老年患者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其急診率也越來越高,因為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再加上其合并產生各種疾病,病情較為復雜,因此,其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臨床中對于老年急重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搶救層面依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對此,護理人員應該盡可能地降低接診時間、急診停留實踐以及搶救時間,使患者可以在短時間里完成相應的診斷,進而接受前搶救治療。精細化護理在臨床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護理模式,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對護理干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1]。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觀察在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72 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開展研究,本次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標本納入時間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 例。
其中參照組男女人數(shù)比為20:16;平均年齡(72.16±6.26) 歲。
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9:17;平均年齡(72.11±6.30) 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經診斷后均符合危急重癥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知曉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實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迅速為其創(chuàng)建綠色通道,并且通知醫(yī)生,對其實行心電監(jiān)測以及吸氧護理等,按照醫(yī)生叮囑對其實行血生化檢驗,創(chuàng)建靜脈通路。
觀察組實行精細化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制定護理計劃: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以及疾病種類,為其制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及時預檢分診,并且判斷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固定尿管以及氣管插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護理程序的正確性進行判定,是否產生了失誤等,并且對氧氣的流量進行一定的調節(jié)。事先準備好治療過程中會用到的各種藥品和器械,護理工作的重點就是實行數(shù)據(jù)管理,并且對每一項操作都進行詳細記錄。早期血糖監(jiān)測以及記錄是確保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的重要保障。②強化護理質量:在進行急救護理的過程中,每一個流程都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應該對監(jiān)控環(huán)節(jié)進行相互連接,在制度考核的過程中對數(shù)字化管理模式進行有效應用,落實好對護理人員所實行的量化考核。老年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老年危急重癥患者的病情狀況相對繁瑣,很有可能會伴隨各種疾病,所以對其實行精細化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③更新護理觀念:在對老年危急重癥患者所進行的急救中,良好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急救的順利進行,對患者實行相應的精細化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要圍繞患者為中心,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④優(yōu)化護理流程:護理人員要強化對危急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同時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時,可以按照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在實行護理干預之前,護理人員要將護理干預和搶救措施進行密切關聯(lián),進而確保治療成效。精細化護理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對護理工作的順利實行進行保障,提高護理質量。對此,護理人員要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切實認識到錯誤護理對患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⑤嚴控護理工作:在實行急救護理的過程中,任何差錯都有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對于危急重癥患者來說,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實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強化對護理質量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進而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梢詣?chuàng)建出數(shù)字化管理制度,將護理質量和績效考核進行相互關聯(lián),評估患者滿意度,進而使護理質量獲得進一步提高。在實行老年護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還要對患者的自身感受進行重視,尤其使在危急重癥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要對精細化護理加以應用,對患者實行心理指導,進而使搶救成功率獲得進一步提高。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且對兩組患者的搶救時間以及急診室停留時間進行分析對比;同時對患者的留置尿管相關性感染、相關性血流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 軟件統(tǒng)計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搶救時間等計量資料以x±s 加以表示,并開展t 檢驗;以例(%) 表示護理滿意度并且通過百分數(shù)的形式進行表示,并實施卡方檢驗,待統(tǒng)計值P<0.05 時則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時間以及急診室停留時間 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時間(4.33±0.52) 以及急診室停留時間(40.22±5.76) 低于參照組(8.03±0.67)(64.26±6.10) 且差異顯著,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的留置尿管相關性感染、相關性血流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比較 參照組留置尿管相關性感染、相關性血流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患者的總體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對于老年危急重癥患者來說,其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良心理和不良情緒,并且患者的配合程度會對疾病治療帶來直接性的影響。在對老年重癥患者實行急診護理的過程中,其很容易引發(fā)各種醫(yī)療事故和醫(yī)療糾紛,因此相關醫(yī)療機構強化對老年患者急診搶救的重視和關注是非常重要的。醫(yī)護工作者對老年危重癥患者進行盡快搶救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老年人群的機體能力逐漸衰退,并且病情復雜多樣,所以一定要對患者實行高質量、高效率的護理干預。和傳統(tǒng)護理模式相對比,精細化護理模式的程序相對靈活,要求嚴格規(guī)范,護理工作更加精細,可以盡快發(fā)現(xiàn)護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而促進護理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護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保障[2]。
精細化護理是在最近幾年獲得廣泛應用的一種人性化護理模式,其主要圍繞患者為核心,能夠有效拉近醫(y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關系,并且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應用,其對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治療依從性以及改善醫(yī)患之間的關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對于醫(yī)院來說,其可以促進醫(yī)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強化患者對醫(yī)院的認可度以及滿意度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老年危急重癥患者而言,精細化護理管理不僅要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以及工作效率,還要更新護理觀念,完善護理模式,使護理服務更加優(yōu)化具體。在實行精細化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要做到專業(yè)化、人性化,對于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要立足于患者層面看待問題,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著想,進而使患者的不良心理以及病情狀況得到有效緩解。
護理人員要按照患者病情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強化患者對疾病以及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從專業(yè)性層面出發(fā)進行分析,進而提高護理質量。精細化護理在老年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可以優(yōu)化工作程序,有效防止時間的浪費,并且可以為搶救獲得更多的時間。另外,熟練的護理技術以及醫(yī)護之間的有效配合可以降低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搶救的效率,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有力條件[3]。另外,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還可以樹立醫(yī)院形象,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性素質。這表明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安全性以及人性化都相對較高的護理模式,其對于促進患者的治療以及改善患者預后都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搶救時間以及急診室停留時間均低于參照組;參照組留置尿管相關性感染、相關性血流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并且和參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相對較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對老年危重癥患者所實行的急救護理中實行精細化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搶救時間,對于降低患者的留置尿管相關性感染、相關性血流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危重癥患者所實行的急救護理中實行精細化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搶救時間,并且患者對護理服務也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