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中樓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許衍敏
拐騙兒童真實案例:
東莞一家理發(fā)店前,3個小孩正在玩耍。突然一個黑衣男子拉著其中1個幼兒的手臂企圖強行牽走,幸好被旁邊幼兒的哥哥及時發(fā)現(xiàn),上前將幼兒拽回,這名男子才沒有得手。
一個孩子走在放學回家路上,突然從旁邊竄出一個陌生男子,欲將孩子強行抱上面包車帶走。幸虧男子中途摔倒、與孩子發(fā)生撕扯,旁邊中年婦女發(fā)現(xiàn)后趕緊去阻止,才免去孩子被拐走的危險。
超市內(nèi),小女孩獨自看守店鋪,一男子進店四處打望,見店內(nèi)無人,直接將其抱走……孩子反抗、掙扎,卻毫無還手之力。
兒童失蹤、被拐這種事情對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騙走一個孩子也就毀掉了一個家庭。據(jù)統(tǒng)計,中國每年拐騙少年兒童的案件記錄在案的以萬來計,不記錄在案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而這背后又是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
為了防止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幼兒園多會開展各式各樣的安全教育,家長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或耳提面令地進行安全教育,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呢?
6月28日,我園又一次開展了防拐騙安全演練,6位家長志愿者帶著各種零食、玩具悄悄走進了正在玩耍中的孩子們。
陌生人1:“小朋友,阿姨這里有好多糖果和好吃的,想吃嗎?阿姨外面車上還有更多呢,我們一起去拿吧!”
陌生人2:“阿姨有好多好多的玩具,你們誰想要?我只帶了一個,剩下的在我車上,我們一起去拿過來吧!”
陌生人3:“你們老師請我來給你們發(fā)玩具,但是玩具太多了我拿不了,誰能幫我去拿?”
這些謊言成人聽起來會覺得是多么的卑劣粗糙,可孩子們卻紛紛中招——在玩具和美食的誘惑面前,無論是小班還是中班的孩子都難以招架,而大班的孩子往往也因為熱心腸而上了壞人的當,就這樣被“騙”出了校門。
當被騙的孩子和壞人走到校門口,被保安攔下時:
保安:“你知道她是壞人還是好人你就跟著走了?”
被騙孩子:“我看著這個阿姨是好人?!?/p>
當老師攔下準備和壞人走的孩子時:
老師:“她是壞人不要跟她走?!?/p>
被騙孩子:“老師,我去拿個玩具就回來?!?/p>
當孩子被拿著玩具的壞人騙走時,班級里其他孩子拽住他時:
其他孩子:“××,不要和壞人走?!?/p>
被騙孩子:“你們不要拽我,我要去拿玩具?!?/p>
在本次防拐騙演練活動前,我園已經(jīng)開展過多次防拐騙安全教育。我們自信地認為:個別孩子上當受騙是正常的,但不會有大批孩子被騙走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且被騙的孩子應該以小班孩子居多,大班孩子并不好騙。但是演練的結果卻給我們當頭一棒,從小班到大班拐騙走的孩子數(shù)量幾乎占全校孩子數(shù)量的一半,有的班級甚至全軍覆沒,這讓我們觸目驚心。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一隊隊的孩子被“壞人”從活動室?guī)С鲂iT口,看著一群孩子開心地圍在“壞人”身邊,只是為了得到“壞”人手里的玩具,甚至有孩子開心地拿著玩具一直到被帶到校門外都沒反應過來,根本不知道自己正處在危險之中。
演練結束后,我們邀請家長志愿者到班里給孩子們講講演練的感受和提高孩子防拐騙能力的建議。家長志愿者說:“我想過有孩子會上當受騙,但是沒想到會有那么多孩子受騙,我們還不是專業(yè)的騙子,如果真的有壞人來騙孩子,后果不堪設想!”
從這次演練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我們時常教育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零食,不要拿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和陌生人走,孩子每次也都會說“知道了,我不會和壞人走的”,但是壞人的臉上不會寫著壞人兩個字,就像回訪中一個孩子說的“我覺得那個阿姨不像壞人”——沒有人告訴孩子壞人長什么樣子,壞人也許會是漂亮的阿姨,也許是抱著孩子的媽媽,也許是和藹可親的奶奶,也許就是孩子認識的人。
但是我們總歸是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從小班到大班被騙孩子的數(shù)量是逐漸遞減的。這說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安全教育次數(shù)的增加,孩子安全意識的提高是顯著的,但是這遠遠不夠?,F(xiàn)在幼兒園安全教育以活動課為主、演練為輔。教師更多的是通過故事、兒歌等形式把可怕的事件美化成童話故事給孩子聽,重說教而輕實踐,導致孩子們明知道不能和壞人走,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無法辨別。其實幼兒園可以把安全演練常態(tài)化,把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識變成一種條件反射,告訴孩子遇到這些情況要果斷說“不”。因為當危險來臨時,沒有演練、沒有僥幸、沒有假如。
就像前面的幾個真實案例,很多壞人都是采用暴力手段直接擄走孩子,所以,除了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把安全演練常態(tài)化之外,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對孩子的保護,不要給壞人靠近孩子的機會。幼兒園應該把家長也納入安全教育、安全演練的教育對象中,讓家長真切地參與到幼兒園安全教育中,提高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對待孩子防拐騙演練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例如:不讓孩子去幫助別人會讓孩子會變得冷漠、不樂于助人等。但實際情況是沒有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會找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孩子;還有人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騙術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就算演練了也沒用。”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騙子,所以我們只能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并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要讓這種悲劇發(fā)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面對兒童拐騙,目前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們既要保護孩子的善良與天真,也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保護自己,即使這個世界充滿了危險,也要有面對危險的智慧與勇氣,把這個世界的危險提前掰開給孩子看也未嘗不可。孩子們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看到未來更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