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春 胡新苗
(南京市浦口區(qū)林業(yè)站,江蘇 南京 211800)
我國的城市建設積極秉承綠色發(fā)展理念開展綠化改造,以期通過增大基礎設施綠化投入來提升綠化建設效率。園林是城市綠化美化建設中重要的基礎設施,不同園林景觀獨特別致,風格自成一派,為游客提供絕佳的觀賞效果。園林樹木作為構建園林景觀的典型素材,需注重保持自然結構的完整性和姿態(tài)的優(yōu)美感來延續(xù)景觀效果,若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無法滿足設計形象要求,就需要采取有效的修剪方法對樹木實施整形,因此探討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方法并強化對其技術要點的總結具有顯著意義。
園林樹木利用合理剪除樹木的不同器官或多余結構的方法來處理樹木間的不和諧關系,達到外觀整形的目的。常見的整形修剪方法可概括為:短截、疏剪、破傷、變向等[1]。
短截的主要實施對象是一年生枝條,在枝條上確定理想芽位,將枝條某一段剪除裁短,以期對側芽形成刺激促使萌發(fā)后生出新梢。為有所區(qū)別,多年生枝條的某一段剪除應叫作回縮,新梢去頂的操作應叫作摘心。枝條短截程度不一,枝條接受刺激后的生枝量會有不同。按照剪除程度,短截方法可具體分幾種類型,如表1所示。
表1 園林樹木短截修剪方法
此方法主要的操作就是要將園林樹木的弱枝、病枝、殘枝等存在明顯缺陷的枝條剪除,剪去的位置應盡量靠近分枝基部。通過疏剪操作,對樹木枝條中的強弱枝進行梳理后,去弱留強將增加植株體內的營養(yǎng)成分,保障枝條的旺盛長勢。若未注重疏剪環(huán)節(jié),去強枝留弱枝或是剪除枝條過于密集,則十分不利于樹木的健康生長[2]。
此方法主要是采用不同的手段對處于生長季的樹木主要部位進行有效破除,如選擇在外皮、韌皮以及木質等部位,采用橫切刀刻、環(huán)狀剝皮、折裂頂枝、扭梢拿枝等手段完成。若進入樹木休眠季后,破傷的方法可與其他修剪方法結合應用來達到整形效果[3]。
橫切刀刻的操作方法:春季芽梢萌發(fā)前在芽上部用刀橫切至木質部,阻斷根系養(yǎng)分向頂端輸送,從而使得刀口下方的新芽及時補充養(yǎng)分促進新枝抽發(fā)。環(huán)狀剝皮的操作:對強壯枝條進行處理,繞枝干完成外皮或韌皮部的剝離,應確保傷口可在一月內愈合。折裂頂枝的操作是:用刀在枝條開斜口內切至直徑的一半位置,將枝條彎曲后,確保木質部折裂斜面可相頂支撐,同時要做好包裹防止傷口水分過度流失。扭梢拿枝的操作:選壯枝進行扭曲,枝梢向下,由于皮層及木質部均受損從而改變枝條生長方向,使得長勢變緩,促進短枝營養(yǎng)補給和花芽分化[4]。
變向方法不同于破傷方法中的折裂頂枝或扭梢拿枝等手段,不會對枝條造成傷口。其主要是通過拉、吊、支、盤、壓等手段溫和改變樹木枝條的生長方向和角度,使得樹木各枝條的頂端優(yōu)勢被弱化,確保枝條長勢處于平靜緩和狀態(tài)。
除以上提到的四種常見的修剪方法,園林樹木的整形還有其他的方法和手段。如直接采用摘心方法去限制樹木枝條芽梢的長勢,以轉移頂端優(yōu)勢去促成樹冠面的增大;對于樹木主干主枝可采用截干的方法來截斷粗枝,使用手鋸在粗枝根自下而上鋸1/3~2/5的規(guī)格,后由上至下鋸入可防劈裂;必要時直接將樹木的根系全部或部分切斷達到抑制生長的方法稱之為斷根[5]。
在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中,傷口位置和大小的控制都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①若傷口處理得當,則傷口應與芽位呈背對關系,傷口上端距離芽位可高出6cm左右,下端應與芽基部持平,這樣處理下的傷口面積較小,不會導致營養(yǎng)和水分的過份流失,傷口愈合能力強且芽長勢快。②若傷口的上端在芽位之上,而下端在芽位下方,整體傾斜明顯,則表示修剪傷口面過大,容易增大水分消耗量,降低營養(yǎng)供給效果,從而阻礙芽的長勢,可能出現芽死亡的風險,因此過大傷口面的修剪方法可發(fā)揮枝勢削弱的作用。③若修剪傷口面為水平態(tài),整體處于芽位上方或是與芽梢近平,則可能在修剪時破壞芽體,當然因枝條水平截面較小,因此修剪傷口容易愈合,可在除萌或剪除枯枝等工作中發(fā)揮作用。④若樹木修剪按留樁方式,在芽位上方留出一截枝條后,樹木會因養(yǎng)分輸送不足而干枯,傷口的愈合效果不顯著[6-7]。
園林樹木的主要修剪目的是為了美觀健康,因此修剪后的枝條要朝著設定的方向生長,而剪口芽的朝向正是后期枝條延伸生長的方向,只有在整形修剪中選好剪口芽的方向才能完成后續(xù)的操作。原則上,前一年的剪口芽方向應與下一年的芽位方向對應,保持隔年換向,使得樹木主干可直立生長。但若要考慮增大樹冠面積,可選定并預留朝外的剪口芽以確保枝條的延伸。若樹冠長勢過旺影響到樹木整體生長,可應在修剪時留內側芽從而得到樹木向上生長的新枝[8-9]。
園林中的樹木種類較多,各樹種的培育生長特性存在差異,抗性以及物候期表現不同,因此整形修剪的時機也相應不同。一般樹木的整形修剪應分春夏生長期和冬季休眠期兩個階段。生長期內的整形修剪主要采用摘心、變向、剔芽、橫切刀刻、環(huán)狀剝皮、折裂頂枝、扭梢拿枝、斷根等方法,而在休眠期內的整形修剪主要短截、疏剪、截干、橫切刀刻、環(huán)狀剝皮、斷根等方法。從常見的落葉樹與常綠樹兩大類看,落葉樹適宜在冬季修剪,此時養(yǎng)分流失少;而常綠樹適合在晚春修剪,冬季則可能凍傷樹干枝條[10-11]。
園林樹木經過科學合理的整形修剪后將帶來出其不意的感官體驗,對于不同的園林樹種都有適宜的修剪技術要求。因此堅持對整形修剪方法和技術進行總結歸納,并定期在整形修剪實踐中加以改進堅持養(yǎng)護統(tǒng)籌,才能保障樹木在健康生長的同時發(fā)揮藝術美學價值,呈現出美不勝收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