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翠,張偉*,姜倩
(1江蘇大學醫(yī)學院護理系,江蘇 鎮(zhèn)江212013;2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山東臨沂 276002)
美國老人虐待中心將老年人自我忽視定義為老年人威脅自身健康和安全的行為。通常表現為拒絕或沒有為自己提供足夠的食物、水、衣服、住所、個人衛(wèi)生、藥物和安全預防措施[1]。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報告的自我忽視案例大約有120萬,且數量逐年上升[2]。自我忽視會增加認知和身體損傷的風險[3],使老年人發(fā)生營養(yǎng)缺乏和日常活動能力損傷,增加急診科的利用率和30 d再住院率[4],顯著增加1年的死亡率[5]。因此,老年人的自我忽視會加重衛(wèi)生保健和醫(yī)療服務負擔,造成醫(yī)療資源緊張,住院費用增加[6],而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7]。目前,關于老年自我忽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外,且主要為橫斷面研究[8],而國內相關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對影響因素和干預措施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擬對老年住院患者進行現狀調查并分析相關因素,為住院老年人的自我忽視的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臨沂市3所綜合醫(yī)院320例老年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調查時間為2019年6月至9月。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意識清醒、認知正常、能夠正常溝通;(3)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臨沂市人民民院、臨沂市蘭山區(qū)人民醫(yī)院、臨沂市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采用研究者自編的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年齡、性別、獨居、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自覺經濟狀況、自評健康狀況、醫(yī)療保險類型等。
1.2.2 老年人自我忽視調查量表 選用趙媛媛[8]設計的老年人自我忽視調查量表,量表包括醫(yī)療、衛(wèi)生、情感、安全、社會交往5個維度,共1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4級評分(0~3分),總分42分,分數越高自我忽視的程度越嚴重。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79,信效度良好。李杰將該量表拓展應用到城市老年人,具有較好的信效度[9]。
由統(tǒng)一培訓的研究人員對老年住院患者或照顧者開展調查。問卷由老年人自己填寫,不能填寫的老年人由照顧者填寫。本研究共發(fā)放3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8份,有效率99.38%。
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齡為60~97(72.33±8.88)歲,男性156例(49.1%),女性162例(50.9%);受教育年限<6年者209例(65.7%),受教育年限≥6年者109例(34.3%);獨居者80例(25.2%),非獨居者238例(74.8%);自評健康狀況良好者228例(71.7%),自評健康狀況差者 90例(28.3%);自覺有經濟壓力者135例(42.5 %),自覺無經濟壓力者183例(57.5%);醫(yī)保類型中居民醫(yī)保257例(80.8%),職工醫(yī)保48例(15.1%),其他13例(4.1%);無宗教信仰者287例(90.3%),有宗教信仰者31例(9.7%)。
對老年人自我忽視量表應用于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評估進行的信效度驗證結果顯示,Cronbach′s α系數為0.886,KMO值為0.820,Bartlett 球性檢驗χ2=1007.687(P<0.001),運用因子分析對14個條目抽取共同因素,以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轉,共提取5個公因子,累積貢獻率為75%。
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總分為11.00(5.00,15.00)分,5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衛(wèi)生自我忽視3.00(0.00,4.00)分,其次分別是情感自我忽視2.00(1.00,4.00)分、醫(yī)療自我忽視2.00(0.75,4.00)分、安全自我忽視1.50(0.00,4.00)分、社會交往自我忽視1.00(0.00,3.00)分。
自我忽視總分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獨居、自評健康狀況、自覺經濟壓力上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得分的比較
以自我忽視總分的高分組和低分組為因變量(1=高分組,0=低分組),老年住院患者的一般資料為自變量,分別引入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在年齡、性別、自覺經濟壓力、自評健康狀況、文化程度、獨居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高齡、男性、自覺有經濟壓力、文化程度低、獨居為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的危險因素(表3)。
表3 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的多因素分析
在量表信效度的研究中通常認為,研究的變量數與樣本量之比為 1∶5~1∶10 較好。本研究的量表其總觀察變量為14個條目,因此選擇150例老年住院患者進行了預調查,結果顯示,該量表應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自我忽視同質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886,因子分析提取5個公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75%,提示老年人自我忽視量表可擴展應用于老年住院患者,其信效度良好。
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經濟水平低是住院老年患者自我忽視的危險因素,收入較低的住院老年患者更容易表現出自我忽視[13]。經濟收入通過影響醫(y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物質生活水平以及社會存在感,進而影響自我忽視的水平。經濟收入較高的老年人具備更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可以享受更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從而有利于提升和改善健康水平。
Lee等[14]的研究發(fā)現受教育程度高是自我忽視的危險因素,而Dong等[12]的研究發(fā)現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更容易發(fā)生自我忽視。本研究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的水平越高。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年住院患者對健康信息知識的獲取、理解和利用,也符合劣勢累積理論的規(guī)律,即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擁有更多的健康資源,具有規(guī)避壓力源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更善于進行自我調節(jié),快速排解不良情緒,隨著年齡增長對健康有積極的累積效應[15]。
國內外研究均證實,獨居對自我忽視的水平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中獨居是住院老年患者自我忽視的危險因素。配偶與子女能提供陪伴、生活照料與精神支持[16],而獨居的老年人,多數社交網絡較小、社交參與度較低,生活孤僻。除了上述原因,本研究結果可能與我國國情有一定關系,如城鎮(zhèn)化發(fā)展使空巢、留守老人增多,導致老年人不僅缺少配偶的陪伴,從子女處獲得的安全感及情感支持也會不足。此外,我國社區(qū)服務體系建設尚在完善中,社區(qū)工作人員對老年人自我忽視和提高獨居老年人社交參與度等方面重視不足。
綜上,老年住院患者自我忽視的水平較高,相關醫(yī)療部門應采取措施,加強預防和干預,降低其自我忽視的水平,促進老年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