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嬰兒腸道源格氏乳桿菌的安全性評價及益生特性

        2021-08-31 02:34:30周欽育許喜林黃燕燕鄺嘉華胡金雙劉冬梅
        食品科學(xué) 2021年16期
        關(guān)鍵詞:膽鹽益生菌桿菌

        周欽育,許喜林,趙 珊,黃燕燕,鄺嘉華,胡金雙,劉冬梅

        (華南理工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641)

        人體腸道菌群位于胃腸道中,是復(fù)雜且動態(tài)平衡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包含約1 000 種不同的共生物種(古細菌、細菌、真菌、酵母菌和病毒)[1]。在健康的腸道菌群中,有益微生物占主導(dǎo)地位,并具有多種功能,如促進宿主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增強機體代謝能力、調(diào)控維生素和激素的合成、抑制病原體生長等[2]。腸道菌群失衡會使腸道功能紊亂,并帶來與此相關(guān)的多種慢性疾病,包括癌癥、炎癥、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精神疾病等。補充含益生菌的飲食可重新調(diào)節(jié)菌群失調(diào),排除潛在危害并加強身體的自然防御機制[3]。

        益生菌被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工業(yè)中,其對宿主健康起到的作用也被許多學(xué)者研究。García-Ruiz等[4]發(fā)現(xiàn)乳酸菌屬益生菌會產(chǎn)生B族維生素,分泌乳酸鏈球菌素或有機酸等抗病原體的代謝產(chǎn)物。Yadav等[5]發(fā)現(xiàn)鼠李糖乳桿菌MTCC 5957和發(fā)酵乳桿菌MTCC 5898可下調(diào)氧化應(yīng)激作用,膽固醇降低,具有抗糖尿病的特性。Kim等[6]發(fā)現(xiàn)植物乳桿菌K 10具有抗肥胖的作用。益生菌的治療效果和應(yīng)用技術(shù)特征隨菌株種類改變,且具有很大差異,因而挖掘新型益生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新益生菌應(yīng)被證明無毒,且在宿主的胃腸道中有良好定殖性后,才有可能發(fā)揮功效[7-8]。?panová等[9]發(fā)現(xiàn)人源性菌株更適宜在人體胃腸道中生存,哺乳嬰兒腸道及母乳中分離的乳桿菌屬是乳品益生菌的重要來源,具有更特異性的健康促進作用。

        格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又稱為加氏乳桿菌,是同型發(fā)酵乳酸菌[10],天然存在于胃腸道、陰道或母乳中,被美國FDA定義為一般公認安全類添加劑(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狀態(tài)微生物[11]。Kullen等[12]在2001年首次分離出格氏乳桿菌,對其DNA雜交模式研究后,明確了格氏乳桿菌與其他乳桿菌的16S rRNA基因區(qū)別。由于我國菌種研究起步較晚,且格氏乳桿菌的發(fā)現(xiàn)也較晚,目前國內(nèi)對于格氏乳桿菌的報道多集中在陰道、腸道菌群的分離、篩選、鑒定及生長特性的研究中[13-15]。國外學(xué)者對格氏乳桿菌的益生性研究在近幾年已經(jīng)成為熱點,發(fā)現(xiàn)其在食品、醫(yī)藥行業(yè)具有廣大應(yīng)用前景[16-18],但對嬰兒腸道源格氏乳桿菌的研究仍然有限,大多數(shù)被研究的格氏乳桿菌來自于人類陰道。

        本實驗從廣州1 月齡嬰兒腸道中分離、鑒定出1 株格氏乳桿菌,將其命名為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其進行安全性評價,包括溶血檢測、耐藥性實驗以及動物急性毒理實驗。以具有良好黏附性能和益生功能的商業(yè)菌株鼠李糖乳桿菌(L.rhamnosus)ATCC 7469為對照,對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益生特性進行探究,包括胃腸道定殖能力、抑菌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測定,旨在發(fā)掘格氏乳桿菌LGZ 1029作為新型益生菌的潛力。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SPF級KM小鼠20 只,體質(zhì)量18~22 g,4 周,小鼠及飼料由廣東省醫(yī)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魯)2014-0007)。

        格氏乳桿菌LGZ 1029由華南理工大學(xué)食品質(zhì)量與安全實驗室從廣州1 月齡嬰兒腸道糞便中分離篩選得到,并于2019年4月29日保存于廣東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保存的菌株編號為GDMCC 60641。

        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12598 廣東省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細菌DNA提取試劑盒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基礎(chǔ)MRS培養(yǎng)基、LB培養(yǎng)基、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胃蛋白酶1∶3 000、胰蛋白酶1∶250、1,1-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iton X-10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Tris、K-B藥敏紙片、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均為分析純) 廣州卯林試劑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shè)備

        MK3型超凈工作臺 上海日島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LRH-250A-II型生化培養(yǎng)箱 韶關(guān)市泰宏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JW-3021HR型高速冷凍離心機 安徽嘉文儀器裝備有限公司;CYTATION5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美國博騰儀器有限公司;680型多功能酶標(biāo)儀 美國Bio-Rad公司;Five Easy Plus型pH計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MHY-28473型麥?zhǔn)蠞岫扔?北京美華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菌株的分子生物學(xué)鑒定

        調(diào)整洪穎等[19]的方法進行菌株DNA的提取。首先從純菌落平板上刮菌到已滅菌的生理鹽水中,調(diào)至麥?zhǔn)蠞岫葹?.5,吸取1.5 mL菌液至離心管,于室溫、12 000 r/min離心5 min,去除上清液,沉淀重懸于180 μL緩沖液中(20 mmol/L、pH 8.0的Tris;2 mmol/L EDTA-2Na;體積分數(shù)為1.2% Triton X-100;終質(zhì)量濃度為20 mg/mL溶菌酶),37 ℃處理30 min后,采用細菌DNA提取試劑盒提取格氏乳桿菌DNA,用核酸蛋白檢測儀確認OD260nm/OD280nm為1.8左右,然后以該DNA為模板,采用細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TACGGTTACCTTGTTACGACT-3’),進行聚合酶鏈?zhǔn)椒磻?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中PCR擴增條件為:95 ℃預(yù)變性5 min;98 ℃變性15 s;55 ℃退火30 s,72 ℃延伸2 min,進行30 個循環(huán);72 ℃延伸5 min。PCR擴增結(jié)束后,凝膠電泳檢測回收,在-20 ℃保存。將純化后的PCR產(chǎn)物送至廣州基迪奧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將上述DNA測序得到的菌株序列導(dǎo)入基本局部比對檢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中,參考田亞晨等[20]的方法,利用MEGA 6.0軟件構(gòu)建系統(tǒng)進化樹。

        1.3.2 菌株的安全性評價

        1.3.2.1 溶血實驗

        將活化好的格氏乳桿菌LGZ 1029以及質(zhì)控菌株大腸桿菌ATCC 25922用已滅菌的接種環(huán)劃線接于血平板中,37 ℃恒溫培養(yǎng)48 h,觀察平板中菌落周圍有無溶血圈出現(xiàn)并拍照記錄。

        1.3.2.2 抗生素耐藥性實驗

        選用K-B藥敏紙片擴散法進行格氏乳桿菌的耐藥性評價[21]。取活化后的濃度約為1.0×108CFU/mL格氏乳桿菌菌液0.1 mL,均勻涂布于滅菌后冷卻凝固的MRS瓊脂培養(yǎng)基表面。將K-B藥敏紙片用無菌鑷子貼至瓊脂表面,室溫放置40 min,然后在37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倒置培養(yǎng)24 h,再用精確度為0.01 mm的游標(biāo)卡尺測量抑菌圈直徑并記錄,每種抗生素平行實驗3 組,同時以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作為對照菌。耐藥性的判斷參考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biāo)準(zhǔn)化協(xié)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于2015年公布的藥敏試紙標(biāo)準(zhǔn)M100—S25《抗菌藥物敏感性的性能標(biāo)準(zhǔn)》[22]。

        1.3.2.3 小鼠經(jīng)口急性毒理實驗

        受試物為含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菌液,濃度為1×108CFU/mL。實驗采用限量法,只設(shè)10.0 g/kg(體質(zhì)量計)劑量組,即取經(jīng)檢驗檢疫合格的小鼠20 只,雌雄各半。實驗前動物禁食過夜,不限制飲水。空腹灌胃1 次,每次灌胃容量為20.0 mL/kg。若染毒則要立即觀察并記錄中毒表現(xiàn),以及死亡數(shù)和死亡時間,觀察期為14 d。

        1.3.3 菌株的益生特性分析

        1.3.3.1 胃腸液耐受性實驗

        根據(jù)Maragkoudakis等[23]的方法進行胃液耐受性評價。將活化后的格氏乳桿菌LGZ 1029菌液按10%的接種量接種至pH值分別為2.0、2.5、3.0、4.0的人工胃液中,混合均勻,于37 ℃培養(yǎng)0、1、2、3 h后取樣,進行平板菌落計數(shù),同時設(shè)添加與人工胃液等體積的蒸餾水為空白對照組。

        根據(jù)Guo Zhuang等[24]方法進行腸液耐受性評價。將活化后的格氏乳桿菌LGZ 1029菌液按體積比為10%的接種量接種于人工腸液中(pH 8.0),于37 ℃培養(yǎng)0、2、4、6、8 h后取樣,進行平板菌落計數(shù),同時設(shè)添加與人工腸液等體積的蒸餾水為空白對照組。按式(1)計算格氏乳桿菌在人工胃腸液中的存活率。

        式中:Nt為乳桿菌在人工胃腸液處理th后存活的數(shù)量/(CFU/mL);N0為0 h時乳桿菌的活菌數(shù)/(CFU/mL)。

        1.3.3.2 膽鹽耐受性實驗

        根據(jù)Maragkoudakis等[23]方法進行膽鹽耐受性評價。取活化后的格氏乳桿菌菌液按體積分數(shù)為10%的接種量分別接種于含牛膽鹽(0.1、0.2、0.3、0.5 g/100 mL)的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于37 ℃培養(yǎng)0、1、2、3、4 h后取樣,進行平板菌落計數(shù),設(shè)置無膽鹽的空白對照組。按式(2)計算格氏乳桿菌在含膽鹽培養(yǎng)基中的存活率。

        式中:Nt為乳桿菌在含膽鹽的MRS培養(yǎng)基中處理th后存活的數(shù)量/(CFU/mL);N0為0 h時乳桿菌的活菌數(shù)/(CFU/mL)。

        1.3.3.3 黏附性實驗

        黏附性實驗以廣泛應(yīng)用的商業(yè)菌株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為對照菌株,測定2 株菌的自凝聚能力及疏水能力。

        自凝聚能力的測定:將乳桿菌在MRS培養(yǎng)基中37 ℃孵育24 h后,于4 ℃、8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菌體,再用滅菌的PBS(pH 7.4)清洗2 次,離心條件同上,最后再用PBS重懸菌體,使菌懸液的初始OD600nm值為0.5±0.02。將菌懸液在37 ℃放置24 h,分別在第0、2、4、6、24小時取上清液,以無菌PBS為空白對照,于600 nm波長處檢測吸光度。按式(3)計算菌株的自凝聚能力。

        式中:At為t時刻的吸光度;A0為t=0時的吸光度。

        疏水性的測定:同自凝聚能力測試中菌液處理,使乳桿菌的菌懸液初始OD600nm值為0.5±0.02。取適量菌懸液,加入等體積的二甲苯,旋渦振蕩2 min后,約25 ℃室溫放置30 min,分兩相,以無菌PBS為空白組,于600 nm波長處檢測下層水相的吸光度。按式(4)計算菌株的疏水性。

        式中:A30為二甲苯振蕩處理30 min后的吸光度;A0為t=0時的菌懸液吸光度。

        1.3.3.4 抑菌能力測定

        參考劉冬梅等[25]測定抑菌能力的方法進行修改。以大腸桿菌ATCC 25922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為指示菌種,取無菌生理鹽水,將2 株致病菌稀釋至濃度為106~107CFU/mL,再取菌液0.1 mL均勻涂布于LB瓊脂培養(yǎng)基表面,將牛津杯中心對稱放置于培養(yǎng)基表面,每個牛津杯內(nèi)注射100 μL待測樣品液。將平板置于4 ℃擴散24 h后置于37 ℃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觀察并測量抑菌圈直徑大小。

        1.3.3.5 抗氧化能力測定

        參照田圓圓等[26]方法測定乳桿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首先稱取0.007 8 g DPPH,用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制得0.2 mmol/L DPPH乙醇溶液,室溫避光放置,現(xiàn)配現(xiàn)用。將2.0 mL待測樣品與2.0 mL 0.2 mmol/L DPPH乙醇溶液混合均勻,室溫避光放置30 min,于室溫、8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于517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式(5)計算菌株的自由基清除率。

        式中:A樣品為待測樣品加等體積DPPH乙醇溶液的吸光度;A空白為待測樣品加等體積無水乙醇的吸光度;A對照為PBS加等體積DPPH乙醇溶液的吸光度。

        1.4 數(shù)據(jù)處理

        用MEGA 6.0軟件構(gòu)建系統(tǒng)進化樹。采用Excel、SPSS Statistic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OriginPro 9.1進行繪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菌株的鑒定結(jié)果

        經(jīng)16S rDNA測序后,在NCBI數(shù)據(jù)庫中挑選出合適的菌株,與測試乳桿菌進行比較,構(gòu)建進化樹,作系統(tǒng)分析,結(jié)果如圖1所示,測試乳桿菌與各已知序列的格氏乳桿菌的同源性較大,結(jié)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確定菌株為格氏乳桿菌種,將其命名為LGZ 1029,于2019年4月29日保存于廣東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保存的菌株編號為GDMCC 60641。

        圖1 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進化樹Fig. 1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for L. gasseri LGZ 1029

        2.2 菌株的安全性

        2.2.1 菌株的溶血活性評估

        乳酸菌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溶血毒素溶解血紅細胞,導(dǎo)致貧血等反應(yīng)出現(xiàn)[27]。血平板劃線法是有效檢測細菌溶血性的方法,溶血檢測結(jié)果如圖2所示,圖2a的質(zhì)控菌株大腸桿菌ATCC 25922菌落周圍出現(xiàn)明顯的透明溶血圈,結(jié)果呈陽性,而圖2b的格氏乳桿菌LGZ 1029長出乳白色菌落,周圍沒有明顯溶血圈,呈陰性結(jié)果,可說明格氏乳桿菌LGZ 1029及代謝產(chǎn)物對血細胞無損傷性。

        圖2 溶血活性檢測結(jié)果Fig. 2 Results of hemolysis test

        2.2.2 菌株的耐藥性評價

        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抗生素耐藥性標(biāo)準(zhǔn)及檢測結(jié)果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選取的抗生素種類包括多肽類的萬古霉素、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的紅霉素、四環(huán)素、青霉素類的氨芐西林以及氨基糖苷類的卡那霉素。由表1、2可知,質(zhì)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對各抗生素產(chǎn)生的抑菌圈直徑均在S范圍內(nèi),說明抗生素有效,可以用于鑒定菌株的耐藥性。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各類抗生素產(chǎn)生的抑菌圈直徑均在S范圍內(nèi),即格氏乳桿菌對其均不具有抗性。檢測依據(jù)為美國CLSI制定的相關(guān)標(biāo)準(zhǔn)[22]。

        表1 藥敏紙片含藥量及耐藥性判斷標(biāo)準(zhǔn)Table 1 Drug load on drug sensitive discs and judgment criteria for drug resistance

        表2 抑菌圈直徑及抗性結(jié)果Table 2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s mm

        2.2.3 菌株的動物毒理性評價

        益生菌株在投入食品使用前,還要進行更多的體內(nèi)安全性評價,因此實驗先進行了小鼠急性毒理實驗以驗證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安全性。結(jié)果如表3所示,灌服菌液后,觀察期內(nèi)沒有發(fā)現(xiàn)小鼠出現(xiàn)中毒癥狀或者死亡,小鼠體質(zhì)量正常升高,實驗期內(nèi)無異常表現(xiàn)。實驗結(jié)束后,對存活的動物解剖,肉眼未見異常。由此可知,活菌數(shù)為1×108CFU/mL的格氏乳桿菌LGZ 1029菌液對雌雄性KM小鼠急性經(jīng)口毒性的半致死率(lethal dose of 50%,LD50)大于10.0 g/kg,屬于無毒級食品。

        表3 受試物對小鼠經(jīng)口急性毒性實驗結(jié)果Table 3 Acute oral toxicity evaluation of L. gasseri LGZ 1029 in mice

        2.3 菌株的耐受性

        2.3.1 胃腸液耐受性

        圖3為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結(jié)果,在人工胃液中培養(yǎng)3 h后,格氏乳桿菌在pH 2.5~4.0的存活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存活率無顯著差異(P<0.05),而在pH 2.0的人工胃液中培養(yǎng)3 h,存活率仍有87.27%。益生菌在胃腸道內(nèi)的存活率是評價益生菌的益生潛力的重要參數(shù)。因此,耐受模擬胃腸液是評價益生菌作用發(fā)揮的基本指標(biāo)[28]。陳曉華等[15]在研究格氏乳桿菌的益生性質(zhì)時,發(fā)現(xiàn)菌株在pH 2.0的人工胃液中存活率僅為71.43%,李文靜等[29]研究乳酸桿菌的益生性質(zhì)時,發(fā)現(xiàn)菌株在pH 3.0的模擬胃液中存活率范圍是82.22%~91.65%。相比而言,本實驗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胃液的耐受能力較強。

        圖3 胃液耐受性結(jié)果Fig. 3 Tolerance of LGZ1029 to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如表4所示,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人工腸液中經(jīng)過8 h培養(yǎng)后,活菌數(shù)沒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與空白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表現(xiàn)出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人工腸液有較高的耐受性。

        表4 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人工腸液中活菌數(shù)變化Table 4 Change in viable cell count of L. gasseri LGZ1029 incubated in artificial intestinal fluids(lg(CFU/mL))

        2.3.2 膽鹽耐受性

        如圖4所示,在0.5 g/100 mL的膽鹽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4 h后存活率不足60%,生存率較低,而在0.3 g/100 mL的膽鹽培養(yǎng)基中孵育4 h后存活率可達78.27%,在0.1 g/100 mL和0.2 g/100 mL的膽鹽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4 h后存活率高達90%以上,此現(xiàn)象與陳曉華等[15]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人的腸道中含有膽鹽,能幫助人體消化和吸收脂肪,但同時會抑制和干擾腸道細菌的生長,破壞進入腸道的益生菌細胞結(jié)構(gòu),導(dǎo)致益生菌不能在腸道中存活并發(fā)揮功效[30]。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指出益生菌在腸道中需要耐受的最高膽鹽濃度,但較高膽鹽耐受性仍作為評判菌株益生潛力的標(biāo)準(zhǔn)之一。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較低濃度的膽鹽培養(yǎng)基中仍可以保持活性并發(fā)揮功效,因此其對人工腸液有較高耐受性。此外,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模擬胃腸道消化液中仍可保持較高活性的3 個實驗結(jié)果均有利于該菌株在胃腸道內(nèi)以較高的活菌數(shù)到達其作用靶點,發(fā)揮其益生功能。

        圖4 膽鹽耐受性結(jié)果Fig. 4 Tolerance of LGZ1029 to bile salts

        2.4 菌株的黏附性

        2.4.1 自凝聚能力

        乳酸菌的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可作為菌體黏附能力的指標(biāo)。自凝聚能力高的菌株在競爭細胞基質(zhì)-宿主結(jié)合位點時處于優(yōu)勢地位,除有利于其在腸道中的定植外,還可以有效避免病原體與宿主結(jié)合,從而阻止致病菌的黏附。Han Qi等[31]將菌株的自凝聚率分為3 個等級:16~35%為低等,35~50%為中等,50%以上為高等自凝聚能力。

        如圖5所示,2 株乳桿菌的自凝聚率均隨時間延長而增加,二者均在前6 h內(nèi)迅速凝聚,在24 h時達到最高值,此實驗結(jié)果與陳臣[32]測試乳酸桿菌自凝聚能力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整個靜置過程中自凝聚能力均高于鼠李糖乳桿菌,且在4 h時自凝聚率已達到64.18%,屬于高自凝聚能力范圍,最終24 h時自凝聚率達到了88.49%,即格氏乳桿菌具有較高的自凝聚能力,其可能具有較高的黏附腸上皮細胞的能力。

        圖5 乳酸桿菌的自凝聚能力Fig. 5 Self-aggregation capacity of Lactobacillus

        2.4.2 疏水性

        菌株的疏水性是決定細菌非特異性黏附到各種生物、非生物表面及界面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影響細菌吸收和降解疏水性有機物質(zhì)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乳酸菌的高度疏水性有利于菌株在腸道中存活,維持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Hernández-Alcántara等[33]指出,疏水性大于60%的菌株高度疏水,疏水性位于40%~60%之間是中度疏水菌,疏水性低于40%時的菌株親水。經(jīng)測定,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疏水性可達到79.75%,遠高于鼠李糖乳桿菌的疏水性(43.01%),格氏乳桿菌LGZ 1029是高度疏水性菌株,其在疏水性的測定中存在菌種特異性。

        2.5 菌株的抑菌能力

        本實驗選取了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革蘭氏陽性菌)和大腸桿菌ATCC 25922(革蘭氏陰性菌)作為指示菌,根據(jù)抑菌圈直徑判斷格氏乳桿菌LGZ 1029和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的抑菌活性,結(jié)果如表5所示。乳酸桿菌的代謝產(chǎn)物如有機酸、過氧化氫或分泌的細菌素可有效抑制腸道內(nèi)有害菌的生長,且減少腐敗菌產(chǎn)生的毒素,因而抑菌活性也是菌株的重要益生特性[34]。乳酸桿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好于菌懸液,說明2 株菌的抑菌能力可能源于胞外代謝產(chǎn)物,對指示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于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極好,可能與其代謝產(chǎn)物有關(guān),Otero等[35]發(fā)現(xiàn)格氏乳桿菌產(chǎn)有機酸和肽類物質(zhì),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較大的形態(tài)損傷,進而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與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接近。

        表5 不同菌液成分的抑菌圈直徑Table 5 Diameters of inhibition zone of S. aureus and E. coli when exposed to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and cell suspension

        2.6 菌株的抗氧化能力

        如圖6所示,菌株的發(fā)酵液、上清液及活菌體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隨活菌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在活菌數(shù)為107CFU/mL時,格氏乳桿菌發(fā)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達到最高值87.07%,另測得活菌數(shù)同樣為107CFU/mL的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發(fā)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為80.24%,田圓圓等[26]研究的8 株乳酸桿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值僅為52.48%,說明格氏乳桿菌具有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趙彤等[36]指出機體的抗氧化能力與慢性疾病的發(fā)生及機體衰老密切相關(guān),機體的強抗氧化能力可以預(yù)防某些疾病并抵抗衰老。已有許多研究證明,乳酸桿菌是優(yōu)質(zhì)的天然抗氧化劑,攝入一定數(shù)量的乳酸桿菌,可有效預(yù)防氧化應(yīng)激作用[4-5,37]。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是體外評價菌株抗氧化性的重要指標(biāo)。

        圖6 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ig. 6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of Lactobacillus gasseri LGZ 1029

        此外,格氏乳桿菌的發(fā)酵液及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優(yōu)于活菌體,推測為菌株在培養(yǎng)過程中產(chǎn)生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具有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 結(jié) 論

        本實驗以1 株分離自廣州1 月齡嬰兒腸道內(nèi)的乳酸桿菌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子生物學(xué)鑒定,確認為格氏乳桿菌并命名為LGZ 1029。通過溶血檢測、耐藥性檢測、小鼠急性毒理實驗對格氏乳桿菌LGZ 1029進行體內(nèi)外安全性評價,未檢測到有害代謝產(chǎn)物溶血毒素,格氏乳桿菌LGZ 1029對各種類抗生素都表現(xiàn)出了耐藥敏感性,含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菌液對雌雄性KM小鼠急性經(jīng)口毒性LD50大于10.0 g/kg,屬于無毒級菌株,表明菌株安全。益生特性結(jié)果顯示,格氏乳桿菌LGZ 1029在模擬胃腸道消化液中可保持較高活性,具有大于50%的高自凝聚能力和高疏水性(79.75%),黏附性高于對照組鼠李糖乳桿菌ATCC 7469。抑菌實驗顯示格氏乳桿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高的抑菌效果,且上清液的抑菌活性較高,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與LGG相近??寡趸芰y定結(jié)果表明,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發(fā)酵液、上清液及活菌體均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活菌數(shù)為107CFU/mL的發(fā)酵液清除能力最高且高于同等濃度鼠李糖乳桿菌的發(fā)酵液。本實驗為發(fā)掘格氏乳桿菌LGZ 1029的益生功能特性提供參考,也為豐富我國益生菌種資源庫、開發(fā)食療性益生菌產(chǎn)品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膽鹽益生菌桿菌
        乳桿菌在膽鹽 MRS 培養(yǎng)基中的傳代穩(wěn)定性
        Ligilactobacillus sp.BD7642關(guān)鍵膽鹽水解酶的發(fā)掘
        提高乳酸菌耐膽鹽能力的研究
        生物化工(2020年3期)2020-01-07 23:51:31
        乳桿菌屬分類學(xué)地位變遷后菌種名稱英解漢譯檢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桿菌Lx-11
        解淀粉芽孢桿菌的作用及其產(chǎn)品開發(fā)
        側(cè)孢短芽孢桿菌A60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進豬生長和健康
        益生菌別貪多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45
        神奇的小小腸道益生菌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亚洲av| 亚洲av色av成人噜噜噜 | 亚洲永久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48久久国产精品性色aⅴ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午夜久久久婷婷| 麻豆国产人妻欲求不满谁演的|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无码日日模日日碰夜夜爽| 99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2021|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日韩在线观看网址|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精品| 一区二区二区三区亚洲 | 中文字幕色一区二区三区页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视频|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国产一级三级三级在线视|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性色av | 国产久色在线拍揄自揄拍|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色婷婷精久久品蜜臀av蜜桃|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千人斩| 91精品国产免费青青碰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观影| 大陆成人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摸摸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