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宏 牛林 李玉順
打造潞河初中立德樹人卓越年級文化的初衷就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育資源的合力,讓隱形課程與顯性課程互相促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北京市通州區(qū)潞河中學初一年級傾力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一體化課程——“遇見”課程,致力打造立德樹人卓越年級文化,即穆穆尚德、謙謙治學、立凌云志、成棟梁材。通過“遇見·潞園”“遇見·班級”“遇見·恩師”“遇見·同窗”“遇見·學科”“遇見·活動”六大板塊,充分利用潞河資源,構建隱性課程,打造“五育并舉”的立德樹人卓越年級文化,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追求卓越,做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
依托“遇見”課程,打造德育卓越文化。“遇見·潞園”讓初次踏進百年老校的初一新生感受潞園的古韻古風、校風校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懷。在“入德之門”前感受潞河教育的初衷,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感受戰(zhàn)爭年代潞河校友為祖國的奮不顧身,在“潞友體育館”前感受百年來潞河校友對母校的感恩之心,在“校風校訓”文化墻前大聲喊出我們的校風校訓,那聲音震撼著每個潞河人,也讓美麗的潞園感受到新生們的決心。
依托“遇見”課程,打造智育卓越文化。教育是一種引領,“遇見·學科”讓新入學的潞河新生感受不一樣的學科課程。以“讓政治攜手辯論”為例,全體初一學生在“順境比逆境更有利于成長”還是“逆境比順境更有利于成長”的辯論中,不斷加深對此問題的理解,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外,年級還邀請十位科學工作者走進校園,從學生最感興趣的人工智能等話題入手,帶領學生感受科學的魅力。
依托“遇見”課程,打造體育卓越文化?!坝鲆姟せ顒印敝昙壈魏颖荣?,每班挑選10個男生、10個女生,然后抽簽對決。一輪又一輪的對決,讓學生們感受到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們拼搏的斗志,領悟體育精神,感受體育之美。
依托“遇見”課程,打造美育卓越文化?!坝鲆姟ぐ嗉墶睆牡谝惶炝粝掳嗉墶叭腋!逼?,一個集體就形成了。為提高班級凝聚力,年級組織開展班級文化展示活動,從設計班徽、詮釋班徽、設計班章到展示班級文化,無不體現著整個班級對于“美”的詮釋。
“遇見·恩師”和“遇見·同窗”,引領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人間真情,激發(fā)追求美的意識,正如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在認識她之前,我只是班級里的一個小透明,沒有絲毫的存在感,仿佛世界上沒有我這個人……直到那個人的出現。人們常說,黑暗中看到的那道光就是救贖?!?/p>
依托“遇見”課程,打造勞育卓越文化?!坝鲆姟せ顒印敝畬W雷鋒活動,讓學生對勞動有了別樣體會。全年級每位同學都在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校園環(huán)境更美觀、生活環(huán)境更溫馨。學生在活動感受中寫道:“我們學習雷鋒,不僅僅是學習他助人為樂,更要學習他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爭做新時代的小雷鋒?!?/p>
打造潞河初中立德樹人卓越年級文化的初衷就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育資源的合力,讓隱形課程與顯性課程互相促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隨著課程的推進,伴著學生的一路成長,激勵著我們在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體驗、課程評價等方面做得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同時也引領著我們在顯性課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達成學校的育人目標。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qū)潞河中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