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睿
對于即將成為畢業(yè)生的高三學生而言,這或許是我寫的最后一篇贊美老師的文章。從小學起,我們將“園丁”“蠟燭”這些辭藻由生疏運用到熟稔,那些歲月里的提筆,像是被華麗章句充斥的河流??涩F(xiàn)如今,猛一回頭,我們即將被這條十二年的河流甩出,駛向更遠、全新而未知的世界。終于,我開始覺得那些辭藻再也盛不下我的思考,關(guān)于老師的思考,關(guān)于老師世界的思考。
作為一名轉(zhuǎn)校生,迄今為止,我的經(jīng)歷可以大致劃分為:在江蘇度過的時光與在上海開始求學的時光。后者,也完全可以表述為我與呂娜老師相遇后的時光。
那是初春的早晨。
我偎在漆黑寬大的羽絨服里,走進那間教室,一路沒敢抬頭地挪動到教室的一隅位子。正在上早讀課的語文老師說,班主任一會兒會過來。腦中江蘇學校緊張壓抑的氛圍仍然殘留,我依舊像個作業(yè)機器般僵硬地掏出還不配套的書本,壓著臉一動不動地坐著,小心地聽著周遭的舉動,為那位“班主任”的出場數(shù)著秒,將準備的各種開場白打磨妥帖。余光中,落地窗外的草木,向冗長的冬與即來還休的春,怯生地簇遞著稚嫩的不知新舊的葉。
升旗的音樂響起,我依舊僵在座椅上。不知何時,耳畔一縷腳步聲透過走廊上的目光與私語,由遠及近向我過來。消解了我僵坐狀態(tài)的正是呂老師的聲音,她正和藹地喚我的名字。
“先和大家一起到樓下站隊吧。”
這次,我終于抬頭看清,她溫和的神情。走廊上的目光都含著友好的笑意,那些竊竊私語是“她好文靜”“是來自哪里的同學呢”這樣的話語。我終于抬頭看清,朝陽穿過料峭春寒,充斥著初春的早晨,草木正新,舊葉不畏寒,新芽知暖意。
我點頭,憋出一個“好”字,原先準備的華麗辭藻不需要了。
此后,這個于我而言全新的世界,有呂老師相伴的高中生活,徐徐地鋪展。與我九年來體驗的快講快刷題的課堂全然不同,英語課上的小組討論著實敲打著我的內(nèi)向。每每怯生地抬頭,便能與呂老師關(guān)切的目光相接。那樣的對視化作三分勇氣,與前后排同學的友善匯成暖氣流。不知何時,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早春已是格外的溫和,我那件像厚殼似的抗冬衣服,也已然不再需要了。
我曾一度認為,做老師是一門付出與回報難成正比的辛苦差事,并時常思考著這樣是否值得。尤其是面對個別時有時無的不理解。但我依舊記得,有那么幾節(jié)課上,呂老師講到沙啞的嗓音。我從小體弱,咽喉發(fā)炎堪稱常事,故而我深能體會到那聲音背后的疼痛。我甚至希望,她能歇下疲勞的嗓子,哪怕讓我們自習,那樣的聲音說出的每一個字,都能讓我回想起咽炎發(fā)作的痛苦。可是,她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講了下去。照常一個知識點不漏,詳盡地演繹著。我看見,平時總是抱怨重默不過關(guān)的同學在凝神聽課,偶爾會做點小動作的同學臉上是認真思考的神情。那之后的事情,我已記不太清,因為我也全身心投入那節(jié)課。但我記得,那時大家都在認真地投入她的課堂。我從呂老師身上看到了我思考的答案,值得。
迄今為止,已然過去了兩年時光。寫出這些文字,我仍然能清楚地回憶起當時我的怯生心理。回憶起上個學期高三常常去呂老師處背單詞、面批作文,記得秋冬的風雨,記得辦公室的燈光劃斷夜晚的黑。教室從二樓升到了六樓,落地窗外的草木已然茁壯。我身著匯學輕便的校服,三年的求學旅途不急不緩地即將抵達盡頭。我終于沉得下心來靜靜回憶,那些曾幾何時設(shè)想的華麗卻又空洞的贊美辭藻,原來與這段旅途完全不適合。
沒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看似美妙的抒情文字不會使我記得它們背后的故事。但是呂老師與我們一起度過的平淡歲月,或許是一次作文后面的評語,或許是一次翻譯訂正后面的改正語法、單詞,或許是早自習沒能早來之后的一次提醒、課后耐心的談心與開導,也或許是運動會現(xiàn)場一起拼搏努力的汗水,這些質(zhì)樸無華的文字,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讓我愈發(fā)珍惜。
回首這有雨有晴的世界,我們曾幾何時稚嫩又弱小,但你的身影總是如此高大又溫暖。
若干年后,待我們長大成人,或許會意識到,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包含著酸甜苦辣——我們的老師也像我們一樣,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們也只是生活中如我們一樣普通、平凡,愿意付出超越了工作以外的更多東西,用青春教育著新的青春,用他們的世界開拓我們的世界,用包容與付出回應著不解與執(zhí)拗,用伏案、燈光、咖啡、咽炎含片、粉筆灰,與出卷人搶分,與時間洪流搶時間……哪怕他們原本并沒有義務做得更好。
但,再笨的孩子也會長大。等我們逐漸成熟后回頭看,自會明白當年是誰一直想真心拉我們一把。
隨著我們的成長、畢業(yè)、離開校園,我們與呂老師之間或許就像兩條曾經(jīng)相交但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射線,極少再能交叉相遇。
但,在我們曾經(jīng)相遇的那個交點上,她曾經(jīng)或多或少地影響過我們的方向和人生。我想要感謝她,在我們稚嫩懵懂時曾如此盡職盡責、不計得失地為我們教授詳盡的知識,指引過人生方向。往后世界再寬闊,這樣的點滴依舊是我們心底無可代替的溫暖與光亮。
感謝有你存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