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玉喜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 100周年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繼續(xù)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曲藝作為黨的文藝事業(yè)“輕騎兵”,始終響應黨的號召,貼近人民群眾,全力以赴為黨和人民鼓與呼。不論在昨天,還是在今天、明天,都始終流淌著“紅色血液”,堅守著“紅色本色”,全力唱響“紅色曲藝”。因為對曲藝以及曲藝人來說,“紅色曲藝”有著特殊的歷史、特別的奉獻和特有的擔當。
回望紅色歷史,在血與火的戰(zhàn)爭中,無論是星火燎原的根據(jù)地,還是漫漫征程的萬里長征,無論在抗日戰(zhàn)爭的最前線,還是在解放戰(zhàn)爭的最前沿,曲藝都唱響在生與死的戰(zhàn)場上,與黨的紅色歷史相知相守相隨相伴。
(一)軍民團結的橋梁紐帶。長征途中,快板書作為簡捷明快的曲藝形式,廣泛宣傳為民服務的宗旨,沿途在各族群眾心中,播下革命的火種。“千里的雷,萬里的電,把舊的世道要改變。革命的火,呼呼的長,人人跟著共產(chǎn)黨?!比罕娫谕ㄋ滓锥目彀逯惺艿浇逃跓崆樗苹鸬目彀逯惺艿絾l(fā),心甘情愿為紅軍辦事情搞服務。有的冒著生命危險,千方百計從物資上支援紅軍;有的找渡船、引渡口、獻門板、砍毛竹、綁水閥、架浮橋,幫助紅軍兩渡烏江,四渡赤水;有的打土豪、破鹽倉,為紅軍籌糧、籌鹽、籌款;有的為紅軍趕制服裝、鞋襪,補充御寒衣物;有的為紅軍印刷文件、布告、宣傳品;有的為紅軍搶修槍炮;不少群眾為紅軍帶路、送情報、抬擔架,有的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秘密收留紅軍掉隊人員,幫助他們尋找部隊等。“韭菜開花一桿心,割掉髻子當紅軍;保護紅軍萬萬歲,割掉髻子也甘心?!痹谘c火的革命斗爭中,廣大群眾與我們的隊伍同生死,共患難,凝結了親人般的魚水之情、骨肉之情。
(二)鼓舞士氣的精神食糧。長征路上處處有危險,尤其是爬雪山,過草地,讓無數(shù)紅軍戰(zhàn)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紅四方面軍在翻越雪山時,幾乎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和日夜奔波,讓紅軍戰(zhàn)士頭昏眼花,體力不支。為鼓勵戰(zhàn)士們翻越雪山,紅軍宣傳隊員亮開嗓子唱起快板?!盀楦F人,鬧翻身,大家踴躍當紅軍。人心齊,泰山移,堅定信心跟紅旗?!睉?zhàn)士們雖然又饑又餓,但一聽快板,就士氣大振。正像曲藝作家王宏的群口快板《傳板兒》中寫道:“紅軍長征兩萬五,萬水千山多么艱苦。紅小鬼組成宣傳隊,打起竹板不覺累。又鼓動,又宣傳,字字聲聲叩心弦?!薄靶⌒≈癜逭?zhèn)髌?,不用打槍就殺敵。小小竹板威力大,伴著咱們打天下!—?攻濟南,戰(zhàn)江南,竹板聲聲把捷報傳。竹板響在大西北,解放軍滾滾向前似潮水。竹板打到大西南,蔣匪軍百萬大軍全玩完。—— 竹板打到上甘嶺,就像那旱地掘開一口井。竹板就是沖鋒號,凱旋門前人歡笑。”在戰(zhàn)爭年代,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聽到曲藝的回響,那鼓板絲弦揉進了民族情,檀板聲聲凝聚起民族魂,曲藝伴隨著我們軍隊的腳步,走南闖北,馳騁疆場。
(三)政策宣傳的重要力量。1937年,八路軍東渡黃河,創(chuàng)建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據(jù)地,也開創(chuàng)了上黨說唱藝術史上的新紀元。在太行山根據(jù)地,伴隨著新秧歌運動的開展,新曲藝作為一種輕便、小型、靈活的藝術樣式同時開展起來,這些曲藝組織,積極演唱抗日書目,宣傳抗日政策,成為抗日宣傳的重要力量。《聯(lián)合抗日》《李莊灘戰(zhàn)斗》《共產(chǎn)黨八大讓步》《陽明堡點飛蜓》等作品,就配合了當時根據(jù)地各個時期中心工作,以小、短、快的鮮明特色,起到非常明顯的宣傳效果。并且在當時根據(jù)地,凡能拿起筆來的人都編書寫戲,創(chuàng)作熱情十分高漲,涌現(xiàn)出不少膾炙人口而又感人肺腑的作品,如《地主與長工》《張鳳蘭勸夫參軍》《百名英雄》《紅軍長征》《土地法大綱》《一張土地證》等,還有反映八路軍和太行革命老區(qū)抗戰(zhàn)殺敵、謳歌偉大太行精神的《大軍南下》《魏名揚虎口奪槍》《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
從萬里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到中國大地上的每一次紅色記憶,曲藝都融入其中,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戰(zhàn)勝困難,慰藉心靈,與我們的隊伍一起前進、前進、再前進,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走進紅色歷史,曲藝人戰(zhàn)斗的身影隨處可見,從未缺席。他們表演在第一線,沖鋒在一線,無畏無怨無悔。
(一)英勇無畏地演出。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堃在日偽時期,因演出諷刺日偽反動統(tǒng)治的相聲《牙膏袋》《買橋票》等遭到逮捕、毒打。被釋放后仍堅持立場,以相聲針砭時弊,反動當局曾威逼利誘他編演諷刺共產(chǎn)黨的相聲,他斷然拒絕。解放后,常寶堃積極投身祖國的文化事業(yè),編演新相聲,熱情歌頌新生活,頗受廣大群眾喜愛稱贊。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朝鮮慰問團慰問演出。同年4月23日,在朝鮮前線演出時,遭美軍飛機瘋狂轟炸掃射,不幸犧牲。曲藝弦?guī)煶虡涮某吨袊嗣裰驹杠姂?zhàn)歌》,也在1951年4月23日,在慰問演出中,突然遇到美軍襲擊,壯烈犧牲,時年41歲。他們繼承愛國、勇敢的民族精神,為后人留下了《過雪山》《渡烏江》《女兒英雄王桂香》等不朽的曲藝華章。
(二)義無反顧地說唱。1941年夏,太行革命老區(qū)武鄉(xiāng)盲宣隊張培勝一組在長樂村遇敵,6人全被日寇槍殺。1942年沁縣韓榮先、宋進先、趙文煥等盲藝人為我抗日干部送情報,被敵人發(fā)現(xiàn),引起敵人在沁縣城內(nèi)搜索抓捕盲藝人,在人民群眾的掩護下未被抓獲,但在另一次送情報時,趙文煥盲藝人不幸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在太行說唱史上寫下悲壯的一頁。韓起祥,中國陜北說書演員。3歲失明,13歲學藝,30歲能說唱幾十部書,會彈50多種民歌小調(diào),是陜甘寧邊區(qū)的盲演員。韓起祥不僅說書,而且很早就開始幫助地下黨,他還當過劉志丹的地下聯(lián)絡員,他創(chuàng)造性地把陜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道情、碗碗腔、秦腔、眉戶等劇種的曲調(diào)融于說書中,使這一藝術形式更加豐滿。充滿智慧、機智和幽默的特色,被毛主席稱贊為“文藝輕騎兵”。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先后創(chuàng)作《劉巧團圓》《翻身記》《我給毛主席去說書》等570多部作品,把三弦當沖鋒槍,宣傳革命,鼓舞斗志,啟迪人心。
(三)激情滿懷地創(chuàng)作。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部隊和地方的新文藝工作者積極參與地方曲藝改革,寫出了不少好作品,趙樹理的快板《齊心打東洋》《為啥要組貧農(nóng)團》、鼓詞《石不爛趕車》、張萬一的評說《蔣家軍》、畢革飛的快板《急行軍捎帶睡大覺》、寒聲的鼓詞《劉春芒》等,為當時的演唱活動注入了汩汩活水。特別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廣大曲藝工作者更是歡欣鼓舞。他們身背鋪蓋,懷抱樂器,跋山涉水,冒著烽煙戰(zhàn)火,邊創(chuàng)作邊演出,整年、整月奔波在戰(zhàn)斗的前哨陣地。
曲藝承載著鼓舞斗志、傳遞正能量的作用,在100年黨的奮斗歷程中,曲藝人的戰(zhàn)斗身影從未缺席,而曲藝燦若繁星的相聲、評書、鼓曲等各個藝術形式,就是敵前敵后的戰(zhàn)斗利器仍歷歷在目,諄諄在耳,激勵我們在一邊回望一邊思索中更加理性地抒寫今天的曲藝史,讓我們發(fā)揮好“文藝輕騎兵”的作用,擔當歷史使命,完成黨交給的重要職責,肩負民族的希望,在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完成黨賦予的光榮使命。
歷史是一面鏡子,在我黨紅色歷史的畫卷中,我們看到了從戰(zhàn)火中走來的“紅色曲藝”,看到了曲藝人用熱血鑄就的“紅色曲藝”,同時也看到了“紅色曲藝”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作出的不可磨滅貢獻。
歷史是一本教科書,“紅色曲藝”的特殊歷史,曲藝及曲藝人的特別奉獻,讓我們真正讀懂曲藝特有的擔當:黨有號召,曲藝就要有響應,黨有行動,曲藝就要緊貼緊跟。因為曲藝一頭連著黨和人民事業(yè),一頭連著人民群眾,曲藝是橋梁與紐帶;因為曲藝的本質就是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切行動中曲藝理應沖在前干在先;因為曲藝具有“輕騎兵”的獨特優(yōu)勢,具有接地氣的群眾基礎,開展工作能夠迅速打開局面,收到奇效;因為曲藝有著光榮的傳統(tǒng),有著紅色的基因,理應不忘歷史,守好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使命。
歷史是一劑清醒劑,回望紅色曲藝的豐功偉績,回想曲藝前輩的英勇壯舉,面對黨的號召、人民的期盼和社會的需求,審視我們?nèi)缃袂嚨默F(xiàn)狀和當代曲藝人的作為,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做得還很不夠,還有許多的任務等著我們?nèi)ネ瓿?、去挑?zhàn)。偉大的建黨精神需要我們弘揚,英雄的時代楷模需要我們宣揚,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需要我們鼓與呼,發(fā)展奮進的力量需要我們?nèi)ツ廴ゼぐl(fā),人民群眾的渴求需要我們?nèi)セ貞M足。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清思路,明確方向,堅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全力唱響新時代的“紅色曲藝”。
(一)突出主題主線,弘揚時代精神。要把宣傳、弘揚紅色精神作為曲藝工作的主題主線,聚焦英雄人物、英雄事跡,聚焦紅色故事、紅色記憶,深入宣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一偉大建黨精神,深入宣傳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豐厚滋養(yǎng),使我們黨能夠飽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同時,結合新的時代,立足精神傳承,聚焦時代楷模、共和國功勛,聚焦歷史進程、時代發(fā)展,廣泛宣傳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風采,真正讓紅色精神隨著激情高昂的“紅色曲藝”永遠傳承、傳唱下去。
(二)圍繞“三位一體”,推出時代精品。紅色題材的作品是唱響“紅色曲藝”的重要載體和前提。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圍繞“整、改、創(chuàng)”三位一體來實施,即對曲藝前輩的作品進行認真整理,根據(jù)現(xiàn)代的需求進行適當?shù)母木?,同時走進紅色歷史、走進現(xiàn)實生活深度挖掘、積極創(chuàng)作。特別在創(chuàng)作中,一定要堅持在深讀、讀懂、弄透的基礎上再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一定要像我們曲藝前輩們在戰(zhàn)場上創(chuàng)作的作品那樣,“熱騰騰”,故事既鮮活又充滿激情;“情深深”,故事既動情又發(fā)人深??;“真切切”,故事既有深度而又真真實實。惟有如此,我們的作品才能真正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受到老百姓的歡迎,“紅色基因”也才能通過“紅色作品”得到更好的傳承。
(三)把握三個關鍵,奏響時代強音。唱響“紅色曲藝”需要形成合力,形成氛圍。一要上下聯(lián)動。自上而下都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立足實際,立足本區(qū)域本領域,積極推進,掀起熱潮。二要全員行動。我們所有的曲藝工作者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發(fā)揚我們前輩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走出去、走下去,走進生活,走上舞臺,走進群眾中間,盡情忘我地創(chuàng)作,盡情忘我地演出。三要整線出動。我們所有的曲藝門類,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媒介,都要投入進來,以強大的力量來共同唱響“紅色曲藝”,讓“紅色曲藝”真正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回望歷史、照應現(xiàn)實、洞察未來,為黨和人民事業(yè)時刻奮斗,是我們曲藝人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曲藝人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面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面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100周年大會上向全國共產(chǎn)黨員發(fā)出的號召,我們當代曲藝人已信心滿滿,堅定地從曲藝輝煌而特殊的歷史中接過接力棒,在曲藝前輩們特別的奉獻中汲取更大的力量,在曲藝特有的擔當中展現(xiàn)新作為,做出新業(yè)績。我們也由衷地發(fā)出內(nèi)心的呼喚: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作者:中國曲協(xié)曲藝創(chuàng)作委員會秘書長、山西省曲協(xié)副主席)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