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易地扶貧搬遷農戶主觀幸福感模糊評價
        ——基于1 250個搬遷農戶的實證分析

        2021-08-30 09:10任洪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楊凌712100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空間學院格羅寧根荷蘭9700AV山西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太原00006
        關鍵詞:易地子系統(tǒng)主觀

        時 鵬,任洪浩,余 勁(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2.荷蘭格羅寧根大學 空間學院,格羅寧根 荷蘭 9700AV;.山西財經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太原 00006)

        引 言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备母镩_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成功地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但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貧困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生存環(huán)境惡劣地區(qū)人口的貧困問題則是“短板”中的“短板”。十八大以來,扶貧攻堅是從中央到地方的“中心工作”,易地扶貧搬遷是其中的“頭號工程”,目標是實現(xiàn)近1 0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搬遷安置,使他們從根本上脫離貧困產生的自然生態(tài)和經濟社會環(huán)境,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共享發(fā)展成果[1]。

        目前,易地扶貧搬遷“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2],農戶基本的生存、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4],逐步進入生活方式多樣化階段。然而,壓力型行政體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所內含的“扶貧軍令狀”式治理邏輯導致了搬遷過程中的策略性行為和執(zhí)行偏差[5]。具體而言,搬遷出現(xiàn)了部分“重搬遷、輕扶持”“重數(shù)字文本、輕脫貧質量”“重工具理性,輕生活邏輯”的現(xiàn)象,搬遷后,農戶面臨著社會環(huán)境和生計手段兩個方面的適應和融入問題[6]。面對易地扶貧搬遷和“后搬遷”時期農戶接續(xù)發(fā)展的資金和土地困境,很多地方在實踐中要求農戶永久地退出宅基地,造成了政府與農戶之間新的緊張關系[7-8],這些問題都給政策接續(xù)和農戶發(fā)展帶來了不確定性。調查中發(fā)現(xiàn),政策的客觀效果與農戶的主觀評價出現(xiàn)了“反差”現(xiàn)象,雖然搬遷農戶已經實現(xiàn)了“搬得出”“穩(wěn)得住”,大部分農戶實現(xiàn)了“能致富”,但單純的脫貧評估是否意味著搬遷農戶擁有了更高的生活質量,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些問題依然存疑。研究表明,單一的收入增長并不是農戶主觀幸福感提高的原因[9-10],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多個維度的農戶生活質量的提高才是提升搬遷農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途徑,從農戶主觀幸福感的視角進行搬遷政策效果的評價應該更加全面和準確。

        關于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中,有幾種相似且交替使用的概念,主要包括主觀幸福感[11-12]、主觀福祉[13]、生活質量[14]、生活滿意度[15]等。為了厘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本文通過文獻的梳理予以區(qū)分。主觀幸福感指人們對生活整體的主觀評價,包括認知評價(cognitive)和情感因素(affective)[16]。生活質量指人們生活的舒適度、便利度以及精神樂趣[20],既反映了社會成員對其生存和發(fā)展狀況的滿意程度,也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14],它通過主觀指標和客觀指標反映其關鍵信息。生活滿意度被認為是主觀幸福感的認知部分[17],其對主觀幸福感的方差解釋占比超過了情感因素的貢獻[18],進一步分析表明臨時獲取的瞬變信息如被訪者的情緒等背景因素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很小[19]。因此,生活滿意度是主觀幸福感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生活滿意度是主觀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9],研究表明,以收入為代表的客觀生活質量僅能解釋15%的農戶生活質量,而主觀指標例如生活滿意度等能解釋70%~80%[21]。綜上所述,無論是衡量搬遷農戶的主觀幸福感或是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都是合理且重要的指標。事實上,使用生活滿意度作為主觀幸福感的替代變量,也符合眾多學者的慣常做法[11],本研究亦采用了這一做法。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主觀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的研究,主要包括相關概念的界定[16,22],主觀幸福感的內容、結構與測量[18,22],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11,23-29]以及產出效果[30]等方面。在主觀幸福感內容的構成與測量方面,Rostow認為生活質量的提高體現(xiàn)在生活環(huán)境的美化以及社會教育、衛(wèi)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務、社會治安等條件的改善[31];Day則從家庭關系、健康狀況、娛樂休閑等14個因素出發(fā),分析了美國居民的生活滿意度[32];Chen等建立了由個人事業(yè)、住房、生活環(huán)境、社區(qū)、經濟狀況、所在區(qū)位和公共設施等7個子系統(tǒng)構成的中國集中居住區(qū)農戶的生活滿意度[23];胡榮華等構建了中國農村居民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指標體系[15]。由于被研究者所屬群體、文化以及環(huán)境的差異,上述研究中滿意度子系統(tǒng)、測量指標以及加權權重均存在差異。另外,已有研究群體以城市居民為主,對農村居民的研究比較少,而少量研究農戶生活滿意度的文獻中將農戶作為均質整體進行分析,對特定群體農戶的研究很少。

        對易地扶貧搬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的演進邏輯與執(zhí)行過程[3,33-35]以及政策的地方實踐、問題與導向[7,36-37],搬遷農戶的識別及政策效果[38-44]等方面。總體而言,在易地搬遷對農戶影響的相關研究中,對搬遷戶客觀生活質量關注的較多,而分析搬遷農戶主觀生活質量的文獻很少。搬遷之后,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生計方式、社會交往、住房條件、公共設施與服務的可及性等都發(fā)生了超邊際的改變,影響農戶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也變得復雜和多維。因此,只對農戶收入等客觀減貧效果等進行評價,只注重政策實施效果而忽視政策執(zhí)行過程對農戶所產生的影響的研究方案難以全面反映農戶真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上所述,本文基于陜西省南部地區(qū)8縣1 250個搬遷農戶抽樣調查數(shù)據,根據主觀幸福感研究的已有理論、指標設計和評價方法,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及搬遷農戶生活滿意認知的實際進行定量分析,嘗試作以下研究貢獻:第一、構建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指標體系。第二、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搬遷農戶整體生活滿意度進行綜合評價。第三、對搬遷戶生活滿意度子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先序評價。進而為提升搬遷農戶幸福感、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和接續(xù)推進減貧工作提供政策啟示。

        一、易地扶貧搬遷農戶主觀幸福感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以滿意度作為主觀幸福感的替代變量符合理論邏輯和學者的慣常做法。指標的選取一方面遵循指標設計的系統(tǒng)性、獨立性和可行性等一般原則,另一方面,尤其關注易地扶貧搬遷農戶搬后生活的特點。首先,基于農戶生活滿意度的共性特征建立基本指標體系;其次,加入反映搬遷農戶群體的個性化指標。考慮到易地扶貧搬遷的主要目標是脫貧減貧,因此將家庭經濟狀況納入指標體系之中;搬遷安置房狀況是影響搬遷戶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方面;易地扶貧搬遷是農戶家庭面臨的重大事項,因此農戶參與權實現(xiàn)狀況也成為體現(xiàn)農戶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的重要維度。本文選取經濟狀況、搬遷安置房狀況、社區(qū)生活、居住環(huán)境、工作狀況、社會資本、政府公共政策和參與權實現(xiàn)狀況等8個維度來評價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的生活滿意度。

        家庭經濟狀況。收入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盡管其影響具有不確定性,有時甚至產生負向影響[24],但普遍觀點認為更高的收入意味著更多提高自身福祉的選擇機會[25],對于搬遷農戶而言,其本身收入水平就很低,收入更是決定其生活滿意度的關鍵因素。首先,農戶的農業(yè)收入可能會減少。搬遷后,由于耕作半徑增加及失去糧食貯藏和禽畜養(yǎng)殖場所,導致農地經營收入和畜牧業(yè)收入降低。其次,非農收入可能會增加。搬遷后,農戶將原有林地、耕地進行流轉或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或平臺公司,增加其資產性收入;通過技能培訓進入安置區(qū)附近的企業(yè)等增加其工資性收入;通過宅基地退出形成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增減掛鉤”盤活,提高農戶的轉移性收入。第三,生活成本及支出增加。搬遷后,原來通過自給自足就可以滿足生活需要的米、面、油以及瓜果蔬菜等日常消費品現(xiàn)在需要市場購買才能獲取,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另外,雖然政府承擔了大部分的建房成本,但與新的居住模式相關的其他費用也相應提高了,如添置家具,水、電、煤氣、物業(yè)費等費用相應增加??傮w而言,搬遷農戶收入的變化來自于生計結構的調整和生計方式的非農化,而其變化方向是不確定的。因此,本文選取農戶對生計方式轉化的風險評價、收入縱向比較、生活成本評價和整體收支狀況評價四個指標反映搬遷農戶的經濟狀況。

        搬遷安置房狀況。住房是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45]。安居樂業(yè)在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中根深蒂固,無論其身處何地,擁有住房是其優(yōu)先選項,尤其對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更是如此[27]。住房除了滿足農戶基本的生存、生活需求之外,農戶越來越注重房屋的視覺感受和舒適程度。易地扶貧搬遷首要的是改變了農戶的居住條件,因此搬遷安置房狀況是構成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評價的重要方面,反映搬遷安置房狀況的指標主要有:住房面積、房屋材質、家具家電與裝修、債務(自籌成本)可負擔性、廚衛(wèi)暖網配套以及搬遷安置房是否進行產權登記等(1)易地搬遷客觀上極大地改善了搬遷農戶的居住條件。調研中發(fā)現(xiàn),農戶對搬遷安置房的整體評價普遍比較高,且兩者之間高度相關?;跀?shù)據的限制,本文在指標選取中,除債務負擔基于農戶的主觀評價外,其他安置房子系統(tǒng)中初級指標取值由搬遷前后對應的客觀值差異的極差進行四等分計算得出。其他子系統(tǒng)中個別指標采用了同樣的方法。下文不再贅述。。

        社區(qū)生活。搬遷之前,農戶住房大多是獨門獨戶,較為寬敞。搬遷之后,原來清新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被集中居住社區(qū)所代替,社區(qū)公共環(huán)境替代了原先的個人空間,不同的生活習慣使得鄰里關系發(fā)生改變,有時甚至產生鄰里矛盾。高層住房對搬遷農戶社會交往形成的障礙既是物質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走門串戶比搬遷之前減少很多,甚至不少受訪農戶表示從不串門。鄰里信任可以帶來鄰里之間的合作和互幫互惠行為,在農戶遇到風險時,作為一種非正式的保險而存在,進而提高農戶的滿意度。因此,社區(qū)生活方面選用鄰里關系、鄰里信任、社區(qū)治理、鄰里互助和休閑娛樂等5個指標反映社區(qū)的生活質量。

        居住環(huán)境。易地扶貧搬遷一般由偏遠的村莊搬至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在地的集中安置點或搬至縣市城鎮(zhèn)周邊,農戶的居住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安置社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差等引起了搬遷農戶的怨言,這些因素主要是農戶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程度,從而影響到搬遷戶的主觀生活質量,因此居住環(huán)境方面選擇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活環(huán)境和便民設施4個方面反映搬遷戶的居住環(huán)境滿意度。

        工作狀況。就業(yè)是最大的民生。搬遷后農戶無法繼續(xù)從事傳統(tǒng)的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面臨著生計空間重構和生計方式的非農化轉變。易地扶貧搬遷尤其注重搬遷戶的就業(yè)問題,通過支持引入勞務經濟、現(xiàn)代服務業(y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探索資產收益扶貧,開展家政、電工、挖機、烹飪等勞動技能培訓確保建檔立卡搬遷人口中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至少1人實現(xiàn)就業(yè)。本文選取非農就業(yè)狀況、工資水平、技能培訓和職住距離等4個指標反映搬遷后農戶的工作狀況。

        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狀況體現(xiàn)了農戶生活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網絡,取決于交往過程中產生的信任以及獲取信息的便捷度[28]。農戶在原住地的生活是田園式的,主要依賴于以地緣和血緣形成的社交關系。當農戶由分散居住的村莊搬遷到集中居住的城鎮(zhèn)社區(qū),其原有的社會網絡式微,迫切需要他們在新環(huán)境中建立以“業(yè)緣”等為基礎的新型社交網絡[46]。本文選取是否被他人歧視、與他人的溝通情況和對他人的看法3個指標來反映農戶面臨的社會資本狀況。

        政府公共政策。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結合搬遷農戶的生產生活實際,本文選取商貿條件、生產環(huán)境、教育質量、醫(yī)療資源、文娛設施、交通條件、信貸環(huán)境和政府相關支持與救助等8個指標反映搬遷戶對政府公共政策的滿意度。

        農戶參與權實現(xiàn)狀況。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主要參與者,農戶的生產和生活通過搬遷得到了巨大的改變。在搬遷過程中是否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談判權等權利關系到政策的優(yōu)化和農戶的滿意度。搬遷的過程涉及政策的宣傳、項目選址、搬遷安置模式的選擇以及搬后的拆舊復墾等環(huán)節(jié)。本文選擇搬遷政策的相關信息獲取、搬遷安置方式的自主選擇、項目選址規(guī)劃的農戶參與、拆舊復墾的自主選擇和宅基地退出政策信息獲取等5個指標體現(xiàn)農戶的參與權實現(xiàn)狀況。

        最后,根據上述8個方面的特征選擇了相應的39個三級指標(見圖1)。

        圖1 易地扶貧搬遷農戶主觀幸福感評價指標體系

        二、調查與樣本

        (一)問卷設計及調查實施

        本文使用李克特(Likert)五級量表測量問題項,這種方法可用來測度主觀判斷問題且便于進行定量分析。課題組首先進行了摸底訪談和預調查,根據農戶反饋和專家意見對原始量表進行三輪討論和修正,確保了量表題項的有效性。根據農戶回答,1為“非常不滿意”或“非常不同意”,2為“不滿意”或“不同意”,3為“一般”,4為“滿意”或“同意”,5為“非常滿意”或“非常同意”,用來反映搬遷農戶各個維度的滿意度;填空題和開放式問題主要是調查對象的家庭人口信息、土地利用、農戶生計、收入支出、移民搬遷、宅基地騰退復墾等。

        (二)數(shù)據來源和樣本特征

        本文使用數(shù)據來自于課題組2017年12月~2018年1月對陜西省漢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開展的易地扶貧搬遷專題跟蹤調研。此次調查以結構化的入戶問卷調查為主,以半結構化的訪談作為補充。調查樣本的選擇過程:由省搬遷規(guī)劃,在陜南三市中隨機抽取調研縣;每個縣隨機抽取2~5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30~60個農戶,分層抽樣與隨機抽樣結合以確保樣本數(shù)據的科學性和代表性。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70歲的戶主或戶主配偶,調查內容涉及農戶的家庭人口信息、土地利用、農戶生計、收入支出、移民搬遷及宅基地騰退等相關情況。共獲得有效問卷1 712份,本文重點研究已退出宅基地的搬遷農戶,因此最終進入實證分析的樣本為陜南3市8縣1 250戶搬遷農戶數(shù)據。調查樣本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樣本搬遷農戶的基本特征

        調查結果顯示,已完成搬遷的1 250戶農戶中,平均年齡為50.32歲,高中及以上學歷僅占8.16%,75.36%的受訪者僅有初中和小學學歷。有70%的農戶原居住地位于深溝或者山坡上,原有房屋為土木結構的占到66.08%。2017年人均純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占樣本34.88%,可以看出,農戶整體的受教育程度較低,居住及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貧困程度深。生活滿意度評價方面,分別有66.24%和9.68%的搬遷戶對目前整體生活狀況的評價為“滿意”和“非常滿意”,但仍有7.2%的農戶對搬遷后整體生活的評價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

        三、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統(tǒng)計分析

        (一)問卷項目分析

        1.獨立樣本檢驗。獨立樣本非參數(shù)檢驗用于判斷不同農戶反應程度是否可鑒別[15,47]。根據量表總分得到排序前300的高分組和后300的低分組,采用Mann-Whitney U法檢驗,結果顯示,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所有題項均拒絕原假設,因此認為調查對象的反應程度具有鑒別度,可用于下一步的統(tǒng)計分析。

        2.信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衡量信度的一種有效方法,其系數(shù)值大于0.7表示高信度,而在使用一個新的研究方法時,Cronbach’s α系數(shù)不小于0.6即可以達到要求[48],小于0.6時,則需要改進研究工具,改善量表。本文中,Cronbach’s α系數(shù)值為0.712,說明問卷信度較高,可以認為調查結論是可靠的[49]。

        (二)模糊綜合評價

        1.模糊綜合評價的理論與方法。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是一個多因素的、復雜的模糊概念,如同其他社會科學概念一樣,在理論的界定上是兩分的(dichotomous)或者有序的(ordinal),部分文獻以語言屬性(linguistic attributes)(如好壞、貧富等)來表達其內涵。然而,在實踐中,它們之間并非具有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漸進的轉換過程[50-51]。本文中,就搬遷農戶對于搬后生活的認知評價而言,農戶的判斷很難確定是“滿意”或是“不滿意”,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割標準,因此建立在精確集合(crisp set)基礎上的傳統(tǒng)的評估方法并不適合解決此類問題,而最早由Zadeh提出的模糊集理論(fuzzy set theory)可以較好的處理非精確概念、多因素、評價標準為定性區(qū)間形式的問題[52]。

        一般地,當X代表一個全集,隸屬函數(shù)設為μA,則模糊集A可以定義為

        μA:X→[0,1]

        (1)

        式(1)中,[0,1]代表從0到1的區(qū)間,當μA(x)=0時,表示x∈X不屬于集合A,當μA(x)=1時,表示x∈X完全屬于A,而當0<μA(x)<1時,則表示x部分屬于集合A。合適的隸屬函數(shù)的設定取決于研究的應用場景和所選擇的指標類型,一般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技術:前者主要應用于分類變量,后者主要應用于定距變量。我們研究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的滿意度,借鑒Neff農戶主觀福利研究中將滿意度指標采用直接法進行隸屬函數(shù)設定的做法[53],非常滿意=1,滿意=0.75,一般=0.5,不滿意=0.25,非常不滿意=0。

        初級指標隸屬度如何加總得到上一級指標隸屬度是涉及到權重選擇的關鍵問題,在模糊數(shù)學中,最常見的模糊集合加總算法見表2。

        表2 模糊集加總運算

        一般地,任何一種n(n≥2)個模糊子集加總運算的函數(shù)可定義為:

        h:[0,1]n→[0,1]

        (2)

        式(2)應用到n個定義在X上的模糊集B1,B2,…,Bn,加總的隸屬函數(shù)h則表示為由每個模糊子集對應的隸屬度所表示的函數(shù)形式:

        μB(x)=h(μB1(x),μB2(x),…,μBn(x))

        (3)

        可見,式3中,模糊集的交、并算子是一般化加總函數(shù)的特殊形式,用b1,b2,…,bn代表分別隸屬于B1,B2,…,Bn的隸屬度,則在不同類型的加總規(guī)則下,存在如下的關系式:

        min(b1,b2,…,bn)≤h(b1,b2,…,bn)≤max(b1,b2,…,bn)

        (4)

        進一步地,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可以表達為分解式:

        B=CοR=(b1,b2,…,bn)

        (5)

        式(5)中,B、C、R分別表示評價集合、權向量和模糊關系矩陣,o為模糊運算符,本文采用M(·,+)算子,即定義bj=∑mi=1cirij,∑mi=1ci=1,bj為評價j的隸屬度,ci為初級指標i的權重,rij是初級指標i對評價j的隸屬度。

        因此,表2中所示的模糊交和模糊并算子是上述一般化加總函數(shù)的特殊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標準交算子意味著加總運算中初級指標之間不能相互補償(compensation),只考慮最差的維度,其意義在于如果某一個維度的滿意度很差,則另外一些維度再好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標準交算子可以理解為代表了最差的滿意水平,代表農戶至少有一個維度不滿意的隸屬度;相反地,標準并算子意味著農戶某一特殊領域滿意度的初級指標之間可以相互補償,且標準并算子更加凸顯了滿意度較高維度的指標,代表搬遷農戶至少有一個維度達到或接近完全滿意的隸屬度水平,代表了最高的滿意水平;最后,均值或者加權平均算子描述了介于兩者之間的情況。

        2.指標權重的確定。權重結構的選擇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是模糊評價的關鍵,前者的缺點是常常采用先驗的或者主觀性太強的指標,不同分析情景下的適用性存疑,對專家的依賴度較高;后者的權重選擇是由數(shù)據驅動的不相關的因素,常被歸類到同一個公共因素項下,而研究者無主動性。本文借鑒胡榮華等的研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方法確定權重,主客觀相結合的同時反映問卷的結構效度[15]。另外,我們同時使用標準交、弱交、標準并以及簡單算術平均、加權算術平均等五種算子計算各個滿意度子系統(tǒng)的隸屬度,與因子分析法中根據因子得分作為權重計算的結果進行對比,據此擬分析各個子系統(tǒng)初級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使研究結果具有更好的解釋性和應用價值。

        根據各三級指標在對應子系統(tǒng)上的因子得分系數(shù)(2)各個子系統(tǒng)的因子得分是初級指標變量線性組合的結果,因子得分系數(shù)的大小表示了各三級指標對所屬子系統(tǒng)的重要程度,因此文中使用因子得分系數(shù)作為歸一化權重的計算基礎,文中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shù)。,經過歸一化處理得到權重,結果見表3。

        表3 三級指標對二級指標的參數(shù)估計值及權重

        續(xù)表

        為了確定各個子系統(tǒng)領域的滿意度在搬遷農戶整體生活滿意度中所占的權重,本文建立了一級指標對二級指標的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在適配度指標中,RMSEA為0.068,小于0.08, GFI、AGFI、NFI、CFI和TLI的取值介于0.907~0.971之間,大于0.90,均達到了適配標準。因此,該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

        圖2 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結構模型

        根據表3中所列權重結構計算得到二級指標的隸屬度,基于上述結構模型,由驗證性因子分析計算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因子得分系數(shù),通過歸一化處理確定權重,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參估計值及權重

        3.進一步討論:因子得分與不同模糊算子加總方式計算結果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本文在上述以因子得分系數(shù)為權數(shù)加總計算子系統(tǒng)隸屬度的基礎上,同時采用模糊集的標準交、弱交、標準并以及簡單算術平均和加權平均等五種加總方法計算子系統(tǒng)的隸屬度,并將所得結果與因子得分法進行相關性分析。與Roche[55]選擇相關性最高的求和方式進行加總不同,本文采用的是驗證性因子分析,進行比較的主要目的在于辨識分析各個子系統(tǒng)初級指標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

        表5的計算結果顯示,經濟狀況、居住環(huán)境、就業(yè)狀況、政府公共政策以及參與權實現(xiàn)等5個子系統(tǒng)通過加權平均加總方式得到的隸屬度與因子得分結果相關系數(shù)最高,加權平均假定各個三級指標對子系統(tǒng)的重要性不同,賦予隸屬度較差的指標以較高的權重。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農戶調查所得數(shù)據隱含的事實是:上述5個子系統(tǒng)中,隸屬度較低的指標往往是農戶更加看重的方面,而該類指標隸屬度的提升會更大程度地補償隸屬度較高指標隸屬度的降低。比如,在公共政策滿意度方面,搬遷農戶更加看重的往往是教育質量、醫(yī)療條件、社會保障等,這些方面的改善會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戶對公共政策的滿意度。搬遷安置房、社區(qū)生活兩個子系統(tǒng)通過簡單算術平均加總方式得到的隸屬度與因子得分計算結果相關系數(shù)最高,可以認為上述兩個子系統(tǒng)的三級指標之間存在對等的補償關系,隸屬較高的維度可以補償隸屬度較差的維度,這也是與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如搬遷安置房滿意度方面,房屋材質、債務負擔(自籌成本)、產權狀況等都幾乎對農戶滿意度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社會資本滿意度方面,通過標準并加總規(guī)則得到的隸屬度與因子得分法計算得到的隸屬度相關系數(shù)最高,表明社會資本滿意度子系統(tǒng)內各個初級指標之間是相互補償?shù)?但標準并算子更加強調初級指標中表現(xiàn)最好的指標,其認為只要一個指標的表現(xiàn)優(yōu)于其他指標,則會完全補償其他指標的不足。具體在搬遷農戶的社會資本中,如周圍人對農戶非常尊重和友好,則即使前期農戶對與他人溝通交流狀況和對他人的看法均不太滿意,但農戶依然可以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即前者會對后兩者產生補償,農戶依然可以獲得較高的社會資本的滿意度,這與Neff[53]的研究結論一致。

        表5 五種加總方式計算的子系統(tǒng)隸屬度與因子得分結果的相關系數(shù)

        4.模糊綜合評價的具體實施。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評價適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其步驟為:首先對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子系統(tǒng)進行評價;其次,將該層次的評價結果作為搬遷戶生活整體滿意度的模糊關系矩陣;最后,進行總體評價,得到整體的滿意度評價結果。

        本文將滿意評語集合定義為:V={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由指標滿意度的概率分布計算樣本對相應滿意度層次的隸屬度。例如,“生計方式”這一指標,1 250個搬遷戶中有155個評價“滿意”,因此該指標對于橫向收入狀況評語“滿意”的隸屬度為0.124 0(即155/125 0=0.124 0)。依此構造子系統(tǒng)的模糊關系矩陣,結合指標權重求得子系統(tǒng)評價結果,然后,記0≤c1≤1為“很不滿意”,1

        對于經濟狀況子系統(tǒng),評價矩陣為:

        =(0.039 8 0.369 5 0.476 5 0.104 0 0.010 2)

        經濟狀況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39 8、0.369 5、0.476 5、0.104 0和0.010 2,綜合得分為2.175 5,處于“一般偏下”的滿意層次。從百分比看,認為經濟狀況“一般”的樣本占47.65%;“不滿意”的樣本占比36.95%,僅有10.40%的樣本農戶 “滿意”,“非常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僅分別占3.98%和1.02%。樣本在生計方式、縱向收入比較、生活成本評價、總體收支狀況4個三級指標上評價為“一般”和“不滿意”的占比之和均達到80%以上,削弱了農戶經濟狀況子系統(tǒng)的滿意度。搬遷后,農戶經濟狀況與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設法增加農戶收入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滿意度。

        =(0.009 7 0.042 6 0.294 2 0.516 6 0.136 9)

        搬遷安置房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09 7、0.042 6、0.294 2、0.516 6和0.136 9,綜合得分為3.228 3,處于“滿意”的偏下層次。分別有51.66%和13.69%的農戶對安置房狀況“滿意”和“非常滿意”,評價“一般”的樣本占29.42%,“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樣本占比很低,僅分別占4.26%和0.97%。值得注意的是,搬遷戶對產權登記“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比均是該子系統(tǒng)6個初級指標中最高的。且占比分別達到27.38%和10.90%,很多搬遷農戶反映安置房要等幾年之后才能進行房屋產權登記,心生顧慮,因此拉低了農戶滿意度。整體上,農戶對搬遷安置房的滿意度較高。

        =(0.008 9 0.065 9 0.316 9 0.390 2 0.218 1)

        社區(qū)生活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08 9,0.065 9,0.316 9,0.390 2和0.218 1,綜合得分為3.242 7,處于“滿意”的偏下層次。對社區(qū)生活“滿意”和“很滿意”的農戶占39.02%和21.81%,評價“一般”的農戶占31.69%,“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僅分別占6.59%和0.89%。但在鄰里互助這一初級指標上,搬遷戶“不滿意”的占比達到26.84%,是該子系統(tǒng)5個初級指標中在“不滿意”評語上占比最高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安置小區(qū)搬遷農戶來自多個不同的遷出地,加之新的相互“隔離”的居住方式,使得農戶之間并不熟悉,當遇到事情需要幫忙時,預期獲得資金和人力的支持有一定難度,因此降低了農戶的滿意度。但整體上,搬遷農戶對社區(qū)生活的滿意度相對較高。

        =(0.008 0 0.169 7 0.442 7 0.3421 0.037 4)

        居住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08 0,0.169 7,0.442 7,0.342 1和0.037 4,綜合得分為2.731 0,屬于“一般”的偏上層次。從百分比看,對社區(qū)環(huán)境評價“一般”的農戶占比最高,為44.27%,對居住環(huán)境“不滿意”的農戶占到樣本的16.97%。分別有35.01%和15.53%的農戶對搬遷社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和便民設施“不滿意”,拉低了搬遷戶對居住環(huán)境的整體滿意度。

        =(0.058 8 0.240 8 0.442 2 0.205 2 0.053 1)

        就業(yè)狀況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58 8,0.240 8,0.442 2,0.205 2和0.053 1,綜合得分為2.453 0,屬于“一般”的中間層次。對非農就業(yè)、工資水平和技能培訓“不滿意”的農戶占比分別為36.24%,19.89%和16.21%,拉低了整體的就業(yè)滿意度;而搬遷農戶對職住距離的評價為“滿意”和“很滿意”的占比分別為36.10%和10.76%,提升了就業(yè)滿意度。

        =(0.006 5 0.028 6 0.093 3 0.555 3 0.316 2)

        人際關系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0.006 5、0.028 6、0.093 3、0.555 3和0.316 2,綜合得分為3.645 9,屬于“滿意”的偏高層次。由百分比可以看出,認為人際關系“滿意”的樣本占到一半以上,比例為55.53%,有31.62%的農戶對人際關系“很滿意”,具體而言,是否受當?shù)厝伺懦?與他人溝通狀況,對他人的看法3個指標均在“滿意”層次的樣本占比最高,分別為59.67%、46.73%和55.04%,拉高了搬遷戶對人際關系的整體滿意度。

        =(0.014 5 0.086 4 0.451 6 0.369 3 0.078 2)

        公共政策滿意度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0.014 5、0.086 4、0.451 6、0.369 3和0.078 2,綜合得分為2.910 3,屬于“一般”的偏高層次。從百分比看,對公共政策評價“一般”和“滿意”的農戶占比最高,分別為45.16%和36.93%,而對公共政策“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樣本占比分別為8.64%和1.45%;樣本中除了對文娛設施、商貿條件“不滿意”的占比分別為20.71%和15.12%比較高之外,商貿條件、生產環(huán)境、文娛設施和政府相關支持與救助4個指標評價為“一般”的農戶占比最高,分別為59.67%、64.58%、45.10%和48.50%,而教育質量、醫(yī)療資源、交通條件和信貸環(huán)境4個指標評價為“滿意”的農戶占比最高,分別為37.06%、58.17%、71.39%和68.39%。總體而言,搬遷農戶對公共政策的滿意度較高。

        =(0.148 6 0.370 9 0.341 6 0.129 2 0.009 6)

        農戶參與權實現(xiàn)子系統(tǒng)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0.148 6、0.370 9、0.341 6、0.129 2和0.009 6,綜合得分為1.980 2,屬于“不滿意”的偏上層次。從百分比看,對參與權狀況評價為“一般”和“不滿意”的農戶占比最高且非常接近,分別為34.16%和37.09%,而“很不滿意”農戶占比達到14.86%,“滿意”和“很滿意”的農戶占比分別為12.92%和0.96%。總體來說,農戶對搬遷相關政策的參與權實現(xiàn)狀況滿意度比較低。

        最后,由各子系統(tǒng)模糊關系矩陣和權重結構,求得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評價矩陣為:

        =(0.041 3 0.193 2 0.376 9 0.298 9 0.089 6)

        搬遷農戶整體滿意度對評語的隸屬度分別為0.041 3、0.193 2、0.376 9、0.298 9和0.089 6,綜合得分為2.702 2,處于“一般”的偏高層次。有37.69%的搬遷戶整體滿意度評價 “一般”,占比最高,其次是評價“滿意”的樣本,占比29.89%,“很滿意”的樣本僅占8.96%,而表示“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樣本分別占19.32%和4.13%。整體上看,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對搬遷后的生活評價為“基本滿意”。

        四、滿意度與重要度的象限圖分析

        借鑒胡榮華[15]和Huang[27]等的研究,本文利用象限圖對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8個子系統(tǒng)滿意度(satisfaction)及其重要度(attention)進行分析,從而完善后搬遷時期的政策接續(xù),明確提高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優(yōu)先序和有效措施。以重要度均值(0.125 0)和滿意度均值(2.795 9)作為象限劃分的原點,8個子系統(tǒng)在象限圖中的分布具體見圖3。

        圖3 子系統(tǒng)滿意度與重要度象限圖

        改善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重點是位于第四象限的子系統(tǒng),即經濟狀況滿意度子系統(tǒng)、就業(yè)狀況滿意度子系統(tǒng)和參與權實現(xiàn)子系統(tǒng)。這三個子系統(tǒng)搬遷農戶認為其重要度很高,但滿意度卻較低,阻礙了搬遷農戶整體生活滿意度的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后,提高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的途徑主要有:(1)進一步改善農戶家庭的經濟狀況。搬遷后,農戶原有的生計方式受到沖擊,尤其是從事傳統(tǒng)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農戶受影響比較大,要不斷拓寬搬遷農戶“能致富”的渠道,例如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實現(xiàn)資產性收益,通過就地就近就業(yè)提高農戶的工資性收入。(2)在實現(xiàn)“每戶至少一人就業(yè)”的基礎上,不但要實現(xiàn)農戶家庭就業(yè)數(shù)量上的更廣覆蓋,更要提高搬遷農戶的就業(yè)質量,著力提高其工資待遇水平。同時,由政府和相關企業(yè)落實對搬遷農戶的技能培訓工作,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3)易地扶貧搬遷是由政府主導的重大民生工程,自上至下的政策制定過程往往注重行政效率而忽視了農戶自身的利益訴求,很多政策在執(zhí)行中由于沒有得到農戶的充分理解面臨重重阻力,即使政策本身的初衷是好的,但農戶滿意度并不高。因此要賦予農戶作為重要利益相關者在政策信息獲取及決策、拆舊復墾補償標準談判等環(huán)節(jié)更多的參與權,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決策過程相結合,既優(yōu)化了政策也使得農戶的滿意度得到提高。

        對于提高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生活滿意度產生重要積極作用的是位于第一象限的子系統(tǒng),即搬遷安置房滿意度子系統(tǒng)和政府公共政策滿意度子系統(tǒng)。這兩個子系統(tǒng)在搬遷戶生活滿意度中的重要程度和滿意度均高于平均水平,是提高搬遷農戶整體生活滿意度的重要積極因素,因此應當在保持當前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目前易地扶貧搬遷與新型城鎮(zhèn)化相結合是中國邁向消費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56]。搬遷極大地改善了農戶的居住條件。本課題組調查數(shù)據顯示,在搬遷前有近70%的農戶居住于深溝或者山坡上,原有房屋為土木結構的占到66.07%;而搬遷之后,農戶大部分搬至鄉(xiāng)鎮(zhèn)中心或縣城周邊的集中居住區(qū),住房為高層樓房或磚混結構住房,有水電和室內沖水廁所、獨立的廚房,配備了基本的家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戶的滿意度。易地扶貧搬遷以城鎮(zhèn)化集中安置為主,搬遷后,農戶均等地享有社區(qū)周邊的商貿條件、生產環(huán)境、教育質量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等公共服務。此外,部分地區(qū)通過戶籍改革,搬遷農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落戶為城鎮(zhèn)戶口,從而選擇保障水平更高的城鎮(zhèn)醫(yī)?;虺擎?zhèn)養(yǎng)老保險??梢姲徇w戶對政府公共政策的滿意度比較高,上述政策應該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一步堅持和完善。

        猜你喜歡
        易地子系統(tǒng)主觀
        陜西易地扶貧搬遷報告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撫州市脫貧攻堅圖片展
        后印象
        網絡空間供應鏈中入侵檢測及防御子系統(tǒng)的投資機制研究
        網絡空間供應鏈中入侵檢測及防御子系統(tǒng)的投資機制研究
        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團隊與知識管理的關系研究
        《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guī)劃》四大看點
        對立與存在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av在线麻豆| 日本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亚洲五月天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三区av在线播放| 欧美亅性猛交内射| 日本丰满熟妇hd| 国产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欧美亚洲国产人妖系列视| 久久精品亚洲熟女九色| 五月色婷婷丁香无码三级| 欧美猛男军警gay自慰|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美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啊啊|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视频毛片| 国产91九色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一级黄片天堂| 少妇高潮惨叫正在播放对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丝袜 亚洲 另类 欧美| 午夜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线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