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勝孟 陳文慧 林會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內科常見疾病,以氣流受限為特征。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肺功能持續(xù)下降,導致各種并發(fā)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毛細血管受到損傷。氣流受限導致肺通氣量減少,活動后有明顯的喘息,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呼吸困難。大多數(shù)患者受到通氣不足和通氣受阻的影響,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患者的癥狀更加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后,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加,加大了治療難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常用呼吸興奮劑。應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治療可提高療效,及時控制病情,改善肺功能。本研究選擇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對比分析小劑量甲強龍聯(lián)合呼吸興奮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采用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均為男性,年齡51~76 歲,平均年齡(62.42±4.62)歲。觀察組均為男性,年齡51~75 歲,平均年齡(62.45±4.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呼吸興奮劑治療: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洛貝林9 mg+尼可剎米1.125 g,q.d.,緩慢滴注,10~15 滴/min,治療7 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小劑量甲強龍,甲強龍用量: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甲強龍40 mg,q.d.,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氣指標(PaO2、PaCO2)及肺功能指標(FVC、FEV1),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癥狀消失,動脈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正常;有效:癥狀改善,動脈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改善;無效:經(jīng)治療病情無明顯好轉,達不到顯效和有效標準[1]??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O2、PaCO2、FVC、FEV1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O2、FVC、FEV1 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aCO2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PaO2、FVC、FEV1 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55,P<0.05)。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腸胃不適癥狀1例,心悸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對照組發(fā)生腸胃不適癥狀1例,心悸1例,肝腎功能損害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18,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特點是氣流受限,進行性氣流受限其表現(xiàn)是漸進性,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力和生活質量?;颊哂懈忻暗日T發(fā)因素時會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病情加重,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呼吸衰竭,出現(xiàn)缺氧和高碳酸血癥,患者呼吸困難,需及時給予臨床治療。高效的臨床治療能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呼吸衰竭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疾病,可導致氣體交換障礙、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代謝障礙和生理功能障礙,主要原因是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急性加重,在選擇治療方法方面有更高的要求[2,3]。氣道阻力增加、呼吸生理變化、肺泡擴張、呼吸肌疲勞及內源性呼氣末正壓(PEEPi)形成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急性加重所致的呼吸衰竭病理表現(xiàn)。尼可剎米是一種呼吸興奮劑,用來改善患者的呼吸,呼吸興奮劑刺激能增加呼吸中樞的興奮性,從而增強吸氣動力,改善呼吸通氣,有效降低PaCO2,使用呼吸興奮劑能減少耗氧量和呼吸肌負荷,減少呼吸動力消耗,刺激呼吸中樞,增強呼吸動力,提高呼吸頻率,緩解高碳酸血癥。同時多數(shù)患者存在意識障礙,應用呼吸興奮劑可以提高精神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患者經(jīng)治療后精神好轉,意識改善,進食量增加,咳痰、自主翻身,呼吸防御能力增強,依從性明顯提高,對改善病情有一定幫助。洛貝林也是呼吸興奮劑,其可刺激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引起呼吸中樞、迷走神經(jīng)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興奮。適用于呼吸衰竭、新生兒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窒息、麻醉劑及中樞抑制藥中毒所致窒息、肺炎呼吸衰竭等,但藥效受到限制,呼吸衰竭達到一定程度,洛貝林無法完全緩解,需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也可以使用輔助氣管插管和呼吸機通氣[4,5]。
在呼吸興奮劑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呼吸衰竭是有效的,可加快呼吸困難癥狀緩解速度。糖皮質激素具有多種功能,抗炎作用,可抑制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癥反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細胞浸潤吞噬,減少各種因素的釋放,抑制毛細血管和成纖維細胞增殖,抑制膠原、粘多糖和肉芽組織的合成,防止瘢痕形成和粘多糖的形成,能減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感染,增強平滑肌細胞2 受體的應答性,緩解呼吸困難,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降低經(jīng)濟負擔,改善生活質量[6,7]。在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監(jiān)測各項指標的變化,及時觀察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胸悶、腹脹等,及時采取措施。甲強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滲透細胞,可與細胞內特定的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該復合體進入細胞核后與染色體或DNA 結合,激活mRNA 轉錄,促進酶蛋白合成,通過干擾其他信號,可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甲強龍半衰期短,對肺組織通透性好,能直接刺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增加潮氣量和氧氣供應,減少二氧化碳潴留,在短時間內緩解呼吸困難癥狀。甲強龍可預防痰阻塞氣道,對治療炎癥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療效顯著,對身體無明顯副作用,患者耐受性良好[8,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O2、PaCO2、FVC、FEV1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O2、FVC、FEV1 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aCO2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PaO2、FVC、FEV1 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呼吸興奮劑是一種常用的治療藥物,它能控制呼吸困難癥狀,調節(jié)呼吸中樞,增加供氧和潮氣量,減少體內二氧化碳,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但是,單一藥物的療效并不十分明顯。甲強龍也是一種主要的治療疾病的藥物,屬于糖皮質激素,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對呼吸和肺功能影響較大,起效快,半衰期短,療程長,有強烈的抗變態(tài)反應活性。甲強龍可通過細胞膜與胞漿中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合成多種酶,發(fā)揮全身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10]。從研究結果可見,呼吸興奮劑聯(lián)合甲強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較好。藥效協(xié)同,發(fā)揮雙重治療作用,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更好地改善預后。另外,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lián)合治療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呼吸興奮劑聯(lián)合小劑量甲強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動脈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