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
課堂導入
師:我們從小學到現(xiàn)在學過很多冰心老人的作品,比如《小桔燈》《紙船——寄母親》,還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以及初中的《說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一日的春光》,創(chuàng)作背景告訴我們冰心作品的主題是:愛、童真和自然。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新的散文,體會冰心對自然和孩子的愛。
環(huán)節(jié)一:根據(jù)內(nèi)容,劃分層次
師:我們先請同學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重音、停頓、抑揚頓挫和標點符號。完成兩個任務:標題“一日的春光”指的是哪一日呢?在文中把它找出來。并根據(jù)“一日的春光”來劃分文章的層次。
(五位學生分別朗讀1-4、5-8、9-11、12-17、18-19自然段。)
師:標題“一日的春光”指哪一日呢?
生1:我覺得這一日是第9自然段的“四月三十日的下午”。
師:對,那能不能由此劃分文章的結構呢?我們來看看,這“一日的春光”從第9自然段一直說到了哪里?請找到的同學舉手。
生2:我覺得是到第16自然段。
師:大家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3:我覺得是到第14自然段。
師:是因為第15段寫到幼兒園去了嗎?
生3:是的,且第14段結尾為省略號。
師:所以春光的描寫就完了,剩下有關幼兒園的聯(lián)想是回家關起門來想的?
生3:是的。
師:(笑)好,還有沒有不同看法?
生4:我覺得是到第18自然段。因為它有一句“看得恰到好處,便辭謝了主人回來?!庇幸粋€“回來”的結束動作。
師:就是認為這個活動還有一個收尾。好的,大家思考一下同意誰的觀點?我們來投票表決。
(學生舉手投票。)
師:今天真理掌握在大多數(shù)人手中,“一日”指的是第9-18自然段。我們回頭來看,前面的內(nèi)容好像和題目沒有關系啊,它到底在說什么呢?來,大家默讀并概括1-8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既可以抓關鍵詞,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同桌討論一下。
環(huán)節(jié)二:整體把握,梳理線索
(學生默讀并討論。)
生5:我認為1-8段講了作者對于春天的期望及一些失望。
師:有期望也有失望,說得很好。作者用這么長的篇幅講述從期望到失望的過程,這中間一共經(jīng)歷了幾個回合呢?大家梳理一下,找到一個回合即可舉手。
(生6受老師邀請,上臺在屏幕文本上畫出具體語句。)
師:第2段“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地遠引了。”這是失望。她覺得春天來臨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
(生6畫線:“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蔭,柳絮亂飛?!保?/p>
師:作者感受到這春天的特點是什么?
(生6框出“來得特別的晚”。歸位。)
師:這些句子說明春天晚來且特別短暫。還有沒有同學找到不一樣的回合?
生7上臺在第5段畫線并講述:“我”看見春來臨的標志是“有一天看見湖上的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但當天夜里又卷起漫天的黃沙,把“我”心中的春意吹得四散?!拔摇庇衷俅问?。然后“有一天看見柳梢嫩黃了”,但那一天下午“又不住地下著不成雪的冷雨”,所以“我”再一次失望了。又一天“看見院里的桃花開了”,頃刻卻又“布滿了慘暗的黃云”,于是“我”對春的期望再一次破滅了。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三個回合。還有沒有呢?
生8上臺在第7段畫線并講述:作者和朋友到大覺寺看杏花,充滿了對春的期待,然而管家?guī)X“一望已盡是殘花敗蕊”,幾株盛開的紅杏“盛開中氣力已盡”,作者對春天的期望又消失了。
師:謝謝三位同學的精彩發(fā)言。所有回合都已經(jīng)讓我們找全了。那么,有這樣一些尋春而不遇或春天悄悄遠引的經(jīng)歷,作者最后得到了一個怎樣的感受?
生9:“我”感到坦然,“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師:這是作者游大覺寺回來后的感受,有沒有比這更具有總結性的體會呢?
生10:“我不信了春天?!?/p>
師:我們一起讀一下,注意感嘆號的語氣。
生齊讀:“九十天看看過盡——我不信了春天!”
師:第6、8自然段都有這一句。我們看到導學案上的問題,作者經(jīng)歷了這么多從希望到失望的回合,最后說“我不信了春天”,這里有什么樣的含意?簡要概括作者說這句話的原因。綜合前面找到的幾個回合,四人一組,思考這道題有幾個得分的要素。
(學生四人討論,教師下臺指導。)
師:有結論了嗎?請同學舉手發(fā)言。
生11:我覺得原因是作者每次都十分期待春天,最后卻屢屢失望。還有第4段,“去年冬天是特別的冷,也顯得特別的長?!边@里“長”說明春天一直沒有到來。
師:很好,這里“長”是個什么概念呢?它不本來就應該有九十天嗎?說明這九十天都過盡了,春還沒有來。這個“長”超出了一般。所以第一個原因是冬天特別長,春天仿佛要過盡了。除了第4段之外還有沒有表現(xiàn)冬天長和冷的句子?在第5自然段,請找到的同學朗讀。
生12:“然而這狂風、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長,似乎沒有完盡的時候?!?/p>
環(huán)節(jié)三:結合語境 揣摩情感
師:所以“不信了春天”的原因在于物候,我們看到的依然是狂風、大雪、冷雨,我們感覺現(xiàn)在仍然是冬季,春還沒有到來就已經(jīng)悄悄地遠引。注意文章有兩次提到“我不信了春天”,一次是在第6段,一次是在第8段。第6段中,作者已經(jīng)被“虐”了很多回,但當朋友們邀請她去大覺寺看杏花,她還是去了——明明已經(jīng)不信,卻還是去了,這是為什么?揣摩一下其中的情感。
生13:因為作者始終還是對春天抱有期望。
師:非常好,結果作者又一次被“虐”得很慘,所以第8段有一個心理描寫:“心里倒也坦然”?!疤谷弧币馕吨鴽]有顧慮,作者真的做到坦然了嗎?首先我們結合上下文,理解一下這“坦然”的具體心情。
生14:“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師:“悼惜”和“憎嫌”的具體意思?
生14:“悼惜”是哀傷和惋惜,“憎嫌”是厭惡和埋怨。
師:坦然是放下,其中卻還有七分是厭惡。說明作者真正放下了嗎?沒有。所以后來作者又去掛甲屯看海棠,還給自己找了兩個理由。是哪兩個理由呢?找到的同學舉手。
生15:第一條理由是“且喜天氣晴朗”,第二條理由是“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
師:對,非常好。如果找春天的行為非常自然,作者還會不會給這樣兩條特殊的理由呢?不會。所以作者對春天還是抱有希望和期待,比較微妙。接下來我們看看,在看海棠的部分,作者又流露出怎樣的情感?首先要看這海棠花是怎樣的,請同學讀一下第10自然段。
(生16朗讀第10段。)
師:大家揣摩一下,作者說這段話,說自己最喜歡海棠的時候是在什么地方?最大的可能是在路上。作者腦海中呈現(xiàn)了看見海棠花的樣子,具體是怎樣的呢?誰愿意給大家讀一下第11自然段?
(生17朗讀第11自然段。)
師:她講到了海棠花的顏色。再看12、13、14自然段,海棠花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nèi)帻R讀,每個人都去欣賞一下春光中的海棠花。
(生齊讀第12-14段。)
師:好,我們看一下這里給海棠的出現(xiàn)營造了什么背景。
生18:“響晴蔚藍的天,淡淡的半圓的月?!?/p>
師:批注,“響晴”是晴朗無云的意思。這么美好的天氣,千千萬萬朵海棠盛放。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也說“千樹萬樹梨花開”,非常繁多。且是“玲瓏嬌艷”的,“亂烘烘的”“在繁枝上擠著開”,作者便由此聯(lián)想到幼兒園放學,我們一起讀——
(師生齊讀第15段。)
師:“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這些詞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在哪里還看見過它們?
生一同回答:第4自然段。
師:非常好,當時冬天“我”在燈下孤坐時感覺春天應該具有這樣的特點,現(xiàn)在“我”親眼看見春天,確實具有如此特點。最后作者用一句話表達自己聯(lián)想到幼兒園放學后的感受,是哪一句話?
生19:“使我當時有同樣的感覺?!?/p>
師:這里“同樣的感覺”指的是什么?
生20: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
環(huán)節(jié)四:深入文本,領悟主旨
師:非常好。現(xiàn)在大家看PPT,我們已經(jīng)根據(jù)作者的情感梳理出了本文的行文線索及情感的起伏變化,剛剛也結合上下文的語境揣摩了作者的情感。
PPT展示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1】眼看就要立夏,卻余寒猶烈,春天遲遲不來。
【答案示例2】春天就要過盡,氣溫依然很低,春姍姍未至。
【答案示例3】眼看九十天就要過盡,可狂風、大雪、冷雨不斷,春還未到來就已悄然遠逝了。
師:我們自己總結的答案最接近示例3:“九十天將要過盡,春還沒有到來就已經(jīng)悄然遠逝?!?/p>
我們剛剛揣摩的“坦然”是怎樣的?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PPT展示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1】作者為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遠引了而悼惜、憎嫌。
【答案示例2】作者悼惜、憎嫌春還未真正降臨,就已悄然遠逝。
師:文章已經(jīng)進行到了最后的部分,作者經(jīng)歷了盼春而不得,最后終于找到春天的過程,到底有怎樣的感悟?哪一句是對此的總結呢?
生21:我覺得是第19段,“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報,不再怨恨憎嫌了?!?/p>
師:非常好!大家想一想,前面1-8自然段都在找春而沒有找到,中間第9-16自然段找到了那么美好的春光,作者說“爛漫的春”“驕奢的春”“光艷的春”——這種手法叫什么呢?
生22:擬人。
師:真的是擬人嗎?你再根據(jù)老師的的提示思考一下,前面都是沒有找到春,且發(fā)出了感嘆“我不信了這春天!”后來找到那么美好的春,這種手法叫什么?
生23:欲揚先抑。
師:大家同不同意?我還聽到有同學說是對比,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相較而言,對比的兩者比較平面,但欲揚先抑更強調(diào)“揚”。所以這里欲揚先抑是不是比對比更好???
生:是
師:我們一起把作者的感悟讀一遍。
(生齊讀第19段。)
師:好,我們來賞析這個句子?;卮饐栴}“作者到底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運用平時考試理解句子的操作方法,四人進行小組討論。
(學生討論,教師下臺指導。)
師:大家討論得怎么樣啦?我看到還是有很多同學積極發(fā)言,大家找的方法也非常不錯。有誰愿意分享一下你讀到的人生感悟,或者你使用的分析方法?
生24:我覺得就是在你有很多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春天始終會到來。
師:非常好!你是怎樣悟到這個道理的?
生24:我看到前文作者經(jīng)歷了對春天從期盼到失望的一系列過程,她始終堅信春天會到來,最后也如愿以償看見了美好的春光,作者對此非常珍惜,因而有了結尾這樣的感悟。
師:大家看到他的方法沒有?剛剛我提示大家抓關鍵詞,他沒有用這種方法,但他抓住了全文。他是著眼于全文來梳理文章情節(jié)的起伏波折,這個方法大家覺得可不可行?(生:可行)對,它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效果。還有沒有不同的表達?
生25:我覺得作者是想說當我們處于低谷時,不要放棄希望,仍然對未來、對美好的事物保持向往和憧憬。
師:說得非常好!他給出了幾個關鍵詞,有困難、低谷和希望、向往、憧憬。還有沒有誰來說?
生26:我覺得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我們要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要去相信美好始終會到來。
師:她說得好不好?她的回答是不是更切合我們當前的生活實際呀?雖然沒有處在低谷,但我們都會遇見生活中的不如意,比如現(xiàn)在大家每天都被考試虐無數(shù)遍,每天都因為各種小細節(jié)出錯而被老師批評,但我們依然堅信明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總有考好的那一次。我們來看屏幕上的答案:
PPT展示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1】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要抱怨,要堅信美好的日子一定會到來。
【答案示例2】哪怕生活中有諸多不順遂,也不要怨天尤人,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相信美好時光定會到來。
【答案示例3】美好的時光雖短暫,但短暫的美好能讓我們堅信美好的存在,堅信世間有美可呈,充滿信心和勇氣去面對人生的寒冬。
師:和剛剛同學們的回答相近,有同學用“低谷”替代“不順遂”,用“希望”替代“美好”,都是可以的。我覺得在九年級這個緊張的備考時刻,大家能夠有這樣的感悟,非常難得,也讓我非常地感動。讓我們?yōu)樽约河羞@樣的想法鼓掌!
(學生鼓掌。)
師:最后在課后導學部分,我給大家留了兩個題目?!靶【毠P”的題目我覺得更貼近于大家的生活,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模仿冰心一事一理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段。注意言之有據(jù)。好,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里,感謝陪我們聽課的老師們!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全體起立:老師再見!
[作者通聯(lián):武漢市武漢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