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伍
初夏時節(jié),走進沁陽市柏香鎮(zhèn)西王梁村,整齊劃一的庭院、干凈整潔的道路、綠樹成蔭的樹木……儼然一幅新農村的美景。然而,誰能想到,這里曾是一個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huán)境臟亂、遠近聞名的“落后村”。
西涼王村的蝶變得益于3年來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開展的“結對幫扶”工作。
鍛造“領頭雁”
2017年3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原沁陽市國土資源局與西王梁村結成幫扶對子,該局組建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走訪,摸準實際情況,謀劃脫貧事宜,制定脫貧措施,全力助推西王梁村脫貧攻堅。
“由于西王梁村黨組織凝聚力不強,支部渙散,村黨支部的黨建工作考評多次墊底,被列為全鄉(xiāng)‘黨組織渙散村?!瘪v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肖春雷介紹說,“黨組織是全村發(fā)展的‘引擎,抓黨建、轉作風、促脫貧、摘掉‘軟弱渙散黨支部的帽子,成為駐村工作隊的首要任務。”
幫扶工作隊積極探索建立“黨建+”模式,通過“黨建扶貧+精準脫貧”拔窮根、促增收。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嚴格規(guī)范化管理,約束黨員的言行;扎實開展“三會一課”,促使黨員干部增強宗旨意識和黨性觀念;定期組織召開談心交流會,向黨員干部征求幫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拉近心與心的距離,激發(fā)內生動力。
3年多來,通過持之以恒抓黨建,村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彰顯,摘掉了“黨組織渙散村”的帽子,黨支部成為脫貧攻堅的“領頭雁”。
精準抓幫扶
西王梁村位于沁陽市西南隅,地理位置偏僻,全村1285口人,2358 畝耕地,人均耕地1.6畝,以農業(yè)為主,經(jīng)濟收入有限,村民普遍不富裕。
3年來,駐村工作隊采取多種措施推進幫扶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jù)每戶的不同情況,“一戶一策”進行幫扶。
貧困戶牛玉璋,由于妻子患腦溢血多年,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因病致貧。駐村工作隊不僅為其妻子和孩子申請了低保,而且由局里出資幫助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由起初贈送的3只羊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13只,逐步改善了生活困境,穩(wěn)步實現(xiàn)脫貧。截至2019年年底,該村實現(xiàn)整村脫貧。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推進土地流轉,讓有能力的村民發(fā)展冬瓜種植帶動全村村民增收。通過土地流轉,村民每畝年收入1000多元。
“我們村有一半以上的農戶參與土地流轉,村民就近或外出打工,多渠道創(chuàng)收,經(jīng)濟收入大幅增加,家家都富裕起來,有的不僅建了樓房,還在城里購置了房產(chǎn)?!痹摯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正說。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為增加集體收入,改善基礎設施,駐村工作隊在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為西王梁村辦了許多好事、實事。該局累計投入10余萬元對村委會辦公用房進行整修、在入村道路兩旁栽上了景觀樹,爭取專項資金60余萬元,對村里的道路進行硬化,安裝了路燈,并在村里建起了幸福院、圖書閱覽室、文化娛樂場所,升級了醫(yī)療室,方便村民看病取藥……如今的西王梁村已經(jīng)成為基礎設施齊全、村容村貌亮麗、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美麗新村。
弘揚新風尚
幫扶工作中,駐村工作隊堅持“塑型”與“鑄魂”齊頭并進,在做好“物質”脫貧的同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精神上給村民“補鈣”。
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除了贈送農業(yè)科普、法律法規(guī)等書籍外,還以舉辦《道德講堂》為載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真善美”,營造文明、和諧、進取的新風尚。通過開展“樹新風、除陋習、講道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村民的精神文明素養(yǎng)有了明顯提升。
5月28日晚上,該局以“回顧黨史、歌頌黨恩、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組織黨員和村民代表50余人參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活動,圍繞“溫誓詞、唱紅歌、講黨史、誦經(jīng)典、學先進、談感悟、唱歌曲、送吉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講堂活動,更加堅定了村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宏偉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這幾年,村里變化太大了,村莊變美了,村民富裕了,生活變好了,和以前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痹谕饨虒W的退休教師苗清和感慨地說。(作者單位:沁陽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