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
2021年7月1日,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的第100個生日。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同學們,你知道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成立的嗎?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過哪些值得我們銘記的事?現在,讓我們通過一幅幅老照片,一起來探尋紅色起源吧。
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文化界成為新潮,大量進步青年接觸、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迫切地需要一部準確的中文譯本,可謂是“社會之急需,時代之召喚”。在這樣的背景下,1920年8月,由陳望道翻譯,陳獨秀、李漢俊校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在上海出版。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1848年于倫敦問世。
《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后,原定發(fā)表刊物遭到查封,譯本的出版成了一個問題。這時中國共產黨上海發(fā)起組剛剛建立,一番商議后,決定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秘密出版。于是,陳獨秀在辣斐德路成裕里(今上海市復興中路221弄)租下一間房子,建立了一個小型印刷所印刷《共產黨宣言》,將其命名為“又新印刷所”,取“日日新,又日新”之意。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老漁陽里2號的陳獨秀寓所,被稱為“初心之地、紅色之源”?!缎虑嗄辍返木庉嫴吭O立于此;毛澤東與陳獨秀曾在這里交流思想;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在這里誕生;這里還是中共一大的籌備處和中共一大期間的“秘書處”……從這里播撒出去的點點星火,匯聚成革命的火種,迎來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點亮全中國。
北京大學紅樓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營壘、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fā)祥地,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生根地。1920年10月,李大釗、張申府等人在北大紅樓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同年11月,成立共產黨北京支部。
1920年11月,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織成立了上海機器工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純粹由工人組成、真正代表工人利益的新型工會。工會由江南造船廠的鍛工李中和楊樹浦電燈廠的鉗工陳文煥首先發(fā)起,根據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負責人提出的“組織真的工人團體”原則建立。
上海機器工會的成立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在領導工人運動方面,由宣傳教育階段進入有計劃地組織工人的階段,在工人運動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上海市興業(yè)路76號),一件足以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大事在這里悄然發(fā)生,這就是中共一大的召開。
一樓客廳中,15個人齊聚于會議桌旁召開大會,他們是7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名代表、2名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大會討論了制訂綱領的計劃、共產黨的基本任務和原則等。到了30日晚上,大會開到第六次會議時,1名不速之客闖入會場,自稱是來尋人。革命經驗豐富的馬林覺察到不對,立刻讓參與會議的代表們轉移。
1941年,在確定黨的誕生紀念日時,由于檔案資料缺失等原因,中共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無法查證,因此中共中央發(fā)文規(guī)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參加會議的代表們從會場轉移,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前往嘉興南湖繼續(xù)召開會議。最后一天的會議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xù)召開,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艘游船因此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